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云州有点小浪花(第1/1页)一路仕途
!
刘正宇将拎来的两瓶法国红酒放到老师的酒柜,跟着老师进了书房。
“正宇,这到党校学习已有一个星期了,感觉如何?”林剑南接过刘正宇泡好的清茶,放在一边望着刘正宇笑吟吟地问道。
经过这么多年的相处,两人的感情已是长辈和晚辈的交情,而刘正宇每次到老师家里,两人到书房闲聊,已成了必不可少的功课。
当然,在外面,两人还是注意保持着上下级的关系 。
“老师,这进党校学习,可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特别是党史和党的理论学习,让我在政治上的收获很大,总书记的讲话总是高屋建瓴,特别是党在发展经济方面的理论,更让我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刘正宇认真地说道。
作为平西省委党校,里面授课的老师,基本上都是专家教授级别的,这些人可以说大半生都在致力于理论研究,其讲课自然有独到之处。
特别是为了提高青干班学员的经济理论,党校还请了平西几所大学的教授前来授课,平西大学就有几位经济学教授来讲过课。
这些专家教授对当前世界经济形势的分析,对未来经济发展的预测等等,都让刘正宇耳目一新。
可以这样说,这一周的学习,完全给刘正宇打开了一个崭新的天地。
“你能这样我就放心了,正宇,我们党历来重视对青年干部的培养,而你们这个青干班,省委领导十分重视,可以这样说,你们学习结束,大部分都会被委以重任,所以你一定要珍惜这个难得的机会。对了,如果有可能,我看你可以报一个研究生班,现在中央对知识化提得很高,你只有一个大学本科文凭远远不够,趁现在人年轻,可以抓紧时间好好充充电。”林剑南凝神想了一下说道。
“读研究生?我恐怕没有时间吧。”刘正宇有些不解地说道。
如果让自己到学校读几年研究生,他还真有些下不了决心。
“呵呵,我的意思不是让你去读脱产的研究生,我知道省委党校有一个在职研究生班,周末上课。如果你有这个想法,我可以帮你联系一下。”林剑南关心地说道。
一听是在职研究生班,不是脱产学习,刘正宇松了一口气。“那行,老师,我听你的。”
读研究生虽然能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但刘正宇却知道身在官场,两三年时间,可以改变很多很多的东西,而且两三年时间,也有很多很多的机会,自己一旦错过一些机会,恐怕以后就永远也不会再来了。
再说,脱产几年,自己辛辛苦苦所建立的人脉关系,恐怕也会大打折扣。
但如果党校有不脱产的研究生班,这个问题就解决了,虽然党校的研究生班,培养重点在党的理论和执政能力方面,但自己又不想在其他领域发展,自然不用考虑其适应性不是很广的问题。
两人聊了一会刘正宇的事后,林剑南就和刘正宇谈起云州的事,这段时间,云州的发展还算不错,安置小区因为引进了第三方监理,工程质量和进度都得到了很好的保证,工程进展十分顺利,而海燕集团在云州的生产基地,厂房这一块已基本完成,现在正在进行设备安装。
一待生产线安装完毕,调试成功后,就可以投入生产。
海燕集团云州公司这段时间正在抓紧对新招工人进行技能培训,至于生产原料等,也正在源源不断地送来。
至于杨明发负责的旧城改造,现在已完成了全部拆迁,两条宽敞的大道已拉出基础,海燕集团、海发集团,雅达公司以及宏丰公司也相继进场,整个工程项目进展也是十分顺利。
不过,谈完这件事后,林剑南就提到云州学院旁边的那片土地开发。那片土地的开发,市政府交给了岭南的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这家公司进场后,整个项目立即启动,可是前不久,却爆出了工地上的工人集体到市政府上访讨要工资的事,据他们说,他们到工地上班到现在,差不多一年了,竟然只有过年的时候,拿到一千块的工资,其余的工资,建筑公司都以开发公司没有付款为由,一拖再拖,拖到现在。
现在杨明发市长正在这为件事头疼不已,两次找到岭南那家开发公司,可那家开发公司的老总根本不在云州,这事到现在也没有解决。
刘正宇听到林剑南提起这事,不由想起前两天张小武在电话中提到的事,他们治安支队接到报警,说学院旁边的工地有打架斗殴现象,他们立即赶到工地,却没有发现任何异样。
治安支队长程猛接到手下报告后,吸了一支烟,就派人悄悄到建筑工地展开调查,最后发现并不是打架斗殴,而是前去向建筑工程公司要工资的工人,被公司雇请的保安给狠揍了一顿,其中一人还被打得住进了医院。
只是他在将这事向分管治安的副局长刘达旺汇报后,刘局长让他暂时不要惊动对方,同时又要他拿到确凿证据,并且这事必须保密,只能让极少数几人知道。
张小武是经办人员,自然知道这个情况,程猛要手下保密,但张小武认为有提醒刘正宇的必要。
“老师,岭南那家房地产开发公司,我认为可能不简单,这家公司这么远到云州拿地,而且拿地的价格十分便宜,拿到地后,虽然也进行了开发,但整个工程进展缓慢,据说其管理也不是很严谨,就拿负责这个项目的工程队来说,好像也不是有名的建筑工程公司。所以,我认为出了这样的事,那应该是他们的资金链出了问题。”刘正宇用缓慢的语气说道。
按道理来说,那块地挨着云州学院,旁边又有云州市二中和四中两个中学,加上云州七小也在那里,那可是全市很有名气的小学。
这么多学校聚在一起,早已让那块地所建的商品房成了学区房,按照现在的发展形势,学区房那是根本不愁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