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6 没有丞相的日子和黄册(第2/2页)臣权
。因此,黄册既可以称为户籍黄册,又可以称之为赋役黄册。
历代王朝后期都会出现一种社会情形,就是豪强地主贵族等势力之家,招收人口,隐瞒土地,造成国家税收大量流失。黄册制度可以有效防止普通百姓寄名到大户人家逃税。同时,豪家大户通过种种手段逃避税赋,将负担转移到普通百姓身上,由此造成两极分化越来越烈,最终会吞没这个王朝。黄册制度也可以把这一现象压制在最低范围。
正因为黄册制度承担着以上三重重要使命,所以朱元璋异常重视。这从黄册制度的严苛规定中一目了然。
黄册的规格有严格要求,用纸必须是上等厚绵纸,不得染sè或者漂白。长宽各为一尺二寸,不得丝毫有误。必须用正楷书写,字体大小、行间距都有明确标准。每一页如果有一个字写错,就必须整页重抄,不得涂抹挖补。装订也有统一标准:必须用粗牢的绵线装订,可以少量使用浆糊,但浆糊中必须加入椒末等杀虫药来防蛀。
黄册制度是层层上报制,每次造册时,都由每家每户按官府要求的格式和内容,在“供单”上详细填写自己家在这十年内的人口、财产变化。各州县的主官须亲自审查黄册造办是否真实,每一项与供单记载是否完全相符,然后还要在黄册上签名画押,以示负责。然后将黄册交送到府里。府里同样按这个程序审查一遍,编成本府的总册,签名画押用印后送到本省的布政使司。布政使司审查后,再编成本省的总册,送交户部。最后由户部将全国人口、财产情况汇总,送交皇帝御览。
如果有谁敢于不执行这些规定,后果是相当严重的。朱元璋下命令,所有户口本都必须由家长本人亲自填写或者亲自口报,绝不许别人代为包办,如果有包办作弊,或者隐瞒人口财产不报的,经手人员“一体处死,隐瞒人户,家长处死,人口迁发化外”。
这次黄册制度的开始实行,朱元璋从国子监调来一千二百名监生,在御史等zhèng fǔ官员的带领下,进行“查册”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