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 两大军阀(第1/1页)从小兵到帝王
一万人的军队在异界大唐下属的西域地区不算什么,但一万兵在西域这片地区却是一股不的力量。
那些掌控了一府之地的节度使们,手里的大唐正规军也就一千到两千之数,即便是安西四镇的镇守使,在和平时期各自手里的大唐野战军规模也不会超过五千之数。
整个安西都护府掌控的大唐正规军,绝对不超过4万人!
当然,西域地区需要镇压慑服大量的色目人土著,地卫戍部队的编制很大,几乎囊括了所有的普通汉民,单靠不到4万军队,可无法管控偌大的西域地区……
然而,在吐番王国入侵,安西四镇分裂,导致整个西域地区分成两大阵营互相厮杀的战争中,大量的原唐军正规野战部队被消耗打散,互相吞并收编。
现如今,疏勒军镇中真正属于原大唐野战部队的兵丁连两千人都凑不出来,不过因为鲁阳收编了一些其他地区的残兵败将,再加上战争期间从地卫戍部队中抽取填补的老兵,在疏勒军镇还有一支以鲁阳为核心的军队。
这支军队因为历经战争洗礼,战斗力并不比大唐野战部队差多少,只是士气有点低迷……
用来守城的话还行,出去野战纯粹是送菜!
反观于阗和焉耆两位镇守使,在战争中虽然也损失不,但通过收编降兵和吞并其他节度使杂牌部队实力不降反增。
于阗军镇的镇守使尉迟英哲麾下正规军规模能达到上万人,其中中高级武官都是尉迟家族和尉迟英哲的亲信担任,完蜕变成了尉迟英哲的私军!
焉耆军镇的队伍也差不多,队伍规模也能达到上万人,是由焉耆镇守使龙乐天操控,已经实质性蜕变成龙家军。
尉迟英哲和龙乐天俨然自成一体,成为自给自足拥兵上万的军阀。
他们的军队是不计算地卫戍部队和色目人的实打实野战部队,战斗力比起原的大唐野战军仅仅略差一筹。
尉迟英哲和龙乐天能坐大,跟吐番王国的支持密不可分。
因为西域地区的大大军阀太多,吐番王国为了更好的利用他们的力量,选择其中最强大的于阗军镇和焉耆军镇镇守使作为代表,整合了投诚吐番王国的军阀势力。
正是这种整合,才使得吐番王国一的西域土力量拧成一股绳,即便没有大唐正统的名义,麾下军心士气普遍不高,仍然将质上属于军阀联盟的大唐正统一揍得鼻青脸肿,最终更是一战消灭了龟兹军镇的唐军主力!
当然,吐番王国的这种做法在战争时期有利,但战争结束的时候弊端就出现了。
尉迟英哲和龙乐天也不是庸碌之辈,他俩利用战争期间的便利,大肆吞并其他节度使的力量不,还接管了周围各个府县的地盘,扩大自己的财源。
当吐番王国大军进入西域地区的时候,两家已经坐大,而且松赞干布为了拉拢两大军阀,不光没有任何限制,还赐予了两人国公一般的爵位!
如今在吐番王国这边,尉迟英哲已经成为于阗公,龙乐天则成为焉耆公,俨然以两镇王族自居!
龟兹战役后,尉迟英哲和龙乐天不知何时达成了合作的意向,迟迟不肯动兵对龟缩在疏勒军镇苟延残喘的鲁阳动手,反倒是四处派遣军队大肆吞并地盘。
很快,西域葱岭以的府县部被吐番王国,尉迟英哲和龙乐天三势力瓜分一空。
坚持大唐正统旗帜的只剩下疏勒军镇一地……
不过,吐番王国得知鲁阳坚决抵抗的意向后,不断督促尉迟英哲和龙乐天进攻疏勒军镇,却不愿意用吐番王国的部锐进攻要塞一般的疏勒军镇。
如今坐大的两大军阀自然不愿意拿自己的钱去消耗,吐番王国的威逼反倒让两大军阀更加紧密的联系起来,甚至互相送出族女在吐番王国眼皮子底下结成了亲家!
对于直属上司吐藩国王松赞干布的命令,更是以西边出现了一个大明王李察攻城掠地为由,只顾着向西边调兵葱岭以西的地盘,却丝毫不愿意硬啃疏勒军镇……
龟兹战役后,西域地区出现了军力真空状态,大量节度使军阀战死,唐军覆灭,使得各地府县连地卫戍部队的数量都不足,更不用野战部队了。
这正是抢地盘的好时机,吐番王国的入局打破了安西四镇的平衡,让尉迟英哲和龙乐天两家坐大,形成了尾大不掉的现象。
而吐番王国虽然军力最强,但自家人知道自家事,若是真的跟已经崛起的两大军阀开战,即便取得胜利也是两败俱伤的局面!
更何况,还有一个坚持正统的疏勒军镇鲁阳坐山观虎斗,西边与鲁阳公开结盟的汉人大明王李察也不能忽视。
若是实力损失过大,松赞干布不光很难对国内各大吐番部落交待,还有可能因为嫡系军队损失太多,影响自己在国内的王位根基!
吐蕃人可没有大唐那一套明确的继承制度,各个部落的自主权很大,松赞干布能当国王,跟他所在的部落实力最强密不可分,若是他的部落衰败,保不准国内会有新的挑战者。
反正现在大唐内战频起,绿皮袭扰来严重,大唐朝廷自顾不暇,那些吐番部落的胆子来大……
正因如此,吐番王国为首的三势力反倒是形成了一个微妙的平衡,尉迟英哲和龙乐天一北一南向西域葱岭以西扩张地盘,吐番王国又不想硬啃疏勒军镇,仅仅派了一万多人围困疏勒军镇,防止鲁阳带兵出城……
很显然,于阗公尉迟英哲和焉耆公龙乐天会了养寇自重,鲁阳就是他们养的那个寇。
别看他们口号里喊得震天响,但真到了派兵强攻的时候,一个个有一万个理由推脱……
在尉迟英哲和龙乐天眼里,西边的李察才是软柿子,而且肚子里还吞了那么多府县,便宜当然不能都让所谓的大明王占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