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五章:造儒家的反(第1/1页)大宋好官人

    此时,在市面上早就有不少“西洋之”卖了。有些闲得蛋疼没事干的宋朝读书人会买来看一下,真正引起轰动的并不多。只有不少商贾为了钻研张正书作坊的秘密,才下了苦功去研究。这些书籍,其实都是技校的教材,被张正书印了出来到处卖的。

    也就是,这样的“西洋之”,已经慢慢的形成了风潮了。

    不是在读书人里形成风潮,而是在商贾之中形成了风潮,不少商贾居然从中找到了不少商机。

    这一传十,十传百的,甚至有不少秀才都买了来看,想从中找到发财的契机。

    好在宋朝不像清朝那么闭塞,对于外来的问也欣然接受了。

    最好的例子,就是在汴梁城中受到阿拉伯数字的影响,已经有人开始使用它来代替汉字数字了。“西洋之”蔚然成风,不少标新立异的读书人也就接受了。

    张正书就是要他们猎奇,所以准备把资论、逻辑、国富论都抛出去,轰炸儒家的根基。只要儒家动作稍慢,这些书就成潮流了,再想禁绝,那是难上加难的事。

    而且,最关键的是张正书有铅活字印刷术,印刷成也低,书籍的价格也低。即便是以成价卖,也不会亏钱。

    再了,宋朝的字狱并不明显,只要不涉及到政治的,其实并不会被禁绝。只有在党争失败后,才有可能被**。从这个角度来,张正书还有不少操作空间。就算查禁也好,随便推是西洋之,难道堂堂中国,还怕夷狄之入侵了不成?

    这也是儒家的可爱之处了,即便再自大,再排外都好,对内残忍,对外却是极力忍受的。

    所以,张正书有很大把握在宋朝宣扬资,彻底把商贾盘活,把作坊盘活。

    不定,还有不少当官的也会开始研究这种赚钱的问哩!人性就是贪婪的,张正书是再清楚不过了。

    只是,曾瑾菡还没想明白,怕张正书行差踏错:“郎君,就不能不写吗?”

    张正书摇了摇头,道:“对不住了姝儿,这是我的使命。”

    也许是冥冥中自有天意,张正书觉得他到宋朝一趟,就要做些事情。

    一个人的能力大,责任就大,这是逃不掉的。在历史大势之中,你不去参与,就等着被历史大势碾压吧。蝼蚁尚且偷生,更别知道历史走向的张正书,断不会让自己陷入险境的。换句话,张正书尽自己最大努力,能救宋朝就救一下,最关键的那些被金人残忍杀害的百姓,张正书是绝对不会让这种事发生的。

    靖康耻,一定要弥消在为患之前!

    不然的话,带来的祸患贻害数百年!

    也许是历史太过惨酷,让张正书都不想去了解。但即便怎么样都好,金兵一旦南下,最繁华的中原肯定是生灵涂炭的,被杀被驱掳的百姓,起码在十万以上!

    财富,那不过是身外物。可那十万生命,决不能这样被害了。

    也许正是出于这种愤青的思想,张正书一改以往胆怕事的性子,壮着胆把资论写了出来。

    曾瑾菡泪眼婆娑,她终于明白自己嫁的夫君到底是个什么人。别看他平日里一副懒散的模样,其实他对国家比谁都着紧。也许是受张正书影响,曾瑾菡对儒家的弊病也是知道得一清二楚,更明白一旦这资论面世,那就是对儒家的颠覆。

    就算托名“西洋之”,怕也脱不了干系。

    再联系到张正书在造船,寻海岛,难道真的不是在找退路?曾瑾菡是不相信的。

    “放心吧,傻丫头,我不会拿自己的命,不会把大家带入坑里的。”张正书也知道,在人治的封建时代,想定一个人的罪还是很容易的。但是,只要把后路准备好了,那就无所顾忌了。有些事,张正书不去做,别人也根做不来。

    正当张正书了一堆好话劝慰曾瑾菡的时候,外面传来了敲门声。

    “谁?”

    张正书提高了声量问道。

    “我”

    是苏熙的声音。

    张正书笑道:“明相亲回来了,也不知道他满意不满意”

    曾瑾菡也笑了:“你还别人,当初你还不是一个样”

    想起两人在曾家第一次见面的场景,曾瑾菡也是满心的甜蜜。只是,她此刻也明白了,这样恬淡的日子不多了。张正书要做大事的,曾瑾菡算是明白了。他不造反而造反,造的是儒家的反,下场也不会比造反好到哪里去。天底下哪一个读书人,不是儒家子弟,他们要是醒悟了过来,会放过张正书吗?

    张正书道:“你在这里帮忙看着我写的西,我去看看苏子明他怎么样了”

    完,又温存了一番,张正书才打开房门。

    只见苏熙好像魔怔了一样,站在那里不知道在想些什么西。

    “我明啊,你该不会是来通知我,你又想逃婚的吧?”张正书打趣地道,“我敢保证,你敢再逃婚,你爹能把你的腿都打断了。”

    被张正书这么一揶揄,苏熙也回过神来了。“官人,真的被你中了”苏熙叹了口气,道:“果真是女大十八变啊”

    “怎么,你的那个未婚妻是个大美人吧?”张正书觉得好笑,“我都了,你肯定会为之前的作为后悔的。生物的遗传规律是不会骗人的,除非你那未婚妻得过什么怪病”

    “不不不,她很好,不出的好。”苏熙苦恼地道,“但我的心并不在明州啊!”

    张正书一愣,伸手摸了摸他的额头,自言自语地道:“也没发烧啊,怎么起胡话来了?有个大美人做妻子还不满意,你咋不上天呢?”张正书觉得他是疯了,科能吃还是怎么的?娶老婆才是关键啊!没有老婆,哪里来后代?你的科研究得再好,没有继承人那也是白搭。

    知道这是张正书的口头禅,苏熙也叹了口气道:“我现在只想用余生,弄懂更多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