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六章:谁打击谁(第1/1页)大宋好官人
被张正书这么一提醒,苏熙想了想,才抚掌笑道:“这个法子好!”
张正书却不觉得有什么,在后世一个玩具望远镜也是用这种办法消除色差的。毕竟成摆在那,如果不是这样,根无法得到一个可以看的望远镜看到的景象都是模模糊糊的,还有重影,色泽也偏差,哪里还能卖得出去!
“官人,我还发现了,那杜仲胶有很多用处啊!”
苏熙从桌子上拿起一张设计图,道:“官人,你瞧,我根据你的,拿出了一个案。”
张正书看了之后一愣:“这是打气口?”
“不错,那杜仲胶的密封性实在是惊人。用上了杜仲胶之后,香水的生产效率,也提高了三成!”苏熙眉飞色舞地道,“还有那蹴鞠,换上这个密封打气口之后,以后就更加耐用了”
张正书点了点头,他实在是有点震惊,宋朝“古人”的领悟能力实在是太强了。他甚至有点怀疑自己的运气了,怎么随便投靠一个人过来,就是一个智商逆天的科家胚子?
“此事先放下”
张正书怕自己的底子都漏了,连忙打住苏熙的话头。“明啊,你的算术得怎么样了?”
“官人,这算术真个神奇,若是没有算术,怕是这打气口我都设计不出来。”苏熙又是一阵眉飞色舞,“是研究这算术,我就是发现算术和科的联系十分密切,很多科内容,都可以用算术表达出来。你看这个打气口,就可以用”
“好好好,看来你已经研究得很深了”张正书有点郁闷了,这智商高的人什么都是快人一步的,打击人啊!想当年,张正书数得要吐血,可这苏子明却根不当回事,只需要短短两三个月时间,水平已经比张正书还要高了,这特么还是人么?以后,还能愉快地用算术打击苏子明吗,还能愉快地玩耍吗!郁闷的张正书,知道以后都是他被苏熙打击的份了。除了他是一个穿人士,比苏熙的眼界宽很多之外,还真的没啥优势了。
“哪里谈得上深,算术一道实在是博大深,穷尽一生怕也研究不到十之一二”苏熙有点唏嘘地道。
张正书点了点头,道:“没事,你可以一边,一边教。”
苏熙居然点了点头:“我也察觉到了,如果多几个人帮忙,或许研究会快很多。”
“好了,这个话题就到这了。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
张正书见苏熙虽然外表有点不修边幅,但神却是不错的,看来在技校的日子里,他好像如鱼得水,活出了另外一个样子。
“啊,今天是正月初几了?”
苏熙拍了拍头,腼腆一笑道:“我都不记得了”
“今日都正月十四了,哪里还有正月初几?你修书回家了吗?”张正书关切地问道,“若是有空,开春的时候你随我下一趟江南,我们也是要去明州一趟的。”
“官人,可我手上有这么多实验要做,走不开啊”苏熙急了,连忙申辩道。
“这事没得商量!”张正书哪里不知道,这实验一旦做起来,就是没完没了的。别在宋朝了,哪怕是在后世,研究的课题还不是一个接着一个?苏子明就算分身有术,也是一样做不完的。
“这也罢,我也该回家一趟了,免得父母担忧”苏熙服软了,到底他还是个宋人,孝道还是很看重的。
张正书点了点头,道:“这就对了嘛,研究也并非需要在李家村,跟我出去一样有收获的。”这句话不是无的放矢,张正书早就想弄一艘蒸汽船了,苏熙是肯定要参与其中的。别以为蒸汽船很高端,其实就是一个蒸汽炉子的事。关键是难以一下子拿出成熟的蒸汽炉子罢了,没有成熟的蒸汽炉子,铁的蒸汽船甚至比风帆船只还慢。
要知道,比如飞剪船的航速,顺风时甚至能达到二十一节!二十一节是什么概念?也就是每时四十公里左右的航速,快愈奔马!哪怕是平均速度,也能达到十七节,也就是每时三十公里左右。
而一开始的蒸汽船,速度也就是十节左右,比风帆船只都有所不如。而且很尴尬的是,一旦煤炭用完了,那船只就一点动力都没了。最关键的是,在煤炭没普及的中世纪,根别想找到一个煤炭补给点。
所以,张正书一开始就想着是在风帆战舰上装蒸汽机,这样在逆风的时候,也能利用蒸汽机加速了。
不过张正书也知道,改良船只不能一拍脑袋就弄的,一旦重心不稳,可能转向都会翻船!
设计一艘船只,那可是关系到一船人生死的事,张正书不敢有一丝一毫的大意。张正书意属的机帆两用船,当属十九世纪中期米国用的机帆两用船,只需要将蒸汽动力系统改成螺旋桨,就能使用了。至于明轮船,因为动力传输效率低下的问题,张正书是直接弃用的。
不过,张正书也知道工业的西,不可能一蹴而就。哪怕是有设计图了,实验也通过了,但制造出来,还是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比如,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海水腐蚀钢铁的问题。白了,还是涉及到材料问题,不然通过锌板来保护船体,成实在太高太高了。不过,若是能开发出富锌油漆,还是能保护船只的。一年涂一次油漆,不管是木船和铁船都是一样的处理,保养问题也就解决了一大半。
但是,这也只是治标不治罢了,真正的根源,还在于开发耐腐蚀钢,只不过以大宋的科研实力嘛估计几十年后张正书能看得到希望都算不错了。
而且,要铸造铁船,并非那么简单的。再的钢铁船只,也不可能一整件铸造出来,这就要求必须进行焊接了。不使用焊接技术,根无法打造成一艘整体的钢铁船只,甚至还会漏水。焊接技术,可以是钢铁船只最关键的技术之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