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推测(第1/1页)主神公敌
张超将这这册《墨器十九篇》翻到最后,没想到,这第十九篇出乎意料的,没有记载什么高深的法门,而是对法宝法器进行的描述。
根据其中描述,但凡没有成功祭录入符的器物都属于凡俗一流,称为凡器。
而打造炼制的时候成功的祭炼入符的器物,会得以升华,能具有种种能力,脱离凡俗,到达更高的层次,又称为法器。
法器祭炼入的符复杂,发挥出的能力强,一般来拥有一道符的法器都拥有比拟普通先天高手的力量。
而每满十二个符,法器的威力会提升一倍,所以法器又以每十二个符为一阶。
当法器内祭炼出九阶一百零八道符的话,便达到顶点了,已经具备的相当于地仙的力量。
若是还能能更进一步,一百零八个符合一,那法器便会再有一次更大的升华,就不再称法器,而称为法宝了,拥有堪比天仙的力量。
按照介绍,要承受多的符,器物身品质要求就高,若是承载不住符,器物就会奔溃,不但会损失器物,还会伤到祭炼法器的人。
所以,若是感觉器物承载不住符,便应停下,不能继续强行祭炼下去。
想要继续祭炼,那就必须寻找融入更好的材料,提升器物身材质。
看了这些介绍,张超才知道,他手里的那些合金兵剑,虽然品质不凡,不过都只是凡品,却是有些不入流。
他对照描述,他手里这种合金的兵刃,祭炼入几道符,应该还是承载得住的,有成为法器的基础。
不过,估计十二道符或许都难以承载,祭炼到一阶都有些勉强,若是没有更好的材料提升品质的话,祭炼价值不高。
而这时代的那些普通铁匠打造的寻常兵刃就完是垃圾了,连承载一道符成为法器的可能都没有。
张超取出甄家那名先天高手最后使用的那柄能放出雷电的剑,与册子里的介绍去分析,却是发现,其中竟然有着十八道符,算是一阶,接近二阶。
这柄剑品质不错,祭炼到二阶应该不成问题。
不过,这书记介绍,符不是简单堆叠起来就行,有的符相互会有冲突,祭炼到一起,会有冲突,会废了法器。
有的符,更是难以堆叠到一起。
唯有一些同系列,或者虽不同系,但是能互补的符,才能祭炼到一起。
所以,祭炼的时候,要么直接照着现成的符组合祭炼,要么明白各种符的基含义后,推敲组合。
张超觉得,这基符就是字,符组合就是组词造句写章。
便是识字,想要写好章也不容易,不是人人都能写得好章的。
他现在连基符的含义都不认识多少,自然难以自己组合这些符,祭炼出厉害的法器。
像他这样的情况,最好就是先用现成法器,如果有合适的现成符,自己也可往上祭炼,否则就还是算了吧!
这就像是,不会写章,那最好就用别人写的,现成的,等好章读多了,慢慢的积累培养,自己也慢慢的就会写了也不定。
根据介绍,法器还可根据使用法分两种。
一种是如符箓一般,需要激发,然后才能施放。
甄家那名先天高手使用的宝剑,可以施放雷电,却是需要激发,便属于这种。
还有一种,则是不用激发,持着就会拥有力气、速度等等之类的效果加持,有些类似游戏里自带光环的武器,这类法器张超倒是没遇到过。
根据这一篇法器的介绍,张超却忍不住推敲猜测到,法术实际上符复杂程度也是不同的。
或许也与法器一般对应,也是十二道基符分一阶,天仙以下的法术应该也是分九阶。
此外,武道实际上应该也就是类似那种无需激发的法器,修炼后,直接将各种力量和能力加持在身体上,不用激发,而且一直维持着,也不能施放出去。
所以,武道在先天以后,天仙之前,或许也是分九阶。
虽然这些只是推测,不过张超觉得还是应该比较靠谱的。
通过看这一篇描述,张超只觉得前面有了些向,不再那么模糊,而且,很多西都一下就贯通了,收获不。
张超觉得,这一篇的价值,其实也不在那几篇记载祭炼之法的篇章之下。
看完这一篇后,张超又忽然想到,这种法器的祭炼已经不是单纯的铁匠手段了。
刻录入符,却是以神来刻录的,涉及到了深层面的西,因此,法器力量蕴含有铸造者的神印记。
或许,通过这种联系,用些手段,别人能找到法器所在。
而这名墨家先天高手身上的那些西,虽然品阶不高,但是都是法器,或许都有这样的印记。
而这些西,尤其那盔甲,很大可能都不是他炼制的。
虽然这人死了,可是或许有人跟这些西有联系,能找着过来。
张超知道,纵然很可惜,但是这些法器不能留,否则很快便会让墨门的人找上门来。
“不是我不想拿这些西来提升你们,而是你们没那个命啊!”张超暗暗想着,却是再次下定决心将这些毁了,拿来炼剑。
不过,张超也知道,若是这些印记在这里消失,也很容易被查出什么。
他要挑拨墨家和蜀山派,那就算要毁了这些西炼剑也不能在这里进行,而且为了稳妥起见,必须尽快转移。
想到这,张超不禁暗叹:“唉,我就是劳碌命啊!一刻不得消停!”
叹息罢,张超便将剩下的尸体一股脑的弄了出来,将他们迅速的翻看了一遍。
时间紧,他必须尽快找出解药,救了外面的人,让后就赶快找地处理这些脏物。
还好,这些墨家弟子身上,张超翻出了很多西,他们的身家却是比想象中要封厚。
各种药丸和粉末张超也翻出不少,他随便找了个人试了一会,但是还算好,没费多大力气就试出了解药。
张超救醒了几人,将解药给他们交代了几句,便匆匆又出了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