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 承负厄会(第1/1页)兴汉室
———论衡·谴告篇
建安元年月十四。
前殿,堂。
未央宫前殿除了朝廷的象征三大殿以外,其左右还有数百间附属的屋舍,有的是守卫人员的居所或办公用地、有的是大臣上朝前临时休息的朝房、有的存放着部分兵器与钱谷。由于早已下过诏书,中殿路寝正边的廊房被提前清理出来,让皇帝避正殿,退居此处露坐祈雨。
廊房是‘前堂后室的结构,露坐虽是露天而坐,但皇帝不会真的坐在太阳底下暴晒,而是坐在四面围墙都开有一门洞的‘堂内。
黄门穆顺侍立在门边,一脸犯愁的看着檐外的天空,晴朗湛蓝,几团云朵懒洋洋的悬浮在天穹,丝毫不见有低垂下来的意思。
皇帝已经露坐祈雨两天了,在灵台令刘琬推算出祈雨的良日、太常准备好一应仪式流程之前,皇帝都要在这间四处漏光的堂塾内虔心静坐。自从皇帝打算亲自祈雨以来,朝廷内外可谓是翘首以盼,但云虽是飘来了几朵,天却不见有何凉快的迹象,穆顺心里不禁为此担忧,若是连天子都求不来雨,那接下来还能怎么办?
像穆顺这般心存忧虑的人并不算少,可当事人皇帝却丝毫不见任何紧张与焦虑的神情,每日安之若素的在此露坐、寡言少语,像个一心修道的士。
穆顺侧身望去,看见门洞之中盘膝坐着的背影,不由敬服对的定力。
皇帝端坐正中,低垂着眉眼,置于腹间双手正翻来覆去的把玩着一巧的纽玉印。那玉印长宽约寸许,玉质细腻温润,底部镌刻着六个朱色篆字,皇帝伸出拇指在每个字上抚摸了一遍后,难得开口问道:“李坚还没来?”
穆顺在门边躬着身子,对着皇帝的背影答道:“奴婢这就去探看。”
着他便移步下阶,还没走到南边的宫门,便瞧见不远处一前一后的走来两个人,为首的正是穆顺的故交、内谒者令李坚,在他身后跟着个一脸忐忑的中年男子,头戴皮冠、身着褐衣,低眉垂首,跟许多初次入宫的人一样,一眼都不敢多看、一步都不敢多走。
穆顺站在门下,上下打量了那人一眼,这才略带责备的对李坚道:“如何这时才来?”
李坚与穆顺是老相识了,此时也不客套,解释道:“我也是未曾料到,车驾途径槀街时,街上会躺着几个饿殍,人聚在一起,路不得通,只好绕道过来。”
“饿殍?”穆顺一愣,也顾不得多想,摆手道:“国家等得急了,先随我进去。”
李坚‘欸了一声,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带着身旁那褐衣男子走了进去。
褐衣男子经过穆顺时停了一步,很是知觉的向穆顺拱手作了一揖。
穆顺没有还礼,几步追了上去,先在堂前低声道:“陛下,李坚带人来了。”
门塾外肃立着二十来个殿前羽林、虎贲,个个悍无比,身穿的甲胄在阳光下闪着金光,其中一人更是健硕如熊,站在门边几乎快把数丈宽的门洞遮去了大半。堂内背对着门洞、坐着一个身穿素服的人影,在那名虎贲的对比之下,更显得单薄瘦削。
褐衣男子不敢再看,低着头跪在格纹的铺地砖道上,跪伏稽首道:“罪人张鲁叩见陛下!”
还没听清堂内传来什么话语,穆顺便开口叫他入内。张鲁赶快起身,弓着腰从一侧登上台阶,走进堂中重新行了一礼,愈加不敢抬起头来。
没过多久,只听身前传来衣袂擦动的窸窣声,是皇帝转过身来,先将趴伏在地的张鲁打量了一眼,开口道:“你来长安有多久了。”
“罪人承蒙圣顾,至长安已将近三月。”张鲁心中对这个少年天子充满了敬畏,战战兢兢的道。
虽然几个月前张鲁便带着杜濩、朴胡等七姓夷王投降,为朝廷顺利接手益州提供不少便宜,但大军班师数月以来,这还是皇帝第一次单独召见他。自入朝后,张鲁便没少忧心过自己今后的归宿,朝廷虽不会做出害他性命的举动,但他也着实不愿就此困在长安城里籍籍一生。
“受降之后,你已是关内侯,不必自称罪人。”皇帝将那玉印握在掌心,声音清:“诏你入宫,是有话要问你。”
张鲁仍不敢起身,伏在地上瓮声瓮气的道:“罪臣不敢,陛下但有垂询,罪臣知无不言。”
曾经在巴蜀闻名一时、在汉中意气风发的五斗米道师君,在皇帝面前然无昔日的气势,倒有些卑躬屈膝的意思。毕竟自己的身家性命皆在对一念之间,吃过苦头的张鲁宁肯将姿态放到尘埃里,也不敢轻易干犯尊长。
“天道自然,自然无为,是这样吧?”
这是黄老的理论,五斗米道与道家渊源颇深,张鲁略一迟疑,简单答道:“是。”
皇帝点了点头,又追问道:“既如此,人君为政失道,天用灾异谴告之。如此便是有为,有为则非自然,又谈何天道?”
这个问题就很棘手了,灾异是儒家者假借上天的名义谴责无道之君、制约君权的武器,皇帝这话却是在质疑这个的理论基础。张鲁不在朝中,对近来的朝局与流言也有所耳闻,他势单力孤,可不愿牵涉进去,于是道:“上天之谴,臣不敢妄言,但闻《五千言》有载‘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皇帝沉默了会,复又道:“我继位以来,昧旦丕显,明断庶狱。自谓无愧于天地、黎庶,若依你所言,天道无不为,则彼以灾异谴告于我,又是何故?”
这一问正好是张鲁所能回答的专长,他道:“罪臣自入朝以来,所见关中百姓翕然昌乐,皆自以为得遇太平。陛下聪仁,未见失德无道之举,如何能以灾异附会天谴?只是先王为治,不得天地心意,故灾异万端,后之在位者复承受其不德。”
等若是既承认了当今儒者士人信奉的天人感应、避免了推翻否定这一得罪人的行为;又很好的为皇帝开脱,将天谴的过错推给先帝、乃至于以往的历代皇帝。皇帝还是头一次听到这种解释问题的角度,不免感到新奇,他略挑了挑眉,道:“这番话倒未曾听过,卿为我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