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 同门(第1/1页)柳情深声
柳依依正式成为了遗传实验室的一员。她的上面,还有十几个史主任的博士生和硕士生师兄师姐;跟她今年一起考进来的一个林大毕业的男生,叫戴。两人第一次进实验室那天,史主任还没来,柳依依熟稔的和师兄师姐们聊着天,戴默默地站在一边,因为复试的时候见过,也知道柳依依的名字。于是柳依依仗着自己先进师门,要戴做师弟,戴也就认了。谁知后来大家熟悉了,论起年龄来,戴还比柳依依大一个多月,但是师姐都已经叫出口了,再改口好像也不行了,关键是柳依依在实验室里确实比他懂得多,师姐就师姐吧。
史主任是个要求严格的人。别人家的实验室,导师弄一个项目或者课题师兄师姐做了,然后带这师弟师妹一起毕业了。史主任这里,是禁止章相互带的,帮忙做个实验可以,一起发章不可以。因此要想顺利毕业,就只能靠自己。她的十几个研究生,人人有课题。
柳依依虽然刚入门,但是也有了自己的研究向。俞兰晖问她想研究什么,她:“简单的讲,就是让蝴蝶兰、心兰这些兰花开出紫花。”
俞兰晖:“那些紫玫瑰什么的不是染的吗?”
柳依依:“我研究的就是不用染,种出来就是开紫花的。”
俞兰晖明白了,:“紫色的兰花确实挺少见的。是不是很有经济价值?”
柳依依:“做出来了才知道。”
俞兰晖:“能不能挣钱你都不知道就投入这么多时间和力?”
柳依依不以为然的:“因为喜欢啊!”
然而因为喜欢才来做研究,却不是戴的选择。
有一天,在实验室,柳依依问他:“你为什么要植物遗传?”
戴:“我报名的时候查了一下,史如英是系主任,那跟着主任做生总不至于混得太差吧?”
旁边的一位师兄:“你没有考虑将来吗?”
戴奇怪的问:“将来?什么将来?”
师兄:“将来去哪里工作?植物遗传的不好找工作!你要做好心理准备。”
戴皱着眉头:“我就是因为科的专业不好找工作才考研的。那毕业的师兄师姐都去了哪里?”
“出国的,读博的,进校的,进杂志社的,考公务员的你喜欢那条路?”师兄笑眯眯的。
“好像选择还蛮多的嘛。”戴苦笑一下,问:“柳师姐有什么打算呢?”
“五楼是我家,待到不能待为止。”柳依依夸张的。
“算了吧。秦家是你家,你嫁进来就不打算出去了。”师兄调侃柳依依。
“嫁到哪?”戴一头雾水。师兄告诉他柳依依已婚,是数系教授家的第三代家属。
戴露出惊讶的表情:“已婚?这年头从提倡晚婚晚育变成早恋早婚了吗?我都还没谈过女朋友呢!”
柳依依谦虚的:“结婚这个事情嘛,也是为了去美国看我老公,两人在一起便一些。”
“美国的老公?”戴更惊讶了。柳依依花了五分钟跟他解释清楚。
戴表示:“这位未曾谋面的师姐夫,真是很有眼光和魄力!”
柳依依笑着:“我替他谢谢你的夸奖。不过我建议你,不管未来你想做什么,尽快找到你想做的课题才是正经的。”
史主任的研究生每周开一次会,低年级的汇报自己读的章看的书,中年级的谈实验,高年级的谈论。每人都有一个周历,记录着每周的进度或者收获,想偷懒或者敷衍了事,史主任都是火眼金睛,明察秋毫,会当着众人的面指出来,第一次可以是没经验,不会做,但如果一而再,再而三,那就不好看了。不过据到目前为止,被批评过的人有,但是被再三批评的人没有。因为史主任根不会给你第二次犯错的机会。第一次没做好,第二次任务她会盯着你完成,而且标准会一次比一次严格。
柳依依是从大二开始就慢慢磨练出来的,现在对于做科研的流程很熟悉,对史主任的要求也很习惯,但是戴就不行了。他相当于要用一年的时间走完柳依依前三年的路,每天的献看得他都要吐了,写献综述时愁的抓耳挠腮。而柳依依已经在做着一般研二的生才做的事——准备毕业论的开题。
常怡蓁的处境和戴差不多,天天泡在蔬菜所的资料里。不过当她看见师兄师姐每每享受各种鲜美的实验成果,把神食粮转化为物质粮食的时候,就对自己的将来充满了期待。柳依依:“以后你就给时舒整一个蔬菜基地吧。”事实证明,柳依依具有预言家的领。
理工科的导师们因为实验经费有限,带的研究生都不是很多。科的导师们就不一样了,一年招十个八个的是常事,手底下的研究生多得管不过来。不过,俞兰晖的导师王德勋因为前一年病假,原来招的研究生都转给了其他老师,现在手底下就是今年刚进来的几个硕士生和博士生。
第一次正式给俞兰晖他们几个生上课的时候,他:“大家也都看到我的情况了。因为身体不好,所以我不可能管你们太多。你如果勤奋努力,那根不用我来管;你如果偷懒想混个毕业,我也不管,因为我直接就放弃你了。你能不能毕业和我这个老头子真的没有多大的关系。一切凭你自己。路怎么选怎么走,你都几岁了,还要我来教你吗?”
因为王德勋的威名摆在那里,俞兰晖也不是爱偷懒的人,导师要求的作业都是认认真真的写的。第一次作业返回来,她发现,她写了一页纸,导师的评语写了一页半。要求她的“作业”哪怕只是一篇读书笔记,也要按照给杂志投稿的标准来写,她章里的半角标点他都要求统一为角。俞兰晖暗自庆幸碰到了一个好老师。心里对柏睿杰又多了一份感激。如果不是他的提醒,她根不会想到要跟王德勋做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