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由死转生,被弃洞中(第3/3页)家丁修仙
秋子打了个揖,恭敬的道:“老道长,子来送你归去,还请配合。无量天尊!”
他着郁老道,还宣了一句道号。随即运功于指,举手在老道的印堂上一点。可是,不知为何,点完了,半点动静也没有。秋子愣了一下,按着陆压道君所书:白光现,功乃成。也就是渡化成功之后,应该他能感到一道白光闪过才对。没有白光,就明是失败了。
怎么会失败了,秋子有点迷糊了。一般来,佛家才讲渡化,道家是不讲渡化的,但并不是道家不知渡化之法,只是他们与佛家的想法不同罢了。陆压道君,显然不是一般的仙人,他所传用来渡化的普善诀,绝不可能有问题。功法没问题,那问题只可能出在秋子自己身上。
难道是他运用不当?秋子摇摇头,否决了这个想法。这个功法他已经运使了十几遍,他有自信,不会出错。想来想去,唯一的可能只有他的功力太弱,注入的元阳之气,无法化解掉髓海之中的禁制。秋子顿时又郁闷了,也不知要多高的功力才化解得掉髓海中的禁制。要是功力需要很高,他一辈子都达不到,那岂不是这辈子就得老死在这洞窟之中了。
闹心了一会,秋子叹一口气,坐了下来,从怀里取出之前在邪修身上,拿到的那两份功法。修炼内功是怎么一回事,秋子还是知道一些的。简单来,所谓修炼内功,就是修炼下丹田。也就是提高丹田积蓄真气的能力。而要提高丹田积蓄真气的能力,就必须扩经拓脉,冲穴通脉。扩经拓脉好理解,就是拓宽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而冲穴通脉,则比较麻烦一些。简而言之,人有奇脉八条,脉中有隐穴,想要提高丹田积蓄真气的能力,提高运用真气时的强度,就必须把这些隐穴冲开。
八脉之中,阴跷脉,阴维脉合有九个隐穴。阳跷脉,阳维脉合有九个隐穴。其他带,冲,任,督各有九个。除此之外,相传任督之间还有九穴,此九穴通,则为半仙之体。但那只是传,江湖中似乎没见过这种高手。
秋子感觉自己体内的真气还是比较充盈的,他没有那一般修武者,从天地间微薄的灵气中汲取真气的辛苦。现在要做的是,怎么用这些真气去冲穴通脉。他没这面的经验,但那两套功法里面应该可以教他怎么做。
两套功法摆在面前,秋子略做犹豫,把那驭女十八诀放到一边,拿起了另一套叫做抱朴太玄经的功法。这套功法可比另外那套功法古老得多,一看上面的字就知道了。那可是只比陆压道君刻在石碑上的上古篆书晚了一些的上古篆。秋子再没常识也知道,古时的功法远比现时的好。那时天地灵气还比较浓郁,修炼相对容易得多,各种功法也就更奥面些。而晚的功法,要么有所佚失,要么力有不逮。总之,要差好些的。
既然有好的,秋子肯定要选好的来练了。当下,他打开书套法图卷,先打起神,稳住心神不去注意上面的男女交合图形,找了一下,在图卷第二页处,找到了引气冲穴的法。他练习了几次,感觉基掌握了,随即就在原地盘坐下,准备开始冲穴。
他念头一转,元阳真气立刻顺从的从丹田中缓缓而出,一点点注入阴跷脉中。还不等秋子反应过来了,阴跷脉中的第一个隐穴,已经豁然贯通了。秋子怎么也没想到会这么顺利,他也没停下来,顺着一路冲下去。很快阴跷脉,阴维脉,阳跷脉,阳维脉的十八个隐穴已经贯通了。一炷香不到,四脉通,这可能是千百年来,第一人了。
秋子初时还有点担心,但看到一路那么顺利,也就安心了,反而多了几分兴奋。要知道,凌紫烟吃了一堆的益气丹,到现在也只是把阴跷脉的四穴打通而已。她要是知道,秋子这么轻易就有了这样的功力,估计气死都会。他没就此停住,而是一鼓作气,把元阳之气,引向了带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