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九章 未雨当先筹谋(第1/1页)全球战国
和日恢复通商,预期可以每年从日赚到至少百万两白银的消息,总算是把朱由栋从最近几个月郁闷的情绪中拉出来了一些。
无他,前几个月,袁可立带着曹化淳等人去了福建,传回来的消息简直就是触目惊心。
整个福建,八府一州。在万历三十七年16报上来因为省暴雨造成的人员伤亡是十万人,损失耕地二百万亩。袁可立等人到福建后就问福建布政司,损失最大的是哪个府?布政司回答是福州府,继续追问福州知府,损失最大的是哪个县?福州知府是侯官县
如此一层层清查下去,发现侯官县上报的县死亡一万三千七百人,损失耕地十二万亩。然后袁可立就了:明府,死了的灾民都埋在哪里了?就是不能一个个堆坟茔,乱葬岗总有吧?因为山体滑坡、泥石流什么的贵县损失这么多耕地,可是官看你这侯官县西北向倒是有些山,其他的地都是沿江、沿海平原。就算是西北向那些山吧,植被都好得很,完看不出来被泥石流摧毁过啊。请问贵县损失的耕地到底在什么地呢?
盖子被揭开后,后面的事情就很简单了。161年三月,袁可立执笔,南京户部侍郎签字,向朱由栋提交了一份报告:经查,福建省确实于万历三十七年五月遭受暴雨袭击,但其受灾地区,主要是福建西北的建宁、邵武、延平等山地为主的府县。这些地报上来的伤亡数字,虽然略有夸大,但基属实。
受灾最的是福州、兴化、泉州等沿海府县,报上来的伤亡数字,基属于无中生有。
总之,经仔细清查,福建省去年受雨灾,实际死亡人数约七千人,损失山区耕地大约在三万亩到五万亩之间。
最后,袁可立的结论是:这是一起窝案!参与者有福建布政司、按察司等省级官员,以及南沿海诸府县主官,其主要目的,是要抹平近十年来黄册上出现的漏洞
朱由栋接到这份报告后已经懒得生气了,只是给袁可立写了一封私信:严查到底!然后让张以诚、张世泽在金陵日报上对福建灾情的真相做详细的报道。
虽没有破口大骂摔西,但作为君上,碰上这么一群臣子,这心情怎么好的起来?所以虽南华宫的爷在个人生活面很好伺候,但宦官宫女们不是没有眼力界的,谁都知道这几天爷心情很差,大家做事情都异常心。这种压抑着整个南华宫的空气,一直到犬养栋二回到南京,才缓解了一些。
不过这稍稍好转的心情,很快就随着一个人的到来而被打破了。
“臣陈时济拜见殿下。”
“哎呀,宽仁啊,咱们有三年多没见了吧?这些年可还好?家里父母是否都康健?”
“臣多谢殿下挂念,家严家慈身体均好。自北京一别,距离今日已经三年零十个月,臣也十分想念殿下。”
166年5月,朱由栋召见了当时的咸阳县令陈时济,对这个敢硬怼矿监而且对陕西民生有相当了解的官员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在朱由栋看来,他要想在这场穿者的竞争中获胜,必须要对大明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虽现在限于身份,只能是先做经济、军事、舆论的各项准备,真正的实际操作尚待时日。但无论如何,真的到了那一天,他需要大量的人才。
这些人才,有的可以通过山校来解决:在山校里,有些生确实对八股有天赋,朱由栋给他们安排的道路就是走科举,中进士。而除了山校之外,大明现有的官员,能够争取、团结的,那也是要去努力的。
这个陈时济有胆色、有能力,年纪又不大,而且双也有了交情,如何不该争取过来?
这三年多的时间里,陈时济一任县令期满后,在当时的沈鲤阁老关照下,他直接被提拔为西安府的通判。担任通判两年多后,他又被朱由栋通过李三才和温体仁,将其调动到了木邦府担任知府。
这就是要将其纳入朱由栋的核心圈子了。而陈时济虽然是个强项令,但绝不是一点情商都没有的人。在接到朝廷的这道调令后,他非常聪明的没有直接从陕西经四川南下云南,而是先绕道来了南京向朱由栋致谢并请教略。
“宽仁啊,这次安排你去木邦,是吾的意思。那里是吾的几个钱袋子之一,你去可得给吾看好了。”
“殿下放心,孙恺阳开创木邦府,已经可以青史留名。这是让臣等极为倾羡的。更让臣等佩服的是,孙恺阳坐镇木邦这些年,木邦之兴旺发达,便是臣在陕西也有所耳闻。所以,请殿下放心,臣去了木邦,定然孙规陈随,绝不会为了所谓的个人功业而轻易改变木邦现有成法。”
“嗯,你有这样的想法,吾就放心不少。不过你这次去木邦,除了为吾抓好钱袋子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
“请殿下示下。”
“缅甸,扶持他,让他成为我大明抵御即将崛起的暹罗的一道屏障。”
在朱由栋详细的解了暹罗的近况后,陈时济冷静的点点头:“臣明白了,请殿下放心,臣一定好好去做。”
“吾在今年下半年会给你派个锦衣卫千户来,此人叫许显纯,曾经在暹罗潜伏三年有余。另外,木邦那里的驻军乃是刘綎的手下,都算是自己人。”
“殿下安排如此周详,臣更有信心将差事办好了。”
完了木邦的事情,朱由栋又笑道:“宽仁,最近两年湖广茶叶进入陕西的很少了吧?”
“殿下。”到这里陈时济明显兴奋起来:“还是殿下有办法,通过海贸将湖广茶叶引走。现在,陕西的茶叶种植又慢慢恢复了,不管是普通百姓还是当地军户,其收入都增加了不少。”
“嗯,这就好啊。”朱由栋听到这话也是大感欣慰:“陕西那边干旱少雨,地力经过千年消耗也很贫瘠了。起来,其实是该多进行土豆、红薯、玉米的种植的”
“臣在三年半前得殿下教诲后,回到咸阳就大力推广土豆种植,在西安府任职期间,不光是西安府,也多次通过陕西布政司对陕北,甘州、肃州等地进行土豆、红薯、玉米的种植推广。现在,陕西省,因为种植土豆、红薯、玉米,新开荒地三百多万亩,平均亩产的话,土豆最高,大约三十三到三十五石。红薯亩产差异较大,有的也有几十石,有的只有十几石。玉米的话一般在十五石左右。总之,这些高产作物,比起陕西以前麦四五石甚至两三石的产量,高了实在太多太多”
“嗯。”听到如此卫星的数字,朱由栋紧锁的眉头并没有舒缓半分:“亩产提高这么多,茶马贸易又得到恢复,陕西的百姓手里肯定宽裕了不少。不过,若是吾料得不差的话,陕西各级官府对当地百姓的摊派也多了不少吧?”
“殿下明见万里!”陈时济很是干脆的跪了下来:“起来,三年多前殿下刚刚见到臣的时候,臣才出仕不久,很多事情想得过于简单了。现在看来,这官风不纠过来,无论殿下给陕西百姓做多少事,他们能够得到的实惠也是有限的。”
有明一代那么多官员,估计真正完靠俸禄吃饭的,也就海瑞一人吧。
造成这一局面的当然是大明的开创者老朱,他把亲王的俸禄定得极高,把官员的俸禄定得极低。总之,明代官员真要靠工资吃饭,那会过得相当凄惨。
高薪未必能够养廉,但是低薪一定会催生。而且由于整个大明官场几乎都要靠灰色收入甚至贪污受贿吃饭,直接造成了几百年下来明代官员的实际操守极低。
而且这还造成了一种病态现象:是操守低的官员,是把道德吼得震天响。由于大明的官员总体都没啥操守,所以大明的官场表面上最重视道德
总之,要纠正官风,首先得改革官员俸禄制度。而这个事情,至少现在不是朱由栋能碰的。
所以,他也只有辛苦一点,想尽办法给陕西的百姓多找一些生发。总之,百姓兜里有钱了,你们这些当官的会贪得更厉害,但无论如何,百姓剩下的西总可以果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