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都不在了(第1/1页)生如戏唱

    莫流年刚要话,清净和尚的房门打开了。

    “你们是要回去了吗?下次来,记得你的糕点。”

    清净和尚探出身子对半仙嘱咐着,看的一旁的莫流年不禁扑哧一笑。

    现在林竹生被浮屠剑一剑穿身前,不死也去掉大半条命,那黑蛟也受伤不轻,暂时不可能卷土重来,莫流年暂时应该安。

    “好,一定。”

    想了一想反应最近也没什么事,就点了点头答应了清净和尚。

    莫流年将院子打扫干净才跟清净和尚道别,半仙来时是用缩地术,现在带着莫流年和肯定不行。

    这里离城还有一段距离,可是看着在前面牵马的半仙,莫流年想到他昨晚好像受了重伤,于是莫流年有些于心不忍了。

    “老板,你也骑马吧,这样快点。”莫流年道。

    半仙来怕莫流年介意,听莫流年这么当即翻身上马,对莫流年伸出手。

    “上来。”

    莫流年将手放进半仙掌心,半仙轻轻一拉,就将她带上马。

    等莫流年坐稳后,半仙侧头看向莫流年。

    “抱紧我。”

    莫流年有些迟疑的环住半仙的腰,半仙一夹马肚,一抖马缰,如一阵风似的窜了出去。

    前几日当载着莫流年一路狂奔时,莫流年被吓得魂不附体,她完没料到的速度竟如此快,她终于知道为什么半仙这么宝贝这匹马了。

    片刻之后,就已经回到江陵城,可惜今日的街头,王大力的包子铺大门紧闭,崔婆婆的早点摊子也没摆了,最爱在街上游手好闲乱逛的黑狗也不见踪影,总白给半仙花的茶也不在了。

    半仙觉得心里空落落,这些妖怪已经是他生活的一部分了。

    冬天,是寒凉的季节,许是厌倦了尘世的尔虞我诈,红尘中的互相拼杀,加之莫流年就怕冷,而且阳光也极少,所以更多的时候,莫流年会把自己关起来,不去晾晒。

    莫流年素心如简,淡看一切红尘过往,她习惯一个人的宁静,习惯一个人的寂寞,习惯一个人看雪,也习惯一个人思索。

    只能在孤独的夜晚倾听心的静寂,心的孤独,心的寒冷。

    也许生命是一场花开的过程,是心灵必经的驿站。

    莫流年也只有处在宁静中,才能听到花开的声音,感触心灵深处的呼唤。才能看清尘世里,繁华过后成萧条的残境。

    面对浮萍,莫流年早已习惯了独自承受孤寂,看时光蹉跎在流年里悄无声息。

    莫流年生**素净清雅,不施粉黛,与人相处亦是淡然如水,不喜多有牵缠。

    突然莫流年想在安静的角落细数光阴的故事,然,默念每次重逢和别离。

    莫流年突然厌倦了那些嘈杂,不喜热闹。

    亦简净明了,欢喜平和,莫流年以为自己可再不生悲凉怨艾之叹。

    名利于我若云烟,来去沉浮有定,不能对莫流年自己再有丝毫的惊扰。

    可待莫流年上次归来,第一眼见到半仙的那个阳光披身、清风拢发的样子,仿佛可听风儿掠过绿藤的细微声响,看一架蔷薇爬满光阴的墙。

    莫流年真像嗅着蔷薇花的香气的同时,泡一壶知心的暖,与他,聊一盏淡茶的心事,品一晌清欢的安详。

    与他顿开这尘世的枷锁,俗世纷扰,远离喧嚣,身累了,将身卸负,一个静处。

    在墨韵里芬芳,如花绽放!

    世间女子唯都愿以这一种简单的姿态,活一种雅韵,少一些风雨,少一些疲累;愿以一份沉稳之美,春来舒展,冬来蕴藏,愿余生的每一天都是最美丽的风景。

    莫流年曾几何时一生只愿意坐落在自己的三寸天堂,不管窗外如何狂风暴雨,心都一样幽静如莲,淡然从容,素心不染。

    读着自己的风华,读自己的尘缘,读自己的那一程山山水水。

    多少人厌倦江湖,只想寻一寂静雅致之所归隐。

    于是,莫流年便想着远离喧闹尘世,借山而居,结庐栖身。

    但是人生有舍有得,莫流年既是选择了放逐,就要放弃一切繁华,洗去一切浮尘,过清淡简约的日子。

    躲开尘世的喧嚣,静守一个人的时光,如此淡然。

    或许,在经历了世间的离合聚散,莫流年感受了人情的悲欢冷暖,安静已成了一种习惯。

    亦不知从何时起,远离了热闹,远离了人群,甚至害怕逛街,衣服也变得浅淡素黑。

    即便冷却了华丽的色,但莫流年依旧会把自己打扮的干净得体,不为悦己者容,只为给自己一份淡雅美丽的心情。

    莫流年心恬淡素雅,又渴望人间情味,被幸福填满。

    如若可以,莫流年可此一生简净,无有厚重之感,过着寻常日子,不生怨念,也不生悲哀,不凌乱,也不困顿。

    虽飘逸如风,行经人间陌上,莫流年看遍了日暖花开,内心则期待有一处清凉院,但是和所爱之人朝夕相见。

    或许,莫流年习惯了着布衣素颜,让清心若雪,不喜张扬,不畏喧哗,守着一怀自己的素韵安静,在自己心中的半亩桃源,修篱种菊,

    莫流年喜欢与山水相依,与流水对话,让字的墨香,依附在心灵的每一个角落,也喜欢,在闲时,端坐时光一隅,将一书读到无字,将一盏茶喝到无味,将一个故事看到流泪。

    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年。

    白天晴光,夜晚冷月,只要一位知己陪伴身边,足矣。

    这遍再无可忧之事,可遇之人,莫流年与他陪衬着光阴,光阴亦陪衬着自己。

    有时,莫流年想着,哪儿也不去,隐于这市绿芜深处,守着溪桥院,等春暖梅开,看静水回风。

    又或者做凡城闹市里某个闾巷人家的寻常女子,虽烟火缠身,却少与世人往来。

    但日子久了,莫流年终究还是会厌烦,毕竟是红尘深处,毕竟有世味人情。

    莫流年的身体融不进喧嚣,可是莫流年的耳朵却在阅读喧嚣。

    生命,或许一直以来莫流年都是纠缠在喧嚣与静寂交错中。

    在静寂之中看清喧嚣,在喧嚣之下,阅读清宁。

    莫流年一直认为最好的心境,不是避开车水马龙,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

    尘世的纷纷扰扰,总是会让莫流年倦了累了,莫流年象找一个清闲的午后,关上心灵窗子,隔绝人世的喧嚣,一杯茶,一书,便是一段静谧的光阴。

    倘若今生尘缘已被耗尽,那么来世莫流年便还愿做那个没有痴情的女子。

    这样算不算对薄凉岁月的一种成?

    身在马上的莫流年双手抱紧了半仙,目光却透过了光阴铺满管道上疾驰,闲情挂在窗下,好年华刚刚行去不远。

    莫流年想着,日子当平实凡庸,微薄的银钱,只需把米缸的米买好,素菜清茶,人闲物静。

    万般富贵荣华,也只是云烟一朵,唯自身清好,是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