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再收人才(第1/1页)隋末之群英逐鹿
()
窦建德年轻时候也当过兵,参加过隋朝对胡的战役,对胡人就没有多少好感。现在又被雄阔海和宋正这么一劝,很快就让他有了决断:“吧,需要我怎么帮你?” 杨杲闻言顿时大喜,急忙开口道:“朕需要先生公开发表一份声明,呼吁河北民众万众一心,坚决抵御胡虏南下!如此便可。” “你是担心朱元璋这个时候趁火打劫,从背后给幽州一刀!” 窦建德也是一代枭雄,当即明白了杨杲的用意。 杨杲微微点了点头:“朕已经决定派兵渡海援救幽州,但是从江南出发,到达幽州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若是朱元璋在这期间突然发难,朕相信罗艺是无论如何都顶不住的!” 窦建德嘴角一勾,冷笑道:“让朱元璋占据涿郡岂不更好?他的能力我很清楚,比罗艺老儿可要强得多。若是由他镇守涿郡,我看保住涿郡的可能性远比由罗艺镇守要大得多!” 杨杲摇了摇头:“窦先生,你和罗艺打过多年的交道,应该很了解这个人才对。若是朱元璋真的对他发难,逼急了他你觉得他不会投降铁木真或者是完颜阿骨打吗?退一步讲,就算朱元璋凭借突袭夺取了涿郡,凭他的实力,真的能从几十万胡虏手上保住涿郡吗?” “朱元璋不行,凭什么你就行?” 窦建德顿时不乐了,面色涨得通红,看向杨杲的眼神又变得不善。不过这也难怪,朱元璋其实是继承了窦建德的衣钵,瞧不起朱元璋的实力到底就是瞧不起窦建德的实力。 杨杲面色平静,沉声道:“不是朕看不起河北的实力,而是事实就如此。自从你被朕俘虏之后,朱元璋和刘黑闼为了争夺大权大打出手,朱元璋虽然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但是损失的仍旧是河北军内部的实力。而且河北四面环敌,中原有大将军薛仁贵、常遇春、杨业坐镇,并州李唐的十万大军同样虎视眈眈,他朱元璋又能够抽调多少兵马北上幽州?朕这么做就是为了防止朱元璋一时利欲熏心,看不清局势用兵。自己兵败不,最后还让胡虏将战火烧到河北内地。” 窦建德听完之后像泄了气的皮球一般,耷拉着脑袋沉默不语。许久之后才缓缓开口道:“虽然我很不喜欢你刚才的话,但是不得不承认,你的确阐述了一个事实。所以这份声明我会写,不过朱元璋会不会听我并不能保证。” 杨杲闻言一喜,当即道:“窦先生尽管放心,朕虽然长在深宫之中,但也知道燕赵之地的壮士多是重义轻生的好汉侠客。若是朱元璋不听从你这旧主的劝,为了一己私欲置幽州百姓于不顾,那朕相信他的位置也别想再坐稳了。” “这倒是句实话!”窦建德有些得意地点了点头,“我们河北儿郎个个都是顶立地的好汉,凡事都是以义字为先,最敬佩的便是像豫让、荆轲这样的豪杰勇士。” 窦建德顿了一顿,继续道:“另外,我还有一件事情想要拜托你。” 杨杲挥了挥手,道:“请。只要是朕能办到的,朕一定答应!” 窦建德一指身旁的三人,沉声道:“这三位都是我的旧部,他们反隋完是因为我的缘故。胡虏南下,我身为汉人也想出一份自己的力。不过我也知道你是不可能放我出去的,所以我希望你能让我的这三位旧部随军出发救援幽州。” 杨杲闻言当即把目光投向了雄阔海、曹旦还有宋正三人身上。出身边境之地的雄阔海最先表态,双手抱拳,瓮声瓮气的道:“大隋皇帝陛下,你刚刚也听到了,我的时候是在并州长大的,胡虏和我有不共戴之仇。这一次我恳求皇帝陛下让我随军出发,让我和胡虏去痛痛快快地大战一场,为我的亲人报仇雪恨!” 宋正来就是隋吏,当初在中原被俘的时候见识到隋军的强大后便有了归顺的念头,只不过因为感激窦建德的礼遇才将这个念头强压了下去。不过现在窦建德都已经开口了,宋正也不再迟疑,当即跪倒在地,拱手道:“罪臣宋正愿意归顺大隋,日后愿披肝沥胆地效忠陛下,效忠大隋,用自己的表现来赎清罪臣还有罪臣旧主的罪孽!” 曹旦是窦建德的妻弟,一向以窦建德马首是瞻,而且平日里他极为疼爱窦线娘这个侄女,在江都的两三年里他也曾和窦线娘有过多次接触,经过窦线娘的多次游,对于归顺杨杲一事并没有多大的抵触,这个时候亦是跪倒在地,道:“罪将曹旦愿归顺大隋!” 三人的归降让杨杲一喜,不过为了以防万一,杨杲还是迅速打开了系统,暗暗吩咐道:“系统,帮朕检测一下这三人的四维能力和忠诚值,看看他们是不是诈降。” “叮咚,正在执行人物检测程序,请宿主等候片刻“ “叮咚,系统检测完毕。检测对象雄阔海,统帅73,武力11,智力5,政治3。当前效忠对象:窦建德,忠诚值。” “叮咚,检测对象宋正,统帅71,武力48,智力8,政治87。当前效忠对象:杨杲,忠诚值67。” “叮咚,检测对象曹旦,统帅78,武力84,智力64,政治5。当前效忠对象:杨杲,忠诚值85。” 听完系统的检测之后,杨杲顿时放下心来,暗暗道:“看来他们的确是真降无疑。这其中雄阔海头脑比较简单,并没有听懂窦建德的意思。他肯加入朕的麾下只是因为他仇视胡人,所以他的效忠对象仍旧是窦建德。而宋正和曹旦则已经听明白了窦建德的意思,所以效忠对象已经改成了朕,这其中曹旦因为窦线娘的关系,所以对朕的忠诚度比较高。而宋正是个人,因为之前协助窦建德反抗大隋的缘故还有些顾虑,所以忠诚值暂时还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