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田赋(第1/1页)南明工业设计师

    秦昭找来了几个细心的秦家村村民,让他们用少量湿饭粒和郑家送来的优质火药搅拌,然后搓揉成颗粒状。得到大不一的火药粒,用过滤筛过滤。再处理颗粒较大的不合格颗粒,把所有火药粒变成同样大的颗粒为止。

    不同颗粒大的火药要送到插云峰上的火箭实验单元进行实验,找出燃烧时间最长,最能够为火箭提供持续动力的火药颗粒大。

    这也是一个持续实验的过程。

    实验的第二天,做实验的秦家村村民就告诉秦昭,湿饭粒的粘合效果没有糯米粒好,用糯米粒能用更少的外部材料做成火药颗粒。

    秦昭听到这个消息,当然是从善如流。

    秦昭忙完了黑尔火箭的事情,回到秦家村,秦有理道:“主人,现在秦家村最恼人的一点就是田赋太重。“

    “村里共有一千三百多亩田,看上去是不少。但是好多村民为了躲避田赋,把自家的田地献给了其他乡的举人老爷。这些田地献出去以后还是由原来的村民耕作,但是就不再向县里交田赋了,只需要向举人老爷交地租就可以了。“

    “而这些投献的田地上来的地租,就被积压到没有投献的田地上。“

    “朝廷所谓的辽饷、剿饷,练饷,看上去也是轻徭薄赋,每亩只加征米**,八合。但实际上到了地上,缙绅带着大批投献土地的民不缴田赋,新增的田赋翻倍,翻几倍,翻几十倍地压在没有投献土地的分农民身上,这些分的农民不堪重负啊!“

    秦昭知道秦有理的是明末的一个毒瘤。

    缙绅不纳田赋!

    在明末,只要你有了秀才的功名,就可以进衙门和县令交往。一些善于巴结县令的,往往就拜在县令门下,结成师徒之谊。有很多明代的秀才,其“名字“的“字“,也就是”表字“,都是考取秀才后由进士出身的县令取的。

    秀才都这样,就更不要论举人了。在明末,举人无论做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是举人,就一律称为老爷。你一旦中了举,县里的胥吏、衙役甚至巡检都要巴结你,抬头仰望你,再不会让你缴纳田赋。

    而如果把自己的田地送给举人,田地就可以再不缴纳田赋。如果田地送给举人后,举人仍允许原先田主在原先土地上耕作,收取一些地租,这就把国家的田赋成功变成了举人的收入。

    这种现象被称为投献,在明末十分流行。

    所以儒林外史里范进举,就立刻扶摇直上富裕起来了,什么都没有干,就有四面八的各种人物给他送田地,这就是投献。

    投献中的民可以免除来高的田赋,而投献中的缙绅则可以得到白得的地租,可谓皆大欢喜。

    各州、府、县的县令、知府们也是缙绅出身,保持着极为强大的阶级凝聚力。在这些进士出身的官员眼里,向举人名下地产征税是有辱斯的丑事。让有举人功名的缙绅接受投献活得好一点,这有何不好?

    唯一不欢喜的是朝廷的田赋,因为举家投献缙绅的民来多,明末的朝廷几乎到了收不上税的程度。超过半数,甚至远多于此的土地都被投献到缙绅和其他势力名下,老实巴交不愿意投献到缙绅名下的百姓来少,因此真正的自耕农苦不堪言。

    但总有一些想挺直脊梁生存的自耕农,他们不愿意做缙绅或者其他势力的佃农,就不得不向官府缴纳高得离谱的田赋。大明朝轻徭薄赋的国策,到了基层变成了一个笑谈。

    举例来,明神宗万历六年,陕西账簿上有二千九百万亩民田,每年需交田赋一百七十万石,算下来每亩田每年只需上缴6石粮食,不可谓不轻徭薄赋。

    但实际情况是缙绅和皇亲逃税,真正交税的百姓被田赋压得奄奄一息。崇祯朝的实际情况是稍微加征一点剿饷,每亩加征米6合,不到一斗,自耕农就被压垮,陕西的很多百姓就要变成流民。

    岭南的情况和其他地是一样的,奸猾的民带着田地投献缙绅和皇族的事情已经成为风尚。秦家村一千三百三十七亩水田,其中有一千零二十九亩投献在外人名下,真正作为自耕农交田赋的只有三百零八亩。

    秦有理在秦昭面前敲打着算盘,给秦昭算出了这个触目惊心的数字。

    唯一让秦昭感到欣慰的是,自己招募的那些家丁,还有在自己工厂里做事的十几个工人,大多出自这些自耕农家庭。

    这三百零八亩土地要为秦家村一千三百三十七亩土地交田赋。

    那每亩土地要交的田赋就是原来的四倍多。

    秦有理敲打着算盘,在秦昭面前演算着。

    “主人你看,广的田赋是四合每亩,辽饷一分二厘每亩,剿饷**每亩,练饷一斗二合每亩。这一千三百三十七亩田地要交的田赋是三百石粮食。“

    “但现在真正缴纳田赋的只有三百零八亩稻田。那每亩稻田每年要交的田赋就是一石!“

    听到每亩田地要缴纳一石田赋,秦昭深吸了一口气。

    虽然岭南气温较高,稻田可以一年二熟。但是每亩地每年交一石粮食田赋当真是触目惊心,超过一半的收成部交了税。

    秦昭道:“那些把田地投献给缙绅的村民呢?一年又要交多少地租?“

    秦有理摇了摇头,道:“主人,那些刁钻去投献的当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每年缙绅都会变化地租的额度。外面的田赋每涨高一点,那些缙绅就把自家的地租涨高一点。我秦家村的村民投献在王、刘、叶三家举人名下。这三家人今年的地租都收到了九斗每亩。“

    “主人你看,这多得不偿失?倘若没有人去投献,我秦家村的田赋、地租又怎么会涨到这么苛刻的程度?“

    秦昭吸了口气。

    秦家村打掉了一只虎,在这乱世活了下来,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能活得好。

    只要还有人继续带着田地朝缙绅投献,自耕农的田赋就会来高。而反过来,因为自耕农的田赋提高了,投献到缙绅名下的佃农也得忍受来高的地租。

    这是一个拥有内部自动力的行为,如果没人制止,这种行为就会像滚雪球一样不停滚下去。

    唯一能阻止这个滚雪球的西是农民入不敷出,爆炸了。农民在交不起地租或者田赋时候举旗造反,摧毁所有乡村间的生产和秩序。

    这就是为什么明末北大乱。北的亩产低,最先达到了这个爆炸的极限值。

    并不是灾荒摧毁了明末北的生产。而是灾荒一下子让明末北的阶级对立达到了崩溃点。

    秦昭手一挥,道:“明天让负责田赋的甲长来见我!“

    “另外,明天找王、刘、叶三家的举人来,我有话要同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