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7章 盛情难却(第1/1页)秘战
茶馆包厢内。
听了姜新禹的回话,郭世盛颇感欣慰的道:“幸亏有姜队长从中和,我这次来堰津,总算是不负远兄的重托。”
着话,他打开公事包,从里面拿出一个鼓鼓囊囊的信封,轻轻推到姜新禹近前,道:“这是陆参谋长的一点心意,托我转交给你。”
姜新禹客气了一番也就收下了,这种钱拿得心安理得,无论是收还是不收,对事情身不会产有任何影响。
郭世盛一边着话,一边拉上公事包拉锁,手一滑,公事包脱手掉在地上,一个件袋也随之掉了出来,刚好落在姜新禹脚边。
件袋上工整的写着一行字:鄂豫陕绥靖公署第二十二纵队之情况明。
“鄂豫陕绥靖公署?这是个什么部门?”姜新禹瞥了一眼封面,随即把件袋递还给郭世盛。
郭世盛把件袋放进公事包,随口道:“主要负责匪区善后工作,隶属关系挂在国芳部二厅。”
他没做过多解释,姜新禹也不好深问。
回到家里,从公事包里拿出那个信封,里面是厚厚的一沓美元,姜新禹心想,陆远看来是真没少捞钱,黄金美元这些硬通货应有尽有。
正在这时候,忽听房门一响,榕榕兴高采烈的跑了进来,她身穿一件奶白色羊绒斗篷,脚上是一双白色的半高皮靴,一迭声的道:“爸爸爸爸,快看,姨给我买新衣服新鞋子了。”
“榕榕,慢一点跑,心摔了。”童潼大呼叫的追了进来,在她身后是拎着大包裹的纽扣。
见姜新禹在家里,童潼抬头看了一眼墙上的挂钟,道:“今天回来的这么早?”
姜新禹道:“出去办了点事,回站里也下班了,就直接回来了你怎么买这么多西?”
童潼坐在沙发上,端着姜新禹的茶杯喝了一大口,道:“马上过年了,添了几件新衣服,榕榕的、你的、我的,还有纽扣的,一个都没拉。”
她抱起榕榕放在自己腿上,献宝一样的对姜新禹道:“看看咋样,我们乖榕榕穿上这身儿漂亮吗?”
“漂亮。”姜新禹伸手摸了摸闺女的头发。
榕榕立刻伸出手,指着头上的发卡道:“爸爸,姨还给我买了蝴蝶发卡。”
“铃铃铃铃!”
桌上的电话铃声响了,姜新禹伸手拿起电话:“喂,哪位?”
“姜队长,是我。”电话另一端是沈之锋的声音。
“哦,是沈副处长,有事吗?”
“上次我过了,请你和童姐吃顿便饭,只是前一段时间情报处的事情多,一直没抽出时间来,心里非常的过意不去。”
“没关系,要我啊,吃饭就免了吧,你忙我也忙,等过了春节”
“姜队长,这不只是一顿饭那么简单,更是我和绣的一番心意,明天中午登瀛楼,你和童姐一定要光临,哦,对了,还有一位浙江老乡,也是你的老朋友,就这么定了,咱们不见不散。”
“沈副处长”
不等姜新禹再什么,沈之锋已经挂断了电话。
童潼问道:“沈之锋来的电话?”
姜新禹点了点头。
“是不是请吃饭的事?”
“对。”
“那咱们去不去呀?”
“去一趟吧”
童潼转脸对纽扣道:“带榕榕上楼把衣服换下来,一会儿吃饭了,弄脏了可不好。”
等纽扣和榕榕上了楼,童潼颇为疑惑不解的道:“新禹,你不是,不去了吗?”
姜新禹道:“盛情难却,不去不太好。”
童潼狐疑的看了他一会儿,嘴里嘟囔着道:“鬼知道你心里是怎么想的,话总是一半藏一半。”
姜新禹顺手拿过一个纸袋,看着上面的英字母,道:“都是进口货,这得花多少钱?”
一提到这个,童潼立刻来了兴致,拿出一件深灰色薄呢子外套,道:“这件是给你买的,来,试一试合不合身。”
姜新禹站起身,被动的任由童潼摆布,他的心思根没在衣服上,还在想着刚才的电话。
沈之锋提到的浙江老乡,会不会指的就是许力?
如果确实是许力,沈之锋这么做是什么意思,难道单纯的是因为老乡关系,才把大家聚到一起?
有心给许力打电话求证一下,又觉得没这个必要,这么做太过明显刻意,反而会让沈之锋更加疑心。
“我觉得蛮不错的,你自己感觉怎么样?”童潼退开几步,端详着换上新衣服的姜新禹。
姜新禹低头看了看:“我觉得也挺好这件衣服多少钱?”
童潼满不在乎的道:“忘了,反正也没几个钱。”
姜新禹拿过装衣服的纸袋,从里面找出收据,上面的金额把他吓了一跳:“还没几个钱?都快赶上我半个月薪水了。”
“新式样,料子做工也好,当然要贵一点了,售货员,这件衣服是地道的英国货。”
“童潼,衣服钱”
“想穿就穿,不想穿就扔了!”童潼板着脸走了出去。
第二天中午。
姜新禹开着车,带着童潼一起来到了登瀛楼酒楼。
临下车时,姜新嘱咐着道:“童潼,吃饭的时候,千万别乱话”
“知道了,你都了三遍了!”童潼白了他一眼,推门下了车。
进了酒楼内,伙计快步迎了过来,殷勤的打着招呼:“二位里边请,里面又干净又暖和。”
姜新禹道:“沈先生订的是几号包间?”
掌柜翻了一下手边的单子,对伙计道:“带两位上三楼,四号包间。”
沿着楼梯来到三楼,伙计把姜新禹和童潼引领到四号包间门前,还没等姜新禹伸手敲门,童潼已经推门而入。
不出所料,包间里除了沈之锋和徐绣,还有许力和他的太太。
沈之锋起身道:“姜队长,童姐,快请坐,人都到齐了,就等你们了。”
姜新禹看了看许力,又看了看沈之锋,故作惊讶的道:“许老师?怎么你和沈副处长也认识?”
沈之锋道:“哦,我是通过朋友认识的许老师,没想到,在千里之外的堰津,我们浙江老乡还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