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3】没有不重要的学科3(第1/1页)重回八一:长嫂的奋斗
现在宁云夕指出了字是自然科的载体。确实,没有字去描述,数物理化等等自然科,怎么去表达现象呢。是,理科可以用公式来表达,可是要和现实现象结合的话,必须需要用到字表述。而任何一门自然科科,其研究的最终目的肯定不是虚化的,而是要回归到现实的,推进大自然的科进程。
载体不重要吧,只有意思重要吧,但是,没有载体,怎办?载体确实缺一不可。
一个科家,如果不能很好地用字这个载体来表达出自己发现的科结果,是不能被其他科家和体人类认同。世界能发表伟大科结果的科家,其字表达功底肯定是有的。回到高考的数据上,理科状元的语分数,向来是不会低只会很高的。
“逻辑性,语有它的逻辑性在。这点我个人认为是无数理科状元能在高考中语得高分的原因。”宁云夕。
不愧是教出了理科状元的中老师。从更高的角度来俯瞰阶段的基础教育,简直让从事教育的老师们为之神一振。
“我觉得宁校长的很对!”周副校长的嗓音都激动了起来,“我是回去好好再想想了,什么是语教的真谛。只是教生懂得字怎么写怎么读吗?宁校长这样一,都让我想起了当时我埋头苦读各种古代著名著的经历。每个经典章,既是承载着作者的丰富情感,也表达了作者身的一种逻辑思维。至于每个字的起源,都可以归咎到人对于自然界万物现象的逻辑思考。”
其他老师们听着周副校长的话均是连连点头。
曾老师吃惊的目光落到每个老师的脸上。
怎么她都听不明白呢?什么字的产生,和逻辑思维有关系了?她怎么听着听着总觉得在瞎扯呢。
语,在她看来,最重要的是背。教会生背,教会生会默写。你想一个生连个字都不会默写,靠逻辑思维能是什么?语不是数可以一加一等于二,推论下去二加三等于五这样想的。
“接下来,其他老师再谈谈另一位讲课老师曾老师的课。”主持会议的宁云夕。
这星期的听课评课活动是抽签出来的,抽到的是周副校长和曾老师。这也是为什么曾老师坐在这里的时候想着最好不是宁云夕来主持这个会。她有预感,自己和宁云夕八字不和。
有了宁云夕开局给所有老师一个想象力丰富的开头,老师们对评课的想法不会固执于语身的旧思维,联想的地更多了,结合其它面的论点跟随多了起来。
有老师对着曾老师的课提到:“我听曾老师的课,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曾老师教的年级比较低的缘故,感觉很枯燥。”
这话得到了很多老师的认可。
曾老师脸色一青,忍不住为自己辩解:“他们是二年级生,还在认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