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风起金陵(第1/1页)红楼之公子无双
凌决初微微摆手,堂上的长府司的典善正,从他的一个动作,就明白了什么意思,出去叫蒋玉涵等一帮戏班子的人下去。凌决初身子发福,都是诸位王爷中最有福相的,“你叫谁去参最好?”
“松江府华亭的丌翰林,其子丌诗轩死于廷杖,他冠带闲住,一代帝师,最有威望。叫贾斯写信给他,贾琮不仅与丌诗轩有旧怨,而且,倘若他巡按到苏松,必有得罪丌翰林的地。丌家在松江,可是会票钱庄林立,土地万亩……”高起道。
通政使高起当年是由凌决初推荐上来的,那时凌决初掌管部事,后来凌决初办事不大得力,贪酷太多,不等人反驳,就告病退出,几年来享他王爷的福,倒也逍遥自在。但高起为此感激,又看准他最受宠爱,自然投机卖命,希冀来日的从龙之功了。
“丌翰林的密信并不够。”凌决初却摇了摇头,细思道:“你想想,丌诗轩廷杖之后死掉了,江左盟社之内,丌诗轩与蒋化蛟两个大家,纷纷折戟沉沙,父皇都无动于衷,可见对丌家没有多少恩眷了,于成龙不也是松江人?你可以走走他门下御史的路子……”
“王爷此计甚妙,如今就怕贾琮不动,他有动作最好。”高起着,不由叹息一声:“可惜他在两淮盐道上面滴水不漏,让刘知远去做挡箭牌,如此一来,王爷安排的扬州巡盐御史贾斯,反而不能动参他了……”
“此人真是令人捉摸不定啊……”凌决初恍然道:“若有可能,用计招揽过来,实乃不可多得的良助……”
高起张了张嘴,没有接下去,王爷这份“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真令他感动莫名,但是,姑且不能不能招贾琮过来,就算来了,这样首鼠两端的人,用着能放心么?
“王爷,御史能互相纠核,下官认为,让江西道御史出面,最适合不过,朝中必以为,江西道御史对巡按三省看得最清,力道更好……”
“嗯……”凌决初点点头,虽然他心中着实暗恨,一旦贾琮待的长,与刘知远就能继续联手,到时候他在淮扬的人,恐怕都得被撤了,把金库拱手让人?但是他尽量压下这种愤怒,冷静思考,若能把贾琮撤回来,刘知远就做不了大事,顶多搜刮一笔,未来掌管两淮的一部分人,还是他的。
……
过了一段时日,金陵的秦淮书肆,客人明显多了起来,幌子多了一条“贾山海选时三百篇”,最开始是其中一家书商在卖,后来盗版云集,其他书商也开始加印。
“是丙子科顺天府解元、丁丑科殿试状元贾琮的手笔,他批阅的时,当然老辣,我等前来观摩观摩,明年己卯秋闱,也能多增一分希望……”
“仁兄,在下也是抱着这个心理,这可是最年轻的状元,当朝第一六首,仅仅是这个名头甩出来,就能在江南大卖了……”
“声点,你看江左盟那边,很不对劲呢……”
秦淮河畔,画舫连波,这十里金粉,一片繁华,其中一家酒楼上,名妓环绕的无悔,是又妒又恨。
丁丑科殿试,是他心中永远的痛,也是一个巨大打击,在京城逗留了一些时日,无悔就买舟南下,流连秦淮,科场的不顺心,只能在烟花之地发泄,纸醉金迷,不知今夕何夕。
金陵鸡笼山下的国子监,是南省培养人才之地,无悔也在这里习过,但是南省社林立,并非只有一个江左盟,他们不买贾琮的书,也有其他人买。
这个事实使得无悔十分痛恨,就这古代的名家时集,影响很大,绝不仅仅是名声的问题。
当年复社批阅的时遍及天下,批的好不好、术问题,这些都还是次要的。重要的是社从转变为政治,这种时集能影响到科举取仕,这也是明朝八股大家艾南英和复社争斗的原因,白了,影响的不止是名声,还有利益。
一种关于八股的术思想,形成风尚、潮流,考官、读书人都会受到影响,尤其是考官之中有那个社的人,或者为了讨好某个社,那么,这个社的时风格,考中的几率就很大。
从法律上,这没有形成科举舞弊、违反规则,因为考官选这种风格的时,也一定是过关的那种。当然,这里面有一些超出法律的动作,有的被发现,有的没有被发现,是哪个时代都有的。
所以,无悔愤怒了!
“诸位同仁,贾琮的时,屡屡以‘沉稳练达、经世致用为中心,并非这思想不对。”无悔一正经地侃侃而谈:“但却罔顾了先秦两晋汉唐两宋的风采,使得周礼成为旁枝末节,余以为不可取。”
一些江左盟成员频频点头,几个名妓环绕在无悔周围,无悔心下大定,微笑道:“为了众正盈朝与君子之道,使这些奸佞不污染视听,咱们便传话给金陵的书商:但凡是刊刻贾琮时集的,就不准印江左盟的书!”
……
听了几个买办的人回来,琮爷一时,又在金陵激起了不的反响,购买的读书人云集书肆,更不时有人来石头城求见,琮爷都一一推辞了,鸳鸯不禁大是佩服,琮爷不愧是人中之龙,到哪儿都能搅动风云!
现在看来,天降祥瑞的通灵宝玉,真是一个天大的笑话了……
宝二爷哪儿比得上琮爷?
嗯……就连花心好色上面,贾宝玉都不及贾琮万一……
琮爷是不管走到哪里,都要有一个美人陪伴才称心……
带发修行的女人也不放过……鸳鸯很佩服,佩服那个力……贾琮虽然继承了贾赦的好色遗风,但和贾赦贾琏又有明显的不同。
今天买办又了一个不好的消息,琮爷的时集居然开始大跌,鸳鸯裙摆摇曳地进来回话,看到了贾琮在和妙玉话:“你不用和我一起出去了,剩下的私钱,我拿去钱庄看看。”
妙玉脸上的疲惫之色还没消退,默然不应,不过眼神有点疑虑。
“琮爷,那个江左盟的人一放话,各大书肆都不敢卖了……”鸳鸯回道。
“我知道了。”贾琮带了人出门,没把此事放在心上,他现在身居庙堂,不会重视这些儿科了,但也预感到一些不妙,一部分读书人,貌似不欢迎他?但也不需要他们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