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01章 千篇圣言,不如一文铜钱更有说服力(第1/2页)北颂

    文臣们窃喜之余,齐齐向赵祯拱手,高声喝道:“官家圣明”

    文臣们的声音,前所未有的整齐,前所未有的洪亮。

    赵祯动动嘴,帮他们搬开了一块他们奈何不了的巨石,他们自然觉得赵祯前所未有的圣明。

    文臣们在窃喜。

    武臣们中间有人欢喜有人忧。

    欢喜的是朱能、刘亨、王凯之类的新武勋,忧愁的是那些老武勋。

    对新武勋们而言,寇季是一个福星,跟着寇季不仅能吃肉,还能升官。

    更重要的是,有寇季领导着他们,他们就不需要害怕被文臣刁难,被文臣欺压,说不准还能反过来去欺负文臣。

    对老武勋们而言,寇季就是一个灾星。

    寇季是走到哪儿,祸害到哪儿。

    朝堂上他待过的衙门,被他祸害了个便。

    他把朝堂祸害完了以后,又跑出大宋去祸害。

    他去了辽国一趟,辽国没了一位皇后。

    他去了西域一趟,黄头回纥没了,沙州回鹘也没了。

    他到了一趟西北,折家没了,西夏也没了。

    寇季若是掌了枢密院,他们若是不按照寇季心思做事的话,那他们估计也得没。

    其实让他们听寇季的话,倒也不难。

    难的是,寇季明显是那种将他们的利益拿回去给朝廷,或者分润给百姓的正臣。

    在为官理念上,他们有很大的差别。

    从一开始,他们就有冲突存在。

    所以寇季掌了枢密院以后,对他们中间存在的一些喝兵血的人,肯定会动手。

    到时候必然要做一场。

    在曹玮不出,赵祯不挺他们的情况下,他们想要斗过寇季,很难。

    殿内唯有一人脸色惨白,双股打颤,似乎受到了什么天大的惊吓似的。

    此人便是种世衡。

    种世衡刚生出了向赵祯认怂,回汴京城出任枢密使一职的心思,就被赵祯彻底扼杀在了摇篮里。

    如今枢密使、枢密副使的位置上皆有人在。

    种世衡即便是回京,也没有合适的位置。

    所以他没办法再回京了。

    可他不回京的话,就要一直被架在火上烤。

    种世衡悄悄的往赵祯所在的位置看了一眼,就看到了赵祯的双目也在盯着他。

    他心头一跳,赶忙避开。

    他算是清楚了。

    他拒绝了赵祯的好意,算是将赵祯给得罪残了。

    赵祯情愿折一个内廷的宰相进去,也要将他挡在汴京城外,也要让将他放在火上,不断的翻烤。

    种世衡心里十分难受。

    一时贪念,居然让他落入到了如此窘迫的局面。

    他除了责怪自己,什么也做不了。

    种世衡的哀伤,无人顾及。

    朱能、刘亨等人在文臣们施礼过后,也跟着施礼道:“官家圣明”

    似乎是有心压文臣们一头,所以朱能、刘亨等人的声音格外大。

    文臣们感觉到了朱能、刘亨等人在向他们示威,齐齐瞪起了眼。

    老武勋们见文臣在向新武勋们发难,只能暗叹一声,齐齐拱手,施礼道:“官家圣明”

    老武勋们虽然不愿意看到寇季出任枢密使,可他们也不愿意看到武臣被文臣所压。

    比起寇季的危害,文臣对武臣的危害更大。

    所以老武勋们有必要发声,声援新武勋。

    有了老武勋的加入,武臣们的气势自然盖过了文臣。

    文臣们往前面瞅了瞅,看看文臣当中的领头之人会不会出面喝斥几句,帮他们涨一涨威风。

    只是他们看到了领头之人是寇季以后,只能暗然的垂下头。

    该死的

    吕公、王公、张公皆不在,且让武臣们张狂一时。

    等还朝以后,再好好教育他们做人。

    武臣们见文臣们服软,心里感觉到十分痛快。

    往日的朝堂上,那都是文臣压着武臣。

    如今武臣压了文臣一头,他们自然感觉到畅快万分,好似压在胸口数十年的怨气,一朝散尽了一般。

    “有了寇枢密坐镇枢密院,以后再也不用受文臣的鸟气了”

    武臣们心中同时冒出了这个想法。

    寇季将一切都看在了眼里,却没有说什么,而是对赵祯拱手道:“臣领旨,谢恩”

    赵祯缓缓点头,笑道:“诸事已罢,都散了吧。朕在行宫内安排了不少下榻之处,诸位爱卿可以去歇息一番,吃一些东西,晚些时候,再到此处,参加夜宴”

    “喏”

    满朝文武齐齐施礼。

    赵祯起身,背负双手离开了正殿。

    满朝文武在赵祯走后,也退出了正殿,三五成群的凑在一起,找一些相熟的人,再找一处赵祯安排的下榻之处坐了进去。

    寇季一身文官的服饰,被一群武臣围在中间,自然是十分耀眼。

    朱能、刘亨等人簇拥着寇季,到了一座十分庞大的偏殿内,坐定以后,吩咐伺候的宦官宫娥去准备酒菜。

    宦官宫娥们得到了吩咐,自然十分顺从的照做了。

    一帮子新晋的公爷、侯爷,寻常的宦官宫娥可得罪不起。

    真要是闹出了事情,宦官和宫娥们恐怕要将性命填进去。

    而寇季等人不会伤到分豪。

    王凯在宦官宫娥们去准备酒菜的时候,眼眶有些发红的起身,对寇季深深的一礼,“下官能有今日,全凭您的提携,请受下官一拜”

    对王凯而言,寇季可是他命里的贵人。

    他蹉跎岁月数十年,也没能恢复祖上的荣光。

    跟随寇季半载,得寇季赏识,屡屡提携,先后残余了数场大战,从一个卑微的殿直,一跃成为了一位尊贵的公爷。

    一切全是寇季的厚赐。

    他如今的身份,比他的曾祖父还差一些。

    但他重振王家的夙愿,已经实现。

    他自然得敬重寇季。

    寇季生受了王凯一拜。

    他受得起。

    王凯仅用了半年时间,就走了别人一辈子的路。

    寇季没少从中提携。

    若无寇季提携,王凯恐怕要蹉跎岁月许久,才能有今日的成就。

    寇季在王凯施礼后,笑道:“以后就不要拘泥于这些俗礼了你能有今日的成就,全赖官家恩赐,要拜,你也该拜官家。”

    王凯闻言一愣,郑重的一礼,“下官明白,下官能有今日,全凭官家的恩赐。”

    王凯如今也算是坐镇一方,手握大权的封疆大吏。

    他将寇季的提携之恩,拜在赵祯恩赐之前,可不是什么好事情。

    容易引人话柄,也容易被人盯上。

    政治不正确,是会出大事情的。

    经过寇季提醒,王凯也意识到了问题所在,赶忙更正。

    王凯感激寇季,记在心里就行,不用非要说出来。

    “坐下吧你已经是一位县公了走在汴京城的大街上,那都是高人一等的人物,多少得有些架子若是没有架子,别人还以为你好欺负呢”

    寇季一边吩咐王凯坐下,一边笑着说。

    寇季的话将在坐的所有人都都笑了。

    朱能感慨道:“我总算是明白了秦、汉、唐时期,为何能打的四夷臣服,万邦来朝了。”

    王凯、刘亨等人愕然的看着朱能,不明白朱能话里的意思。

    寇季却淡然一笑,没有说话,显然他听懂了朱能话里的深意。

    但是他并没有解释,因为朱能自己会解释的。

    果然,朱能吊足了众人的胃口以后,幽幽的长出了一口气道:“马上封侯,是真的让人痴迷。”

    王凯、刘亨等人一脸恍然。

    朱能盯着王凯,神色复杂的道:“短短半载,从一个卑微小官,混迹到县公,也只有战场上才能搏杀来。若是一步一个脚印往上升迁的话,恐怕一辈子也升不上去。”

    朱能话音落地,王凯郑重的点头。

    因为朱能的话,他深有体会。

    他出仕十多年,在汴京城里混迹了十多年,官位虽然有所变动,可是品级从头到尾都没有变过。

    如今出京半载,就已经位高权重。

    可见马上封侯四个字让无数人疯狂,不是没有道理的。

    一人拼命,三代富贵,足以让天下所有有志之人为之疯狂。

    寇季在朱能等人发表感慨的时候,低声笑道:“以后还有更多的机会,建立更大的功业。到那个时候,你们会发现,现在这点成就不算什么。”

    “更多机会?”

    “现在这点成就不算什么?!”

    朱能等人一脸惊愕的看着寇季。

    好家伙,在座的众人中,有三个已经快要升到顶了,以后就算不建立什么功业,但凭着混资历,也能混到最高的一等公上面去。

    就这,寇季还觉得是一点儿成就?

    “如今西夏已平,辽国已经俯首,四野之外,再无强敌,还有什么机会?”

    朱能大声的嚷嚷道。

    寇季笑眯眯的道:“辽国虽然已经俯首,可辽国并没有灭亡,燕云十六州我们也没有全部拿回来。此次和谈是迫不得已。

    但以后有了机会,我们少不了还要跟辽国做一场。”

    朱能皱眉道:“那也就一次机会而已。我们这么多人,辽国那点功劳怎么够我们分的?再说了,我们已经升到了顶,就算建立再大的功业,也没有升官的余地。”

    寇季笑道:“你们只看到了辽国,就没看到其他吗?你们难道不想去大理,看一看大理地下埋藏的那数值不尽的玉石、金子、铜石吗?

    你们难道就不想去交趾,看一看交趾一年三熟的稻米,以及藏在交趾深山里无数的金银玛瑙玉石象牙香料等物?

    海外的倭国,有一座大银山,那是真真正正的一座银山,不是我们平日里虚指的那种。

    辽国东北边上,还有高丽,高丽境内盛产人参、美人,还有无数的铜矿。

    西方,有黄金铸造的城池,有黄金铸造的巨大佛像,也有黄金铺成的道路。

    天下之大,大到超乎你们的想象。

    你们不过是在我大宋境内建立了一些功业,就以为自己的功劳已经顶了天了?

    惠泽万世的功业,才算得上是顶天的功业。

    你们若是能将大理地下的金银铜全部搬回大宋,让大宋百姓们跟着沾光,让大宋百姓们彻底富起来,让大宋百姓为你们立长生牌位,那才叫功业。

    你们若是真有能耐,占了交趾,将交趾国内那些不事生产,仅凭女人耕种养家的男人赶走,让我大宋勤恳的百姓迁移过去。

    我大宋自此以后,很有可能就会有吃不完的粮食。

    到时候百姓奉你们为神明,为你们立祠建庙,那才算是顶天的功业。

    你们若是真有能耐,将西方的黄金城、黄金佛像、黄金道路搬回我大宋,让世人皆知道我大宋,让阳光照射下的万邦,皆以我大宋为尊,那才是顶天的功业。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你们人微言轻的时候,为自己谋福,可以理解。

    可你们身居高位,手握大权的时候,就应该放眼看看天下,为天下人谋福。”

    寇季一番豪言壮志说出口,朱能等人听的是目瞪口呆。

    许久以后,响起了数声咽唾沫的声音。

    “天下人我顾不上,我就想知道,你说的那些埋在地下数值不尽的金子和铜块是不是真的有?那银山、黄金城、黄金佛像、黄金道路,是不是真的存在?”

    朱能目光一眨不眨的盯着寇季询问。

    刘亨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他跟朱能有同样的疑惑。

    王凯直直的盯着寇季,眼中写满了一句话。

    寇枢密,北边有什么?

    北边有什么?

    其他人的模样,跟他们三个人差不多。

    寇季心中长叹了一声,有种对牛弹琴的感觉。

    指望朱能等人生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太难了。

    果然,所有的大道理,在利益面前,都是苍白无力的。

    跟朱能等人讲一天大道理,他们也不会有多少反应。

    可你告诉他们,兴庆府外有一个地方有金矿,他们估计敢冒着抗旨的风险出去查看。

    寇季在朱能等人期盼的眼神中,撇撇嘴道:“自然是真的以你们几位如今的地位,抓几个番邦人审问一番,或者派人送信给临近大理、交趾的地方衙门,让他们派人去查探一番,不就知道了?”

    大宋可没有什么外交豁免权之类的东西。

    辽国已经俯首,大宋如今是真真正正的天朝上邦。

    周遭四邻当中,只有被大宋威胁的份,哪有威胁大宋的份?

    别说是背地里抓几个番邦人了,就算是当街绑票了番邦使臣,拉回府里毒打一顿,那些番邦属国也得忍着。

    不服?

    不服开战啊?

    反正有王凯马上封公的例子在前,军中但凡是有功利心的,如今都盼着开战呢。

    但凡是那个番邦使臣在汴京城里胡作非为,或者是恶了赵祯,让赵祯流露出不喜。

    不用满朝文臣开口,武臣们就会率先站出来冲赵祯请缨。

    比如,倭国见大宋强大,为了拍赵祯马屁,向赵祯献上一两个倭女,大致就会出现以下的对话

    “倭国使节献上的倭女,如同鬼魅,差点没吓死朕”

    “什么?倭国既然敢派人刺杀官家?简直是不知死活。官家,给臣十万兵马,臣去帮您荡平倭国。”

    “官家,臣只需要五万”

    “官家,给臣三千兵马足以”

    “官家,臣不要兵马”

    “朕只说倭国献上的倭女吓到朕了,没说要打倭国。”

    “吓到了官家,也是他们不对,打他们,是看得起他们。”

    “”

    总而言之,一批新武勋的出现,自然而然的就会带起大宋的尚武之风。

    再遇到战事,武勋之列,恐怕没有人会开口求和。

    新武勋是借着战争起家的,知道可以从战争中得到巨大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