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实力强大(第2/2页)买宋

袭、升迁及惩罚制度的话。

    首先是任命,明朝与元代大体一样,明代土司一经任命,朝廷即赐予诰敕、印章、虎符、驿玺书、金银符等作为朝廷命官的凭证,驿传玺或金银符还可作为土司赴阙朝通行证,持之可解决食宿、交通之事。

    而承袭的话,因为明承元制,土司“世官其地,世有其土,土民世耕其地,世为其民”。

    但明代的土司承袭法比元代更为严密了。

    洪武初年,凡土官“袭替必奉朝命,虽在万里外,皆赴阙受职”。

    天顺年间以后,明王朝对这一规定逐渐放松,土司可以就地承袭,但手续仍十分繁杂,甚至还实行面见制度。

    “广西土官承袭,长吏率要贿不时奏,以故诸酋怨叛。太平知府胡世宁令生子即闻府,应世及者,年十岁以上朔望谒府,父兄有故,按籍请官于朝。”

    关于奖惩,明代制定了对土官的奖励、惩罚办法,以有效管理土官。

    要知道明代对土官的考核几同流官,为了鼓励土官效忠,凡土官有功,朝廷多给升迁,甚至可任流官。

    如广西思恩府知府岑瑛,“时两广用兵多所调发,总兵董兴檄瑛讨贼帅黄霄养,破之,瑛守柳庆义败峒贼韦公点于宾州,瑛上首功四百五十余。天顺元年升广西参政,改都指挥同知,擢骠骑将军都指挥使。”

    当然,对于有罪土官,明廷则不姑息,甚至剥夺世袭权并绳之以法。

    据记载,结伦州冯郎黄应承袭,“缘伊父存日曾告人有悖逆夺印情况”,不仅不准承袭,且以“无礼”之罪,“发去辽都司安置”。

    最后是明确土司职守,因为土司对朝廷的义务主要是纳赋、朝贡和出土兵。

    明代相关规定来具体、详细。

    1、纳赋。纳赋是土司制度区别于羁縻制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明代规定土司阅户籍民,交纳一定数量的赋税。

    土司纳赋,可输金银钞、粮或布。

    、朝贡。朝贡是对羁縻制的承袭。

    明代对土司入京朝贡的时间、人数,贡物的品种、数量均有详细的规定。

    同时,朝廷也给予土官大量回赐,以增加土官财富,显示中央朝廷的荣宠。

    3、出土兵。明代规定土司合法拥有土兵,但须听从朝廷调遣,以配合对外作战,镇压统治阶级内部的反叛活动,镇压农民起义,以及以“蛮”攻“蛮”。

    尤其是明中叶以后,卫所徒有虚名,无论是镇压农民起义,还是抗击倭寇,多倚重土兵。

    “其后展转假借,凡议大征者,无不借俍兵土兵,远为调遣。”

    所以明朝之时,广西土兵数量是非常多的,仅万历三年参加镇压广区瑶族起义的泗城、思明等13个土司俍兵就达16万人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