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黄河楼(第1/1页)重生东游记
城北,黄河楼。
作为长安城中最大的食府,此处除了汇集盛唐所有名厨之外,还是每届秋试指定的考生住所,楼中歌伎善才常驻,门前宝马香车络绎,往来王公贵族无数,可谓极尽奢豪之能事。
但凡到黄河楼,长安百姓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大约在申牌时分,赵来缓步走出国子监,望了望眼前人群层层叠叠的朱雀大街,忽然感觉内心有些烦闷,许是因为韩湘子这个人物的出现吧。
“少爷,您今天这么早就出来了?”
门口恭候多时的赵府厮拉着一辆马车快步迎上前来,极为殷勤的询问。
“唔。”
赵来略一点头,斜视厮一眼,朗声吩咐:“你且驾上马车,随少爷去一趟黄河楼。”
“是。”
厮毕恭毕敬的回应一声,连忙心翼翼将赵来扶上马车,然后穿过熙攘的大街,往黄河楼向疾驰而去。
大概是因为右相盛情相邀的缘故,大多数国子监的官员都不敢推迟,所以当赵来到达黄河楼门外之时,屋内早就已经是人声鼎沸了。
尤其是黄河楼的二楼雅室,更是时不时的传来一阵吆喝之声,似乎发生了什么新奇的事情。
心下好奇,来连忙穿过一楼厅堂,直奔黄河楼的二楼雅室。
岂料刚一踏上二楼的台阶,便看到一只白鹤从二楼的屏风处疾驰而来,那尖利的爪子在日光下清晰可见,来当场被吓得一个重心不稳,身体快速往楼梯下跌倒而去。
“心。”
只听一声绵长而厚重的声音传入耳膜,赵来瞬间感觉腰间被一股无形之力束缚,身体不由自主的从楼梯上飘然跃到了二楼之中。
待站稳了身形之后,匆忙间再定睛一看,喧闹的二楼之中,哪里还有半点白鹤的影子,至于才伸出援手的人,更是杳然无踪。
“来,你来的可真不是时候啊!”
一名同样身着白袍的年轻男子走上前来,伸手拍了拍来的肩膀,满脸笑意的望着他,那英俊的脸蛋倒是颇具亲和力。
赵来漫不经心抬眼一看,却是同在国子监教书的同僚——唐傲。
“唐兄,此话何解呢?”
赵来故作镇定的反问,眼睛却在不停的扫视二楼,试图能找到此前暗中出手相助的神秘人。
“才二楼有个身着道袍的男子,自号纯阳真人,他变得一手好戏法,能凭空幻化出白鹤呢,端的是奇妙无比,不过就在你到来的前一刻,他已然乘鹤离去了。”
“纯阳真人?”
赵来心念一动,咆哮教主“马景涛”的身影瞬间在他脑海中跃然欲出。
所谓的纯阳真人,不就是华上仙吗?
难道这黄河楼,就是他身骑黄鹤证道归真的地?
如果真是纯阳真人,那他可不仅仅只是唐傲口中会变戏法之人。
不过甚为可惜,今日来得有些迟,雅室中早已不见纯阳真人的仙踪。
就在赵来内心颇为懊悔之际,喧闹的人群中也不知道是谁大声叫嚷起来:“大家快看,是右丞相来了。”
闻言众人纷纷一脸推笑的往楼道边拥挤而去,其中试图阿谀拍马之人估计不在少数。
至于赵来,他对于这种事情向来没有多大兴趣,当众人蜂拥至楼道边时,他却独自找了个清幽的窗角,坐在窗下怡然酌,倒也自得其乐。
不多时,在人群的簇拥下,传中的右相携着儿子李林朴如同众星捧月般步入二楼,然后大剌剌的坐在二楼雅室边的高台之上。
这是赵来穿到大唐之后,第一次见到这位权倾朝野的右丞相,国字脸,张飞眉,鼻如悬胆,双眼不怒自威,身着一件紫金描龙长袍,头带一顶翠绿玉冠,看起来倒也颇有几分华贵之气。
至于他身后那位肥得跟猪一样的李林朴,赵来可就不陌生了。
在国子监三百余名王公贵族子中,李林朴应该是被赵来整得最惨的一位,对于这样一个无恶不作的官二代,赵来作为国子监的夫子,那可是极尽戏耍之能事。
“诸位静一静,且听相一言。”
右相朝众人摆了摆手,原喧哗的二楼立即变得鸦雀无声。
“很荣幸今天能请到国子监的各位夫子和主事人员前来与会,犬子林朴在国子监得益于夫子们的谆谆教导,才会有今天横溢之才华。”
“为了表达对各位夫子们的感谢之意,今夜大家可以在黄河楼中尽情玩乐,所有账目均由丞相承坦。”
“丞相太客气了,教书育人乃是我们国子监的份,丞相又何必言谢呢?”
“没错,丞相公子耳聪目明,富五车才高八斗,将来必是状元及第的上上之选啊……”
人群之中那些善于溜须拍马的夫子很快便开始恬不知耻的奉承起来。
对于这种不良的习气,早在现代社会中赵来就已经见识过了,所以他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只是也不去苟合罢了。
“那位窗下独酌的年轻人,可是誉满长安的赵家公子,传中国子监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夫子?”
忽然右相那炯炯的目光隔空扫射过来,言语间似乎有些不怀好意。
来原只是打算走个过场罢了,并没有想过要与这位权倾朝野的右相发生什么交集。
当下略微一愣,众目睽睽之下居然有点紧张,不过曾经作为IT程序员,良好的心理素质还是使他快速的调整好了情绪。
“右相过奖了,来不过是长安城中普通一书生罢了,哪里当得起誉满长安四字?”
“哼哼。”
右相闻言冷哼一声,用眼角的余光扫视众人一眼,沉声道:“久闻赵家公子从便是长安城神童,有着“冠盖满京华”的美誉。”
“今日有缘一见,不知能不能请赵家公子即兴赋诗一首,以烘托现场氛围呢?”
“赋诗?”
听到这两个字从右相的嘴里吐出来,原有些紧张的赵来顿时感觉哑然失笑。
对于一个从现代穿过来的人而言,哪怕只是一名IT理工男,赋诗应该也不是什么难事,何况他这具身体的主人可是当年的长安城神童。
念罢,赵来不自觉的咧嘴一笑,朗声高呼:“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恶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塞上孤客
非常感谢大家阅读并支持这构思了几个月的,近期看到部分书友在“时间”的问题,在这里举几个列子,游里的八仙并不是同一朝代,曹国舅宋朝,韩湘子中唐,汉钟离汉,仙姑北宋,但仙姑未成仙之前,居然和果老是忘年交?张果老隋朝人!电视剧《游记》的时间几乎都是不合逻辑的,当然这是神话剧,在动辄几万年寿命的仙人面前谈历史是有一点扯淡。书主角毕竟是个凡人,他的寿命足以经历这么多朝代吗?所以作者统一把时间设定在“中唐”,这样就不会读起来眼花缭乱了,由于此书是“重生”的设定,那么就不可能和电视剧的境头一模一样,否则重生的意义何在?照宣科不是作者的意,对着电视剧把台词抄下来,那不是更简单?原著党请以包容的心态看待,谢谢您了!当然作者肯定也会尽最大努力去还原电视里的经典情节,毕竟这部剧也是伴随着8-长大的经典,努力做到不毁童年!我知道书中还有一些瑕疵需要去填补,设定也许不是最完美,但作者一直都在努力完善,非常感谢书友们的善意提醒,给予了作者很多建设性的建议,好的意见都会采纳的,但有一些看了一眼就开喷的书友,真的求放过,不喜欢也没事,但骂人并不能显得你有多优,都是腰间盘,为何你却如此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