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93章 突变(第1/2页)北颂
“感谢您的慷慨,您的仆人为您带来了厚礼,请您一定收下。”
老哈图克就像是没听到寇季的威胁一般,他听到了寇季轻而易举的答应了他提出的要求,脸上的笑容十分灿烂,表现的十分虔诚。
寇季淡然笑道:“你放心,你们送的东西,我一向都不会拒之门外。”
老哈图克虔诚了向寇季一礼,算是回应过寇季了。
寇季继续道:“此前格格巫送来的那几个少年,已经在我大宋学习了三年多的兵法了。我觉得你回去的时候可以考虑带上他们。
相信他们一定会为格格巫建功立业。
往后,等同的条件,你们可以继续送人过来。”
老哈图克大喜过望,“多谢您的慷慨。”
寇季没有再言语,摆了摆手,示意老哈图克可以离开了。
老哈图克谦卑的一礼,离开了竹院。
临走的时候,给寇季留下了丰厚的礼物。
有寇季此前让朱能等人搜寻的动植物,还有一大批金银珠宝。
寇季并没有急着去看,而是坐在书房里,笑眯眯的盯着王安石。
王安石在老哈图克走了以后,一直跟随在寇季身后,明显有话要说。
“先生,朱能、李昭亮等人离开了封地,在西域之地,裂土封疆,已经违背了一个王爵的身份。
先生安能于他们交易?
他们明显存有异心。”
王安石神色凝重的对寇季道。
寇季坐在座椅上,笑着道:“他们的所作所为,官家也知道。但官家什么都没说,也没有下旨斥责他们,更没有派遣兵马去讨伐他们。”
王安石直言道:“官家在养虎为患。”
寇季点着头道:“确实有养虎为患的风险。但我大宋如今初定,各项改制正在逐渐推行,没办法劳师远征。
他们已经钻进了比西域还远的地方。
官家也鞭长莫及。
但官家又想知道西域之外是什么样子的。
所以只能借助他们的眼静。”
王安石沉声道:“就怕他们将目光放在我大宋身上。”
寇季摇头笑道:“西域以西的地方,疆土很大,足够他们折腾。他们在没有折腾够西域以西的地方之前,是不会跟我大宋为敌的。”
王安石一脸不解的看着寇季。
寇季解释道:“你有两个敌人,两个敌人都占据着一样富庶和肥沃的疆土。一个兵强马壮、兵锋锐利,一个军备简陋,依照着类似于阵图的方阵作战。
你会选那个?”
王安石苦笑着道:“学生自然选择军备简陋、依照类似于阵图的方阵作战的敌人。”
不需要寇季再多说,王安石已经明白了西方是一个怎样的局势。
在王安石看来,李昭亮、朱能这种精通诡道的宿将,去西方打那种依靠着类似于阵图的方阵作战的敌人,跟爸爸打儿子没区别。
李昭亮和朱能在武力上占据着绝对的优势,有大宋在背后帮忙,他们一定会在西方打下不小的疆土。
就是治理起来会比较困难。
但是以朱能和李昭亮二人的身份看,他们应该更喜欢征服。
所以他们必然留在西方一直征战,直至战死。
至于治理地方、经营疆土的事情,必然会抛给子侄。
打大宋?
可能性不大。
除非他们已经打到了极西之地,并且建立了一个稳固的帝国。
要不然就是脑子抽了。
寇季见王安石想通了,就摆摆手道:“行了,西方的事情你就不要过多关注了。你管好那些大食书籍就行。
分拣过了以后,尽快将羊皮卷和人皮卷翻印出来。
原籍送到我这里。
其他的照旧。”
王安石点点头,退出了寇季书房。
寇季在王安石走后,赶去看老哈图克送过来的动植物。
对于动物,寇季兴趣不大。
寇季更喜欢那些植物。
仔细观看过那些植物种子以后,兴趣消失了一大半。
寇季最感兴趣的土豆、番薯、玉米、辣椒等农作物的种子一样也没见。
大多都是一些寇季不认识的种子,以及一些蔬菜种子。
还有寇季最不想看到的罂粟。
此物据说在六朝的时候就传入到了华夏,一直被当成药物延用,唐时重要学家陈藏器所著的本草拾遗中就有明确的描述。
它的花被称作为芙蓉花,根茎枝叶被称之为断肠草。
李太白还曾经皆其赋诗一首,曰昔作芙蓉花,今为断肠草。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
从六朝到清中,它一直是一味救人性命的药。
到了清末,就变成了害人的东西。
寇季没办法将其斩草除根,所以只能紧紧的闭上嘴,不告诉任何人此物乃是人间一大害。
寇季盯着府上的人将罂粟研磨成粉,混入到了稀泥里,深埋进了地下以后,便将剩下的种子逐一辨认了一番。
认识的,告诉府上的人其习性,让府上的人拿去耕种。
不认识的也一股脑的交给了府上人拿去耕种。
在将种子处理完,动物扔进了大宋皇家猎场,钱财丢给了向嫣以后。
寇季坐着马车入宫了。
到了宫里的时候,碰见了赵祯正在跟自己几个小儿子玩耍。
寇季陪着几个小皇子玩闹了一番,跟着赵祯去了议事堂。
到了议事堂。
坐定以后。
赵祯笑问道:“他们借着送书的实机,向你提条件了?”
寇季笑道:“也不算是条件。互惠互利的事情。”
赵祯一脸好奇的看向了寇季。
寇季笑着道:“他们应该在西方打下了不小的一片疆土,又和西方一个实力不俗的国朝结盟,应该收获了不少好东西。
所以想请我大宋的商人过去,将那些东西变成他们所需的货物和兵甲。”
赵祯愣了一下,疑问道:“他们不是有走商的人吗?朕也给了他们会锻造兵甲的匠人了啊?”
寇季哈哈笑道:“臣刚才不是说了吗?他们应该打下了不小的疆土,他们手里的宋人始终是少数。往各个城池分一些,基本上就已经捉襟见肘了。他们又信不过那些异族人,所以只能请我们主动去消化他们的战利品。
更重要的是,他们的目光如今都在西方,根本没有心思扩大商道。
他们需要我们的人去扩大商道。”
赵祯点着头,问道:“仅此而已?”
寇季闻言,笑的更大声,“还想让我大宋的商人在西方留种,壮大他们手里的力量。”
赵祯也跟着笑了。
如此猥琐的事情,变成了国事摆在桌面上以后,确实容易引人发笑。
赵祯笑过以后,对寇季道:“四哥之前不是就有意扩大商道吗?还准备给他们派遣一些读书人过去。
如今刚好可以顺水推舟。”
寇季点点头道:“征服一地容易,可要将一地彻底变成我汉地,却很难。教化是必须推行的。
只要他们帮我们打好了基础,后世子孙要图谋那片地方的话,也会十分容易。”
赵祯一脸赞同的神色。
寇季继续道:“至于兵甲上,他们还得仰仗我大宋。官家虽然给了他们匠人。但是匠人的数量始终是少数。
他们想要让匠人教授出新匠人,首先要克服的是言语障碍,其次是锻造技艺的学习过程。
就这两点,他们就得五六年之功。
偏偏他们年龄不小,野心勃勃。
所以想在临死前有所成就的话,就一刻也不能耽误
兵甲上就只能继续仰仗我大宋。”
赵祯笑道:“如此说来,继交趾、青塘以后,又有人开始大量购买我大宋军备了?”
寇季笑着点头。
赵祯哈哈大笑,“朕从没想过,我大宋居然能借着贩卖军备,获利数万万钱财。”
寇季直言道:“只要不断的推陈出新,这种生意我们可以一直做下去。”
赵祯感叹道:“那就要仰仗四哥了。”
寇季摇头笑道:“一切还得官家作主。”
赵祯笑道:“那就准了……四哥准备如何跟他们做生意?”
寇季坦言道:“寻常商人的话,规模太小,也不安全。直接动用兵马运送货物吧。不仅能如臂使指,也能吸引一下小商人跟随。
更重要的是,能确保财货的安全,也能帮我们看清楚西方的局势。
必要的时候,还能跟他们一起瓜分战果。”
“更重要的是,还能练兵!”
赵祯一语中的。
君臣二人对视一眼,放声大笑。
李迪、王安石等人都觉得纵容朱能、李昭亮等人在西域和西方坐大,是一个养虎为患的过程。
但他们却不知道。
在寇季和赵祯眼里,李昭亮和朱能就是他们放出去的猎犬,能帮助他们看清楚西方,也能帮他们敛财。
只要大宋在各个方面一直保持在领先的位置。
李昭亮、朱能等人在西域、以及西方抢到的所有东西,有一大半都会流入到大宋,被大宋所吞噬。
寇季和赵祯都很清楚,李昭亮和朱能等人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在西域、以及西方鏖战,才能站稳脚跟。
他们没那么多时间发展。
即便是他们中间某个人沉下心占据一块地方发展,也得很长很长一段时间才能赶上大宋。
在此期间,钱财对他们而言作用不大。
他们劫掠到了钱财,必须得换成人才、物资、兵甲才行。
唯有如此才能进一步壮大。
而能供应他们庞大需求的,只有大宋。
所以朱能、李昭亮等人在西域以及西方闹的越大,大宋获益就越大。
朱能、李昭亮等人就像是猎户。
他们捕捉到了猎物以后,最终吃肉喝汤的却是大宋。
大宋在吃肉喝汤的同时,会给予他们更锋利的弓箭和刀子,让他们去捕捉更多的猎物。
寇季和赵祯稍微商议了一下,最终决定将从禁军中退役的一些穷苦的将士,编成两个编外的辎重营。
由他们带着商人,运送货物去西域和西方交易。
由于他们离开了大宋境内以后,会解除军法的约束,所以他们注定要做一些见不得人的事情。
所以寇季和赵祯并没有将他们放在阳光下。
反而将他们归入了内府管辖。
为了确保内府的人不压榨他们。
寇季和赵祯定下了规矩。
他们走一趟,所得的三成,归他们所有。
并且将此规矩通报给他们所有人。
事情定下了以后,就不需要寇季和赵祯二人再操劳。
全部丢给陈琳和杨文广即可。
以寇季和赵祯的身份,根本不需要赤膊上阵。
他们只要动动嘴,有千万人供他们驱使。
寇季将一些细则交代给了陈琳以后,就离开了皇宫。
回府以后,他就不再关注此事。
而是写信给远在韩地的寇天赐,让他征召一次劳役,让人在韩都建立一个庞大的藏书楼。
藏书楼必须用石料搭建,必须做好防火的工作。
寇季还亲自画了图纸,装进了信封里一并送了出去。
此后,寇季就一直待在府上收集王安石派人送过来的羊皮卷和人皮卷。
西方人在没有纸张之前,没有选用竹简作书,反倒是十分喜欢用羊皮卷。
一些珍贵的书,还喜欢用人皮卷。
所以格格巫派人送来的羊皮卷和人皮卷其实很多。
王安石带着人足足花了两个多月,才将羊皮卷和人皮卷分辨完,并且留下了翻印版。
随后又带着人花费了三个月,将百万书籍中的宗教典籍整理了出来。
大食人很疯狂。
准确的说,宗教很疯狂。
百万书籍当中,足足有十五万是宗教典籍。
还有足足六万多卷记载着各种妖术的书籍。
那些妖术的残忍程度,看的王安石头皮发麻。
那些妖术的数量,让王安石难以置信。
王安石很难想象,一个拥有六万多卷妖术书籍的文明传承中,人命到底有多不值钱?
真神、邪神、恶魔、传奇勇者,似乎都需要用人命去沟通。
而且必须是用残忍的方式杀害的人命。
还有一些残忍的刑罚。
比如那将人塞进铜牛里活活烧死的刑罚。
竹院里。
王安石一脸怀疑人生的看着寇季。
“先生,您告诉我那是一个拥有着学问的地方。可是学生没看到什么学问,看到的只有残忍、愚昧,以及丧心病狂。”
寇季放下了手里的羊皮卷,笑着问道:“受打击了?”
王安石正色道:“学生很难想象,在那种残忍、愚昧的地方,会有什么圣贤。”
寇季反问道:“炮烙、虿盆、点天灯等等刑罚,难道就不残忍、不愚昧了?”
王安石脸上闪过一丝挣扎的神色,却说不出反驳的话。
寇季直言道:“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只要有文字的族群,都值得我们去探究,其族群的圣贤,更值得我们去探究。
他们中间必然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我们觉得我们汉家文化无与伦比,并没有错。
但一味的自守,不知道去学习,迟早有一日会落后于人。
唯有不断的学习、不断比较、不断完善我们的学问。
我们才能一直处在无与伦比的地位。”
寇季不等王安石再次开口,挥挥手道:“去吧,将那些东西一并用铡刀切碎,混在夜香里沤肥。
眼不见心不烦,毁了就不会再有烦恼了。”
“喏……”
王安石答应了一声,离开了竹院。
寇季吩咐管家跟去盯着,免得王安石又被这些琐碎烦扰。
送走了王安石以后,寇季就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