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四三章 把吹过的牛B都实现了!(第1/1页)重生浪潮之巅

    这个级别的科研人才的确不多。

    在辰心目中,现在整个擎天能配得上这个级别的,只有岭南特奖获得者,擎天通信总顾问,前香江通信技术开发公司总经理,沈定星。

    然而社会上,对沈定星的评价大抵也是如此。

    即便不算这次因为他的参与,使得岭南特奖的奖励比前世香江特奖的奖励高的多的多,仅仅香江特奖给予沈定星团队的奖励,就是汽车一辆、住房一套,并与其助手共获奖金约1万元。

    这样凭自己事能获得价值五六十万奖金的人,到他这里溢点价的话,年薪百万还是可以的。

    而且,随着将沈定星的心真正归入擎天通信,他发现沈定星在家休息,他白给的那三个月工资,还真是没白给。

    其不愧为华夏通信设备行业有数的顶尖大牛,除了邬江星以外,唯一碰触到千门机门槛的交换机专家。

    实话,4机能这么快通过邮电部的验证,沈定星功不可没。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他真不敢相信,沈定星快六十岁的人,竟然跟他一样在洛州邮电局的机房内打地铺。

    而且邮电部来的那些专家团的专家,沈定星基上都熟得很,这也是4机能如此顺利通过验证的有利因素。

    但沈定星这样的人,又有几个?

    真是寥寥无几,毕竟总要擎天用得着才行,而人社科的大牛虽然也是大牛,可擎天暂时真还就用不着。

    “那就是,给沈总顾问一个,其他人暂时就等一等。”段勇平边思量边道。

    作为擎天的未来总裁,他肯定要对公司的人有一个详细了解,尤其是高层干部们,而沈定星这个所谓的总顾问,自然在其中。

    辰轻轻点了点头,随意的道:“这个你自己看,反正和4及以下的岗位都是由各分公司总经理报上来,然后由你签字批准,就可以正式任命了,我只负责制定各项岗位的晋级标准。”

    段勇平诧异的看了辰一眼,他着实没想到辰竟然如此的放权,和4绝对算是公司的高层干部,跟他也只隔两个层级而已。

    “既然让你当这个副董事长,总裁,那这些自然理所应当就是你的权柄范围。”辰浑不在意的道。

    和4这个层级要重要也重要,公司上下够得上这个级别的,也就那三十来号人,是公司绝对的中流砥柱,每一个都是至关重要。

    但他也了,是要由各分公司总经理报上来,然后段勇平才能审批,如此一来,段勇平手中的权利也就没有那么大了。

    这样的话,既保证他可以把手中的事情尽力下放给段勇平的同时,段勇平手中的权利不太爆炸,最重要的是,让其他分公司依旧保留着极高的自主权。

    这是十分重要的,各分公司做的都不错,别列佐夫斯基等人的表现也都不愧为前世的一枭雄,而且忠诚度也绝对没有问题,他自然要极大的保留他们的自主权。

    要不然的话,他又如何好意思,将权利交给能听见炮火的人,交给一线员工,培养什么中将班长、少将连长。

    这也是他为什么,将技术岗的级别,设定的只比管理岗低两级的原因。

    也就是,岗减二,就是对应的岗级别。

    比如:4,35,诸如此类。

    “3的标准,业内知名专家,对国内国际相关领域都较为了解,对公司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或业内有相当的成功记录,所进行的研究或工作对公司有相当程度的影响”

    “4的标准,在公司内部被认为是某一面的专家或者在国内的业界范围具备知名度和影响力,对公司某一面的战略规划和未来走向产生影响,在领域的思想和研究在公司具备较大的影响力”

    “5的标准,是某一领域中的资深专家”

    “6的标准,在某一专业领域中,对于公司内外及业界的相关资源及水平比较了解”

    “1的标准,有相关专业教育背景或从业经验,在专业领域中,对公司职位的标准要求、政策、流程等从业所必需了解的知识处于习成长阶段,但尚需要主管或高级别人员对负责的任务和完成的产出进行清晰的定义和沟通,并随时提供支持以达到要求,在专业领域,具有习能力和潜能。”

    辰话音一顿,然后接着道:“一般来,刚刚大毕业,并且是相关专业的科生,则授予1。”

    段勇平边听边点着头,按照他的理解,1所对应的职称就是技术员,到8是助理工程师,7到6是工程师,5到4是高级工程师,3及以上是研究员或者教授高级工程师,也就是所谓的正高级,还是不错的。

    “至于非研究技术岗位,最低是1,类似于徒或者实习生的意思,一年以内经过相关上级领导考核通过后,晋升为11,刚加入公司的员工,如果是高中及以下历,一律安排为1,大专历则直接为11,但仍旧需要一年左右的徒期或者实习期。”辰道。

    这年头,不比后世科生满街跑,大专生都已经是绝对的香饽饽,搁在一般公司不当宝吧,但也要高看一眼,期待将来可以委以重任,所以在他这里提前晋升一级,没毛病。

    至于以后的路,则只能各评事了。

    “那按照您的意思,这11到4就差不多相当于,原的八级工制度了?”段勇平关心道。

    “差不多吧,按照原来的八级工制度,八级工就是高级工程师,副高级职称,而4的授予标准也几乎相当于副高。”辰道。

    “那也就相当于6,跟分公司下面的,分厂副厂长,又或者分公司副部长的级别是一样的。”段勇平心满意足的点了点头。

    他知道,辰这个标准还是参照了八级工制度才设立出来的。

    国内从156年设立八级工制度开始到178年中,一级工工资标准为3143元,最高工资标准,也就是八级工资标准为145613176元。

    企业助理技术员最低工资4357元,正副厂长最高工资18171元,阁揆们的最高工资4464元,勤杂员、办事员最低工资366元。

    这二十年从未有过变化。

    如此算起来的话,八级工和副厂长的公司其实是在一个水平线上的,只是稍差一点而已。

    而放在擎天的话,4级别的,差不多年薪在五万到十万左右,放在这个平均年工资只有二千多块钱的年代,应该还是能够充分体现出擎天对于高级人才的尊重。

    总而言之,辰设计的这套制度,他还是比较认同的。

    突然,段勇平的脑中灵光一闪,诧异道:“您这套制度,可是有1和啊,这是什么标准?”

    他差点把岗中最高的两个级别给忽略掉了。

    “1和的标准太高了,恐怕暂时是无法授予了。”辰有些遗憾的摇头道。

    话音一顿,辰的嘴角闪过一丝怪异的笑意,“在我的心中,1的标准应该只比院士差一些,而的话,不诺贝尔奖得主吧,但绝对是要做出诺奖级成果才行。”

    闻言,段勇平不由倒吸一口凉气,辰这已经不是人心不足蛇吞象了,这是要吞鲸了才对。

    有诺奖级成果的科界过来给擎天干活,辰也真敢想!

    连院士竟然都不能满足辰的胃口了

    实话,他现在真有点后悔问辰了,明明知道自己这位老板是什么德行,其既然不愿意,那就别问呗,嘴欠什么!

    “整个华夏都没出现一个诺奖得主,您觉得您可能将其拽到擎天,当什么吗?再者,且不您做不到,您要是做到的话,那朱院长还不要跟您急!”

    真是苍了个天的,段勇平一脸的无语。

    辰瞥了段勇平一眼,皮笑肉不笑的道:“看你眼皮子浅的,诺奖怎么了,再过个五六十年的,你看吧,得过诺奖的华夏人,多了去了,再者,我的是做出诺奖级成果,又不是非要诺奖获得者。”

    这年头诺奖成果多了,有些成果年年都能获得诺奖提名,但可惜的是,诺奖只有一个,所以大家就只能排队了,而且这个时间差往往需要二三十年。

    就比如倭诺奖获得者大爆发,自二十一世纪,十九年拿了十九个诺奖,但自然科中,颁发给他们的诺奖,其实都是他们在**十年代,经济最为繁荣时期的研究成果。

    18年获奖的那位医家,其研究成果是1年的。

    在那个时期,有些的倭科家发表论是只发日语论,不发英语论的,因为这些倭人觉得,在他们所研究的这个领域,倭是绝对的世界第一,没有什么跟外界交流的必要。

    当然了,这种情况没持续多久,倭就被美国一巴掌拍醒了,美国用巴掌告诉了倭,你爸爸终究还是你爸爸。

    而这也是为什么,华夏在前世取得了那么多伟大的成就,但诺奖获得者还是寥寥无几的原因。

    除了歧视以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还没轮到。

    另外,诺奖还有一个潜规则,那就是科家,还要祈祷自己身体够好,能等到诺奖,因为自174年开始,诺奖是不授予已故人士的。

    段勇平无奈的耸了耸肩,您是老板,您的算。

    而且他刚才想了想,倒也算是理解辰为什么要这么做了,就不1和在公司的重要性,绝对如同核弹级别的,就单单工资待遇都是了不得,尤其是,跟他现在的工资待遇是一模一样的,每年基年薪二百万!

    其他各种奖金另算。

    据他所知,现在国内还没有一个能拿到这个数的科家,甚至连能拿到十分之一的都不多。

    要不然的话,岭南重奖也不会引起如此的轩然大波。

    “行了,暂时就这么安排吧,要不然你还以为我要为华夏,为世界培养出一批顶尖人才,甚至诺奖科家的话,是虚的。”

    “并且,擎天的,原则上只有一个,我自然希望能有人与之真正相匹配。”辰沉声道。

    “我也相信您,因为您已经创造出无数的奇迹!”

    段勇平的眼中闪烁着熠熠光芒,充满了相信和崇拜之意。

    吐槽归吐槽,但实际上他从不怀疑辰所的这些话能不能做到,因为辰所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看似豪言壮语的西,最终都变成了现实。

    他见证了,辰所创造的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甚至最近有时候,他从梦中醒来,都有些不敢相信,他即将接掌一家,年营收即将达到二百亿的庞大商业帝国。

    实话,有时候看着霸王,他都有种虚幻感,这个年营收五十亿,员工上万,被誉为华夏第一民企,高科技的企业,真的是在辰的带领下,他亲手一点一滴打造出来的吗?

    今年年初的时候,原的华夏第一高科技企业,四通的一些高层干部还敢在媒体上叽歪两句,但随着霸王在年后的持续发力,尤其是扬帆出海,进入国外市场,这种质疑霸王的话,就从未出现过了。

    可以擎天上下,最了解,最崇拜辰的人,非他莫属。

    “不,这是你和我,以及擎天这数万员工所创造出来奇迹,而且我相信,未来我们将创造更大的奇迹!”辰透过窗户,看着远的太阳,坚定的道。

    此时的擎天,不就是一个跃跃欲试,即将蹦出海平线,出现在人世间的朝阳吗?

    他相信,随着时间的转移,擎天将如太阳一般,散发着无尽的光和热,向世界展示自己的强大伟力!

    最起码,他要把吹过的牛都给实现了吧!

    十月一日。

    这不逢五,不逢十的,整个燕京城只有一部分的景区挂出了鲜艳的旗帜,以及电视台的主播们提醒着世人,这是一个伟大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