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0验证完毕,扶弟魔无疑22(第1/1页)我见众生皆草木
褚繁絮夹在他们两人之间,总能敏锐地感觉到两位姐姐之间的针锋相对。
帮那个自己都不好,不帮又显得他太不男人。
好在他过会儿就要上学去了,不用继续面临这种进退两难的局面。
弗陵知道他每次都焦头烂额地在两人间做着维和动作,既然她那么闲,索性将人给扔进学堂里,而且最好还是那种初一十五才能被放出来的那种。
好在之前请陀隐先生给他启蒙是一件极其有远见的事,君山学堂在知悉褚熙宁是陀隐先生的关门弟子后,当即免了考试就直接让他进学堂。
按照学堂的想法是,能被陀隐先生給收回关门弟子,如今还能纡尊降贵到我们这个君山学堂来,那可是明珠蒙尘。
君山学堂号称是全国最好的十大学堂之一,能将褚熙宁夸成那个样子,这是吃了多少菜啊喝成这样,弗陵也只能笑而不语。
忙完学堂的事情后,转眼已经到了三月三,花朝时节。
堂姐已经到了十五及笄,大伯母专门上了一趟长安城,至于家里的老人则是让邻居帮忙照顾。
这是第一次到天们的这个新家,准备给堂姐办及笄礼。
若是在以前,这种事情自然不用提前考量,毕竟这是每一个那一个女孩子十五岁必须要办的。
如今他们褚家虽然落魄,但比起那些连饭菜都吃不起的,要好得很多。
大伯母提议让两个女孩子的及笄礼一起办了,弗陵也到了十五岁,没有单单只给自己的女儿准备这些却没有给侄女准备的意思。
但弗陵不太同意。
她知道堂姐不喜欢自己,她也不希望两人同时出现在一个令彼此都尴尬的场合。
当大伯母提出这个提议时,弗陵自然是拒绝了。
当然这个真实的原因没跟大伯母说,免得对方胡思乱想,只是说时间仓促,勉强才将大伯母给敷衍过去。
花朝节那天晚上,弗陵一整天都帮着大伯母准备及笄礼的事情,等到午时过后才勉强能吃得上一口饭。
褚熙宁是在药田里见到的她,便问她,这么累死累活的又讨不好什么好处,做这些究竟有什么用?
弗陵抿了一口小酒长吁短叹道:“你以后不要搞什么成年礼,就算要搞也别让这事交给我搞,我不会,我懒,我不懂这些乱七八糟的习俗,我只是活出自己的碌碌无为,我只想好好种田。”
她指着自己那片绿油油的药田说着自己的宏图壮志。
“神农尝百草都没将自己给弄死,这就告诉我们,药是吃不死人的对吧?既然吃不死人,我们是否也要延续这种勇而无畏的精神勇敢去尝试对吧?毕竟若不是当年伟大的神农替我们先将百草给尝了,我们也不知道原来这些药还能治病救人对吧?”
褚熙宁无奈地配合着她的天马行空奇思妙想。
弗陵喜不自胜:“既然你也认同我的想法,那你是不是愿意帮我试试药?就像当初神农一样,为医疗事业做出一点贡献。”
褚熙宁头皮发麻:“那你为什么不自己去尝试药?”
弗陵:“若是在战场上,我一个大夫顶五个你,读书读傻的家伙。”
的确,自从换了大房子住后,褚熙宁也发现了自家姐姐也不出门去上工,平时就在自己家里那片药田上种种草药。
其中不乏三七等等止血良药。
原本还以为她会拿出去卖了换钱,像之前她在过去那个家里,不断地往青峰山上挖药草,可现在她却留着研制各式各样的药品和止血散。
褚熙宁忽然就不懂自己的这个姐姐了,成天将自己关在她那个“炼丹房”里,难道还真能练出丹药,得道成仙吗?
而他堂姐也是,把自己关在自己房间里做绣活,不辞劳苦的,还当真让她绣出了不凡的绣品,但这真让他担心她会否将眼睛给熬掉。
摊上这么两个姐姐,每天得担心这个眼睛瞎掉,又得担心那个得道成仙,也不知道他是上辈子倒了什么大霉。
褚熙宁抢过她手中拎着的酒盅,放在鼻子底下嗅了嗅,原来是喝醉了才说出这种混话。
“姐,你喝酒了?你第一次喝酒?你会喝吗?你不会想吐吧?”
弗陵烦死他的聒噪,又不能真一梭子将他拍开,“喝都喝了,再来说这种废话有什么用,又不帮我试药,要不是我现在还不能死......”
“难道我就该死?”
弗陵泄气,她太自私了,她可还得靠褚熙宁翻身做主光复褚家。
“只不过想让你看看尝试一下是否会有什么副作用而已,而且你从小到大都是主角名。”
看来真的醉得糊涂了,褚熙宁扶着她要去休息,可她却不愿意,挣扎着甩开他的手后,还说要出门喝酒。
褚熙宁不放心对方一个女孩子在外头溜达,只能一路跟着紧随其后。
“你可以不用管我,该回去的回去,该休息的休息,明天不是还要上学?”
现在的褚熙宁可真是越来越像会罗里吧嗦了,弗陵真后悔当初怎么就没送他去那种每个月只有初一十五才能放出来的学堂,这样也能少受他的聒噪。
褚熙宁自然不肯,见她一个女孩子竟然还胆大妄为地跑去青楼找消遣,更是气得不打一处来。
生拉硬拽地硬是要带她回去,最后没将人拉回去也就算你,倒是将自己也给贴了进去。
好在自己这段期间跟着武林高手学过拳脚功夫,对付几个女人倒也是绰绰有余,可稀里糊涂之下又把自己的姐姐给弄丢了。
褚熙宁急不可耐,只好找上自己那位武林高手师傅,就算是将脚下这块地给翻了个遍,也势必要将人给找出来。
那边闹闹腾腾,可此时是弗陵却是乐在其中。
与一群歌舞乐妓弹琴吹箫,品诗赏月,人生难得几回醉,人生难得醉几回,人生难得一知己。
要不然都说男人怎么会那么喜欢往青楼跑,原来这里的女人最是善解人意。
可弗陵却是意外地发现,原来青楼内伺候人的并不只有女人,听一些姐姐们说,为了附和一些高官阔少的癖好,少不得要配置一群貌冠潘安的小哥哥。
这群小哥哥不仅容貌不输女孩子,甚至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样样精通,同为男子,毕竟更懂男子。
被她们说得心思痒痒,也想去看看所谓的男**,哪知道竟是意外地瞧见宗濂溪的身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