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保障(第1/1页)永不下车

    医,生命科,然现在还完外行。

    但他明白,要想借医的力量,度过一些来可以逾的生死关,就必须要有钱。

    来自孤儿院的然,除一点上面拨给校的经费外,没有任何经济来源,来这并不是一个问题,整日如苦行僧般的生活也没什么花销。

    但现在,从单纯的科世界跳脱出来,直面现实,然就在思考如何赚钱,才能获得起码的保障。

    十岁的孩童,赚钱,渠道显然是很少的。

    没有什么高明的招数,审视自身,然承认他只有念书一项专长,其实这也是日夜苦读的结果,并算不得天赋,但在管理不甚严格的阿尔伯特里,书念得好,也可以发挥一些作用,平时给淘气生代写作业,借出笔记,甚至在考试时参与一些“活动”,都让他从原视若无睹的同手中获得不少钱财。

    这些钱财,每次的数目都不大,然也进行的很有分寸。

    但积攒起来,支付正规的医疗保险还是勉强可以。

    出于对恶疾的畏惧,然做了一些调查,联邦有对每一名生提供基的就医保险,但自己无亲无故,自负部分没着落,额外再买一份保险是必须的。

    身为孩童,没有资格自己去办这件事,然就向教师求助,自己出钱购买了一份保额数十万马克的重疾险,和没有起付门槛,一切住院费用都百分之百报销的医疗险,这花光了他半年来一点一滴的部积蓄。

    还好,每年只需要缴费一次,钱他还出得起。

    因为阅历太浅,看不太懂条款,这些保险很难合算不合算,但然并不在乎。

    购买保险,一旦厄运真的降临,至少可以借助医的力量来尝试挽救,至于那些恶疾,科也无法照亮的黑暗地带,然只能强迫自己别去想。

    疾病,有如猛兽游荡大地,择人而噬。

    力量如此单薄,他只能提防到这一步,然后祈祷不要被猛兽盯上。

    借助效力未可知的保险,暂时减轻一些笼罩头顶的阴云,然的生活依旧,此外他还要时刻提防意外。

    意外无处不在,每一天谨慎微,他的举动早就被同们当作笑话。

    但和死亡的威胁相比,嘲笑,根就不值一提。

    从孤儿院的生活经验,加上一天天的观察,然对周遭世界的安隐患格外敏感,甚至有些多疑。

    很早就意识到人类头颅的脆弱,一旦受创,就可能会死亡,然养成了良好的习惯,从宿舍离开,从教室离开,总之一旦离开没有危险的位置时,总会扣上一顶颜色怪异的安帽再出门。

    怪异的行为,让老师和同们很惊诧,继而觉得这生的脑筋有问题,但时间一长,大家也就逐渐习惯,视若无睹。

    平时走在校园里,然的双眼也一刻不闲的扫视四周,见到手持钢笔之类尖锐西的同,都会远远避开,也和追逐打闹的孩子们保持距离。

    上下楼梯,必定紧抓扶手,有水的地面从来都是蹲下身,试探着慢慢经过,每次走到拐角时,探身前先掏出亮闪闪的铝片为镜,观察另一侧的情形,所以几年来,然从未撞到旁人,也从未被旁人撞到。

    在一群活泼好动而经常受伤的孩子堆里,唯有行动谨慎的然,始终毫发无伤。

    十岁的孩童,罹患恶疾的概率其实一点都不高,再加上平时的谨慎微,然的生活轨迹十分平稳,简直就波澜不惊,这让他得以喘息,虽然明知死亡还在远处虎视眈眈,但闭上双眼,总算不再一下子就嗅到那令人战栗的气息。

    活着,对每一个天真烂漫的儿童来,都是天经地义,在然眼里却必须力以赴。

    不仅为当下,更是为将来,从某种角度来讲,这一动机和其他孩子的想法并无区别,效力却更持久,更加的坚持起来不需要任何理由,身在飞驰的车厢里,怯懦也没用的,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该做什么不是再明显不过吗。

    然而正如他所料,这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显然并不认可这一判断。

    每天晨起,有规律的度过一整天,习,进餐,锻炼,休息,然的生活仿佛钟表一般确,身体和神素质的增强,让他得以奢侈的转移一丝关注力到周遭世界,顺便也就观察其他人的言行,看透他们的选择。

    绝大多数人的选择,一望可知,无非接受现实后的自我麻痹。

    人终归有一死,孤儿院的孩子都知道的事实,面对这无法逾的铁一般绝壁,寻常人的反应无非是两条路。

    一个知天命的人,要么自顾自的生活,跟着感觉走,就只当死亡是挂在天边的海市蜃楼,永远不会凑到近前,要么,就放纵而颓废的挥霍生命中每一天,赶在下车之前,恣意追逐那些五光十色的**碎片。

    不管选择哪一种,在死亡面前,无非都是跪地求饶的可怜虫。

    “悲惨的结局,胜于无尽的恐惧”,一般人的想法大抵如此,承认死亡的必然,然后爱怎么生活就怎么生活。

    至于时候一到就要下车,那一天没真正到来之前,谁也不会想太多。

    四年级一晃而过,转眼间已是西历1464年,五年级的然继续专心习,继续书写阿尔伯特的习神话。

    没办法,自身的天资平平,然的努力程度却谁也望尘莫及。

    因为他根就不是一个正常人,而是一个怪物,生们在背后窃窃私语,老师则板起面孔教训嚼舌头者,虽然心里也犯嘀咕,这来自孤儿院的孩子到底在想什么,数年如一日的用功念书,雷打不动,风雨无阻,连很多自制力极强的成年人都做不到,然这个生,他该不会真有什么心理问题。

    不过那也无所谓,心理问题,只要不出现暴力、或者自伤倾向,校也懒得管。

    更不用然的成绩,每次考试各科几乎都是第一,站在校的立场,这种生是最容易管理的,当然不会找他的麻烦,对一些特立独行的行为也只当没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