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胎死腹中的算计(第1/1页)晚唐驸马

    高高升起的月亮,让夜色宁静的同时,也宁静了鱼恩的心。静下心来的他,忽然发现自己走进一个误区,一个很多人都会犯的误区。

    很多人都认为中国之所以衰落,都是因为发明创造的原因。可是他这个理科硕士却知道,这些只是直观体现,中国衰落的真正原因是现代科。

    那些改变人类历史的科发明都是以现代科为基础,是综合化的一种体现,绝不只是重视发明创造那么简单。没有硫酸和硝酸,哪来的无烟火药?没有硝化甘油,哪来的现代炸药?没有综合化的积累,哪来的量子力,哪来的原子理论,哪来的矢量发动机?

    什么西都不是一撮而就,都需要术研究上的积累。也许自己要做的不只是让古人重视发明创造,还要引入现代科,让中国的术按照一条正确的思路走下去。

    也许自己可以用有限的条件,做出无烟火药,做出硝化甘油。可是他们也只能到无烟火药,到硝化甘油而已。

    没有无缝钢管,没有撞针,没有现代的湛的工艺,他们一样造不出枪炮,造不出子弹。别是古人,没有工业基础,就连他自己都不行。

    也许自己该做的,应该是种下一颗种子,一颗现代科的种子。让这颗种子慢慢萌芽,直到它开枝散叶,长成一颗参天大树。

    想到这里,鱼恩笑了,笑的很灿烂,笑的很开心,因为他终于发现问题的关键。重视发明创造只是个问题,这颗种子才是大问题。

    至于种子是什么,别人或许不知道,可他知道,因为他是理科硕士,知道那个壮丽的死胡同。

    中国缺少的是以了解数目性质或者空间关系身为目的、以严格证明为特征的纯数。中国古代并非没有对自然规律的探求,却没有将这种探求与数结合起来。

    当《周髀算经》结合天与数之后,却没有继续延续下去,成为千古绝响,中华民族永远的遗憾。

    无论是化还是物理,还是其它与发明密切相关的科,他们都以数为基础,在数的理论中升华。

    只有数达到一定基础,才能支撑化与物理去探究源。只有数理化都达到一定的基础,才能推动时代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

    换个思路,换个想法,鱼恩豁然开朗。如果想改变那些历史,需要的不只是重视发明创造,还需要把中国的术研究带上正轨。

    胸中翻涌的气血让他久久不能平静,就算它们最终以嘴为突破口,他还是无所谓。因为嘴里溢出的鲜血告诉他,思路对了。

    吃下一颗因果丹以后,鱼恩睡着了。在这个宁静的夜里,解决所有困惑,整理出所有思路以后,他安详的入睡。

    没人知道他这个夜里吐过血,也没人知道后世发展的思路,就是他在这个夜里的杰作。

    当卧室里传来轻轻的鼾声以后,香儿悄悄推开门,轻轻吹熄房间里的灯火。然后像往常一样,悄悄退出去。就像她从未来过,吹熄灯火的只是一缕微风。

    ……

    按道理来,义勇军指挥使应该与节度使,团练使一样,去军营里住。可是唐武宗却让鱼恩像神策军中尉与将军一样,继续留在长安,甚至参加朝参。这就让义勇军的位置变得很尴尬,不知道该算是禁军,还是该算是地军。

    也许唐武宗是想让义勇军变成禁军,可是有些人却想让义勇军溃不成军。这个人就是护国公,神策军左厢中尉,枢密使仇士良。

    根据他所收到的消息,义勇军的发展速度远超他的想象。也许是最近天下太不太平,也许是有人想借天恩赦寇诏洗白身份,短短半个月时间,各地招降的山贼响马已经过万。再加上宝鸡山贼,鱼弘志留给鱼恩的亲兵,算起来义勇军已经将近两万人,这让他怎么睡得着?

    只见他一边来回踱步,一边低声咒骂:“这些天杀的节度使,就会找杂家的不自在。往日里大叛乱不断,怎么义勇军一成立,反倒没人叛乱了?你们不叛乱,杂家哪有借口送他们去战场,哪有借口削弱义勇军的实力?”

    正愁眉不展的时候,有人送来奏报,仇士良低头一看大喜过望。大唐的坏消息就是他的好消息,他知道自己终于有借口送走义勇军这尊瘟神了。

    ……

    会昌元年腊月底,黠戛斯击破回鹘,得唐朝和亲回鹘的太和公主,急忙派遣使节称臣与护送太和公主归唐。可惜路上被回鹘乌介可汗袭击,尽杀使节,夺取太和公主为人质,

    太和公主请唐武宗册封乌介可汗,乌介可汗又让宰相颉干伽斯上表,回鹘在没有城池让公主居住,请求借振武城让公主安居。

    奏表里若隐若现的威胁,让唐武宗当朝震怒,破口大骂:“这个乌介真是无耻至极,无耻至极!居然敢用提出这种无耻要求,居然还敢用姑姑要挟朕,他真当我大唐无人么?”

    诡异的抽动一下嘴角,仇士良知道他的机会来了。上前一步朗声奏报:“圣上,老奴以为回鹘欺人太甚,绝不可姑息,不然我大唐威严何在?不如派遣兵良将前去,威慑也好,驱逐也好,应该让回鹘人尝到厉害,自己滚回草原。”

    虽然的很轻巧,但是谁都知道,如今黠戛斯南下,回鹘人没有地安居,肯定不会被吓跑,只有武力驱逐一条路可以走。

    唐武宗庙号得享个武字,当然也是好战分子。盛怒之下,当然也想武力解决问题。一边听着仇士良的话,一边点头,显然是动了心思。

    作为首席宰相,李德裕很称职,考虑事情要比其他人面的多,看到圣上动心,急忙出言相劝。

    “启奏圣上,臣感觉护国公所言不妥。如今正是隆冬时节,车马难行,绝不是出兵北地的好时机。臣以为,陛下当一边严辞拒绝,一边再给他征调些粮草,以保公主的命。”

    这已经是今年第二次讨论回鹘的问题,上次因为朝廷准备不足,李德裕主张安抚。几个月过去,他还是觉得安抚为上,因为冬天确实不适合远距离用兵。再加上天德,振武两城是北地孤城,一旦准备不充分就会让两城陷入生死存亡的险地。

    鱼恩能猜出仇士良的算计,可是他至始至终都没有一句话,因为他知道只要相爷开口,这一仗就打不成。

    果然不出他所料,就算是盛怒之下,唐武宗还是能听进去相爷的建议,让仇士良的算计胎死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