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意外得到的信息(第1/1页)铁路往事
李军得到张天霖的夸奖心里十分的高兴,急忙谦虚的:“张老师过奖了,我的水平有限,今后还得向张老师多习。”
张天霖笑着:“李军,你太谦虚了,诗词确实写得很好,这1首我都留下,部纳入这次诗社出版的诗集当中。”
李军急忙:“谢谢张老师。”
张天霖摆了摆手:“谢什么啊,我们诗社的原则就是读好诗、选好诗、用好诗!只要是好诗我们都是举双手欢迎的。”
参加年会的人员陆续到场,张天霖忙着接待,苏明阳和李军在会场的后排找到座位坐下,一边翻看着龙江诗社上次出版的诗集,一边闲聊着。
龙江诗社有会员1多名,今天到会的达到了6多人,可见龙江诗社的兴盛。会议按照议程一项一项的往下开,年度工作总结,明年工作计划,发展新会员,成立新一届理事会等等,中间还穿插了一个诗歌朗诵环节,一共3名会朗诵了人新创作的诗词。
中午会餐采取的是aa制,每位参加的会员交1元钱,这次李军抢着把钱交了,诗社在附近的一家饭店摆了6桌,都是在大厅里,张天霖招呼大家可以随便入座,自由组合,大家纷纷入座,当然,首位那桌是社长张天霖招待作家协会主席苏雷等嘉宾的,大家坐的都后面的几桌。
苏明阳和李军选择坐到了最后一桌,不一会儿,一名中年男子坐到了苏明阳的身边,苏明阳转头看了他一眼,感觉有些面熟,可一时想不起来在哪儿见过了。
中年男子一看苏明阳也感觉特别眼熟,但他很快就想起来了,兴奋的问道:“兄弟,你是蓝岛车上的那个补票员吧?”
中年男子这么一,苏明阳也马上想起来了,中年男子就是他替业务员那个班和送母亲去鲁的那名中年男子,因为给他补到了一个下铺,他拿出块钱感谢,苏明阳根没有要,最后两人还留了联系式。于是高兴的:“对对对,是你啊,我记得你在人事局工作,姓张吧?”
中年男子:“是的,是的,我是张守业,还回来请你吃饭呢,可回来一忙就把这事儿给忘了,太不好意思了!”
苏明阳急忙:“没事儿,没事儿。张哥,你也是龙江诗社的?”
张守业一笑:“是的,我平时没事儿的时候喜欢写写诗词,就加入诗社了,只是工作太忙很少参加活动,今天可算是有时间就来了。我记得你姓苏吧?”
苏明阳笑着:“是的,苏明阳。”
张守业:“苏老弟,你也是写诗词的?”
苏明阳:“不是,我是写的,诗社的张老师邀我参加他们年会就来了,对了,还我有同事李军,你们认识一下,他是新加入诗社的。”
张守业和李军握手相互介绍了一番,菜陆续的上来了,张天霖张罗着喝酒,大家纷纷响应,诗人比作家更富激情,喝起酒来也是热火朝天,几杯酒下肚,场面的气氛便火热了起来。
张守业连龙江诗社的活动都很少参加,作家协会那边的活动参加得就更少了,根不认识苏明阳,得知他是写很是惊讶,在他的印象里,铁路上的人都是大老粗,没什么化,而苏明阳一个的列车员还能写,这让他有点不敢相信,一想到张天霖能邀请他参加诗社的年会,感到他在创作面成绩应该比较突出,否则也不会请他这么一个铁路上的年轻人参加,因此,喝酒的时候总是拉着苏明阳聊天,想要了解一下。
当他得知苏明阳在作家上都发表过中短篇,而且在国内四大杂志上还同时发了联四重奏,顿时对苏明阳刮目相看了。
两人聊得非常投机,苏明阳也得知张守业现在是人事局人事调配科的副科长,而且已经干了三年副科长了,近期很有可能再进一级,虽然市里没有什么事情能求到他,但交好一下只有好处没什么坏处。
与张守业聊着聊着,苏明阳突然想起要买房子的事情,铁路的住宅最大是75平米的,苏明阳感觉75平米的也太,想买大房子只能到市里买。想到这里,他不由得问道:“张哥,你知不知道市里哪儿有卖面积大一些的楼房的?”
张守业不由得问道:“苏老弟,你想买多大的?”
苏明阳:“怎么也得平米以上或1多平米的。”
张守业:“1多平的还真有,只是价钱比较贵!”
苏明阳一听急忙问道:“什么地的房子?只要房子好,价钱贵一点没什么。”
张守业:“前些年市里在西区那地给市领导盖了两幢独立的住宅楼,每幢楼只有五层,一层只有两家,都独门独户走单独的楼梯,每户面积都是15平米的,格局是三室两厅,而且在楼下建了两排带暖气的库房,每家一间,库房都是3多平米的,不但能存放一些物品,就算一辆车里面都能停下。”
苏明阳不由得疑惑的问道:“张哥,你是这些市领导当中有人要卖房子?”
张守业笑着:“是的,你别急,慢慢听我。今年市里在河岸区那边又给市领导建了住宅,都是14多平米的,上秋的时候市领导们就都搬了过去,因此,这边的房子有七八户都要卖,现在还有好几户没卖出去的呢,原因就是价钱太高,带库房一起卖,一楼的最低都要万!”
苏明阳闻听心里十分高兴,这正是他所要想买的房子,3多平米带暖气的库房,实际上就是车库,以后他肯定要买车的,车库是必须要有的,万元钱在大家的眼中很贵,但在苏明阳的心中,这个价钱都便宜到家了。
苏明阳问道:“张哥,我要想买的话得怎么联系他们?”
张守业:“要卖的那几家都在窗户上贴的出售广告,下面有联系电话,你到西区那看看,直接打电话联系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