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2章 苏晨的魅力(第1/1页)乡村小医仙
第7章苏晨的魅力
李宁跑向刘荷花家的路上,已经开始下起零星雨,到了刘荷花家门口的时候,天空闪电雷鸣加剧,狂风吹的门口的白杨树叶哗哗作响。
“大姐,大姐。”李宁到了刘荷花家门口呼喊着,李宁这么着急找刘荷花,是为了明天苏晨代言奋斗果业加工厂的事。
听到李宁的呼喊,蜷缩在墙角的刘荷花应了一声,慢慢站了起来,走到门口擦干泪水,才把门打开。
“大姐,你的眼睛怎么肿了?是不是谁欺负大姐了?”李宁在开门之后,看到了刘荷花刚刚默默哭泣哭红哭肿的眼睛。
刘荷花连连摇头:“没,哪有人敢欺负我,就是吹进了一粒沙子揉的,宁,这么晚你找我有事吗?”
李宁默默点头:“大姐,明天在奋斗工厂拍摄代言人广告,宋家兄弟不善言谈,把握不好明天的场面,所以你明天安排好美颜厂的事,过来帮忙。”
李宁在和宋家兄弟相处的这段日子,知道宋家兄弟办事踏实,为人重情义,但是人际关系的处理欠缺,而刘荷花从做了美颜厂厂长之后,又到水果基地帮忙,现在的办事能力已经游刃有余,代言人拍摄是一件大事,李宁才会这么晚来找刘荷花。
刘荷花默默点头,道:“宁,我明天一定到,很晚了,我要休息了,你回吧!”
“大姐”李宁还没完,刘荷花已经把门关了。
看到刘荷花的反常,李宁满脸疑惑:“大姐今天怎么怪怪的?对了,后天是大姐生日,莫非是嫌我没有准备礼物?”
在李宁心里,自始至终只有林云一个女人,他把刘荷花当成最亲最爱的大姐。
这时,又是一道闪电划过天际,一声轰天雷响起之后,天空从零星雨变成滂沱大雨,打的房子的瓦面上铛铛作响。
李宁见雨下大,道:“大姐,你早点休息,我先走了。”
就在李宁刚刚离开之后,刘荷花突然从屋里冲向门口,打开门口的时候看到李宁已经走远,只剩下狂风暴雨的时候,刘荷花身被大雨淋湿,双手攀在门板上,慢慢又缩成一团,满眼泪水默默道:“宁,只要你幸福开心,大姐就开心幸福。”
这一晚,电闪雷鸣,狂风暴雨,整整折腾了一个晚上。
这一晚,刘荷花一夜未眠,李宁回家之后,也是一夜没睡,就连苏晨也是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想着白天发生的事,不能入睡。
第二天一大早,苏晨刚刚醒,有很多车已经开进沙岭村。
沙岭村村民看到一大早就有这么多车进村,一个个都很诧异。
即使现在的沙岭村,经过李宁的创业发生巨变,但是也从来没出现过一大早,就车队如长龙一般,在村里的路上一台台慢慢开着。
直到这些车部开进沙岭村,车里的人部下车,村民们一个个更是惊讶不已,指着下车的人直呼喊:“记者,摄像机。”
在沙岭村,自从有了电视以后,村民们都对上电视的人充满敬畏,心里都在想着有朝一日自己也能上电视,那该多好。
同时,大家都纷纷议论着,十多台车十多个记者,他们这么大早的进村,是为了什么。
“这位老大爷,你好,请问李宁的家住哪里?”
听到一个记者问到李宁,大家才知道这些来村里的记者进村是因为李宁。
老大爷直接带着记者到了李宁的家门前。
等这些记者到了李宁家门前,一眼看到在院子里的苏晨,一个个记者都撒丫子朝着苏晨的地跑。
接着是咔嚓咔嚓的对着苏晨拍照,同时有人对苏晨做采访。
“苏晨,我是嘉年华媒体的,你和沙岭村一定有什么渊源,能不能和我们。”
“苏晨,你来沙岭村是为了拍戏吗?”
苏晨抬头转身一看,才知道面前出现了十多个各大络宣传媒体的记者。
只看到苏晨微微笑,一边着一边回到屋里。
原来这十多个人都是跑娱乐新闻的,知道苏晨来到了这个穷乡僻壤的沙岭村,估摸着一定有新闻,因为他们都知道,现在的苏晨,只要有那么一点新鲜事,就能成为头版头条,带动整个宣传媒体的收视和畅销。
同时,这些媒体的记者已经开始拿摄像机对准了苏晨,开始连线直播。
苏晨在各个记者询问时,看到了李宁,指着李宁道:“你们大家猜的不错,我回沙岭村,是为了感谢一个曾经救了我,给了我力量的大恩人,这个人就是他,李宁。”
十多个记者听到苏晨出感谢一个人,纷纷把镜头对准李宁,有的人已经开始采访李宁。
“李先生,你好,请问当年你给我们的苏晨,有过怎么样的帮助呢?”
“对啊,李先生,你和苏晨当年发生的故事。”
十多个记者在询问李宁的同时,也在给李宁拍照。
面对眼前这一幕,围在门外看着的众人,心里羡慕着李宁。
李宁满脸平静:“其实也没什么的,都是事。”
也就在这些记者还在继续询问李宁时,苏晨已经来到加长车前,和在场媒体界的人道:“大家都听我,九点钟在叶城县奋斗工厂,我有个见面会,我会在那儿接受你们的采访。”
苏晨完,拉开车门已经上车,等到李宁也上车之后,开车直奔奋斗工厂。
在苏晨的加长车开出沙岭村之后,停在沙岭村的车队也动了起来,一台接着一台,跟着苏晨的车开向县城的奋斗果业加工厂。
奋斗果业加工厂,宋海和宋智在昨天接到李宁通知后,已经按照李宁的意思完成了布置。
一个时之后,苏晨和李宁到了奋斗果业加工厂,同时十多台新闻媒体的车,也陆续到达。
在十多台摄像机对着苏晨拍摄的时候,苏晨指着身后的奋斗果业加工厂,道:“大家好,我是苏晨,从现在开始,我就是奋斗果业的代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