124.第124章 灾后瘟疫(第1/1页)田间小农女
看到洛将军心满意足地抱着那盒茶叶走开,洛云硕这才开了口:“爹,派兵救灾吧!”
洛将军疑惑,转身看着洛云硕。他是等儿子回来商量救灾的事情,皇帝交代给自己的事情,他到现在还没给出个答复,现在听儿子这么一,他也想听听儿子的意见。
“怎么救?”洛将军开口道。
洛云硕想了半天,组织了一下语言道:“其他做不了,救助老弱妇孺可以。”
洛将军一听,顿时了然。他活了四十多岁,什么没见过。洪灾他也不是第一次见识了,其实,每年的夏季,总会这里来报洪涝,哪里来报洪涝。唯独没像今年这样,先是旱灾,接着是洪涝。国下,多地受灾。
每年死伤最多的,也都是老弱妇孺。现在听儿子这么一,他也明白了。派军队帮忙赈灾,这不失为一种好办法。只是,皇会答应用保卫国家的士兵去救助那些百姓吗?
“皇会答应吗?”洛将军直接问出了自己的疑虑。
“民乃国之根!”简简单单六个字,却让洛将军看到了很多,也想到了很多。
皇是个好皇帝,他一切初衷,都是以民为核心。这一点,他跟先皇是一样的。
洛云硕见父亲明白了自己的意思,正准备回自己的院,脑子里去响起了一句话:“我要提醒一下将军。洪涝后,必定会出现瘟疫。”那轻轻的,略带下轻微的童音的女孩子的声音在脑响起。于是又顿住了:“爹,洪涝后,必定会出现瘟疫。”他将姜瑜儿的原话告诉了洛将军。
而听了这句话的洛将军,立马站了起来,一把扯住儿子的手道:“硕儿,你告诉为父,这些话,是不是都是那人告诉你的?”
洛云硕一点也不觉得自己听姜瑜儿的话有什么不好的,大大地点了点头。
洛将军又道:“那她有没有,目前的情形,可有化解处?”
洛云硕摇了摇头,道:“她只是个孩子。”只是,这话出来,为何如此别扭?不由得再心里问了自己一句,她真的还是个孩子吗?谁家的孩子,能想到这么多?
防洪是她提出来的,张庄村的人听了。避免了一场灾难。朝廷的人没听,大月国举国下,无不受害。可以,国下,受损失最的,恐怕要属张庄村以及它周围的几个村子了吧!
洛将军颓然地松开了儿子的手,朝他挥了挥手,表示他可以退下了。只是,走到了门口出的洛云硕又一次开口了:“爹,朝廷有官。”潜台词,这些伤脑子的事,不应该他们这些武将来考虑。
这话虽然很不负责,但既然自己无能为力的西,别人未必。自己发扬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这不是很好吗?
洛将军一听,是啊,朝廷还有官呢!这些伤脑子的事,难道,那些官没能想到?这两日他没朝,也不知道朝堂的事情,不定,已经解决了也不定。
翌日一早,洛将军起了个大早。一大早收拾好了自己,他要去皇宫,了解最新情况,顺便把儿子昨天带回来的消息跟皇,让他也有个准备。
早朝时,皇帝看到这几日都没朝的洛将军心里也是一阵激动。要知道,自己让他回去问洛云硕后,他一直没来朝过。以他对洛将军的了解,这家伙只要你交代给他的事情,没个解决法或者没做好,他是不会出现在自己面前的。
只是这次,注定要让他失望了。因为洛将军的办法是,伤脑筋的西让那些官去想,他只是个带兵打仗的武将。要是有用到军队的地,只要个他一声,他绝对力支持。
听了他的话,皇帝心里或多或少是有些失望的。但他没表现出来,因为他知道,洛将军既然这样,要么是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要么是有了什么办法,只是不好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出来罢了。
见洛将军这里没有消息,皇帝又把目光看向了其他大臣。一甘臣唯唯诺诺地也不出来个所以然,让皇帝看了,心烦不已。这时,连大人却开口话了。
“禀皇,据下面来报。这才灾难,余建县的织云镇有几个村子做得较好。好像是看准了天气似的,提前做好了预防洪涝工作。还在大雨来临之际,收割了地里所有的庄稼。”
“连大人,你这话前后有了矛盾。这粮食还没到收成的时候,怎么会有人提前把粮食给收了来?”
“是,莫不是连大人被下面的人给欺骗了?”
“是啊!连大人家时代为官,久居京城,不识这五谷也实属正常。”
听着一声声弯酸的话语,连大人脸色只是淡淡的,因为自己的都是事实,而且有理有据的。也不怕他们去推翻与证实,反而是朝皇帝拱了拱手道:“禀皇,现在虽然还没到收割的季节,但百姓们秉着另可少收也不能让粮食在地里白糟蹋了的想法,于是都了来。只是,这粮食收成却是不如往年了。”
这时,一个连大人当的人也站了出来道:“禀皇,这事臣也听了。而且,臣还听了冬季能种出来粮食,好像也是这织云镇。只是不知道这冬季麦子跟这几个村落是否有关系。”
皇帝一听,这心里也是一惊,但随即想到了,这次灾难不定也能扛过去。心里一喜,只是,听这地名怎么那么熟悉。好像去年洛云硕拿到那什么生姜的地,也是出自于这个织云镇吧?
还有周志国那个迂腐的家伙,次呈来的奏折,面的西,好像也是来自于哪个叫织云镇的。还有,恩师也跟他过一个来自于织云镇的一个姑娘提出来的教育改革一事!
这事情要是一件件这样车开来看,那真没什么起眼的,但要是部联系起来,而且都那么巧合的出现在同一地,那有待考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