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一七章 不解之谜(第1/1页)掌贵

    皇帝的怒火再次被拔高了。

    他的御赐之物竟然从一个奴才的贴身衣物里掉出来这无疑是对他皇权的又一次亵渎。

    这帮人,上上下下都没把他放在眼里啊!

    “将朕把这帮人”

    他才刚一开口,却见熊贵人正要往侍卫刀口撞。畏罪自尽?皇帝眼中冷芒更盛。

    侍卫如何会让她得逞,迅速避开,而熊贵人则被暴怒的皇帝亲自给踹翻在地。

    皇帝蹲身上前:

    “别忘了后妃自戕是大罪,按大周律,将祸及母族。你已惹恼了朕,你若敢死,可别指望朕还会给你遮掩报你病故,朕一定加倍追究到底,到那时,你族一个逃不掉。你大可以试试!看黄泉路上一堆人陪你的滋味好不好过!”

    熊贵人坐地,生无可恋拜地而跪。

    她和她的宫人被禁止自尽,她寝宫也被人掘地三尺大搜查,眼下大鱼抓不到,但这虾是跑不掉了。

    熊贵人被收押。不用,接下来等待她的,将是可怕的逼供。

    而程紫玉在宫中看伤之时,彻查也在继续。

    兰找到了。

    她的记忆还停留在去找庆的路上,她进了那间侧殿就晕了,醒来已经在离那处几十丈外的一处凉亭。据,是两个眼生的婢子扶她过去的,她醉酒了,先在那处休息会儿。

    附近当值的宫女还给拿了毛毯送了茶水,她们不识兰那俩婢子,还以为那是哲王府的奴婢,又见兰醉的都不省人事了,便按着吩咐退下了。

    兰那俩会武的丫头是在一间上了锁的下房里找到的。她们和柳儿差不多,被偷袭在先,放迷药在后,双管齐下,压根不是对手,直接被放倒了

    而这会儿想想,这间侧院里前前后后进出了好几拨人,可相互都没遇上,可见对这次计划之缜密,调度上的密,确实,这宫中,对的渗透已非比寻常

    庆死了?还死得难堪?兰怎么也没想到会出这样的事,一时间差点回不过神来。

    但从程紫玉的几个眼神和对庆的了解里,兰很快想到,庆被人利用的可能要远大于被人暗算的可能。再联系到庆今日的古怪,她瞬间想到了一种叫她连抽冷气的可能。

    庆心有多高,胆有多大,有多不计后果只求目的,兰早就深有体会。庆是否会用**算计太子?她绝对信!

    这会儿再一听到程紫玉是唯一的目击证人,来龙去脉都是她道出,兰顿时明白程紫玉用她的法保护了自己,否则今日自己定因庆下贱行为受牵连。尤其听到那熏香里的成分疑似来自朝鲜

    “庆嫔的遗物,可否由兰来收理?”兰有些后怕,心翼翼向皇帝提了这个要求。谁知道庆那里还有没有不利于朝鲜的古怪西,有没有不该露面,见不得人或是被人暗藏用以栽赃的怪西。若有,她得赶紧处置掉啊

    皇帝并未马上应下,虽然他正有此意。庆宫中已被他控制下却没有搜查,正因他既不希望有任何疑似他被绿的证据被发现,也不想给人继续可以深究的疑点出现。

    他下意识觉得庆那里肯定还会有发现。谁叫他既信不过庆,今日祸首佘嬷嬷也是她宫里出来。也是正因如此,就连庆嫔的几个贴身宫女他也没让人提审。

    为不被利用,其实还是让朝鲜人自己弄干净这事才最好。所以兰的要求正合他意。

    但,庆死在了大周宫里,明面上这锅还是大周的。他希望,兰可以识相些。

    兰没让他失望,很主动开口了。没办法,她也怕。

    “庆嫔身子一向不好,此番染疾,也是无奈。兰会向朝鲜那边解释,绝不会让庆而影响了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

    “朕允了。”皇帝很满意。兰愿意收拾烂摊子,朝鲜那里他就不用再操心了。而且由兰来认定庆“病逝”,才更顺理成章。

    兰当即便带人匆忙去了庆宫中,对秀儿等人一顿审问。

    庆一栽,几个朝鲜来的奴才都没了主心骨,唯恐被发落,自然将兰视作了最后的倚靠和救命稻草。

    兰没费什么功夫,今日庆打算暗算太子的谋划便被捅出来了。兰气得太阳穴都在一抽抽地跳,劫后余生啊!差一点,连自己和父王还有朝鲜都要被这贱人害了啊。

    她只恨不得将庆复生后重新掐死一遍。

    将庆宫中一番翻找,还真就找到许多收集到关于太子喜好的纸片,一看就是被谁夹带捎进宫中来的。庆的账目也奇奇怪怪,开销巨大且无去处。更有搜集的香料子和成品香等零碎证据,加上一些乱七八糟的药物和见不得人的药丸药粉

    兰简直不敢想象,这些西真要被翻出来,会是何种效果。她心下恨极,连带着对庆家里也恨上了。她那王叔家里对庆还真是给予了厚望才给足了资源啊

    唯一叫她庆幸的是庆知道事关重大,所以惦念上太子之事除了佘嬷嬷,便只有几个心腹知道,其他宫人均被蒙在鼓里。如此一来,善后也便了许多。

    兰将所有证据打包,又将庆宫中里里外外翻足了五六遍,确定再无任何遗漏,这才去皇帝那儿求恩典,表示要将庆嫔宫中那几个朝鲜奴才都带走。

    皇帝晾了她一会儿后,于公公来问,如何处理庆嫔后事。

    “兰,你怎么看?”

    兰一愣,并未第一时间领会皇帝意思。

    “庆嫔病重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因着思乡想家,朕打算给个恩典。她活着时没法满足她这个愿望,既然她因思乡而陨,那么便让她魂归故里,你看如何?”

    这么一后,兰听懂了。

    这个尸身皇帝不要!庆嫔名节已坏,皇帝嫌脏,怕污了皇陵,所以皇帝要把尸身送还朝鲜,还很光明正大给找了个“思乡”的理由。

    “兰代庆嫔谢皇上恩典。庆嫔身后事便交到兰手中,还请皇上安心。”兰跪地磕头,气得喉间发苦。

    皇帝连病因都已经“确认”了,既然都已了这是“恩典”,她不谢恩难道不吗?而她又是在大周地位最高的朝鲜人,是已经成为皇室人的朝鲜人,这事不找她着谁?

    丢人现眼,还要给那贱人擦屁股,兰如何不气不怨!

    见兰识相,这半年多来的眼力和心思更是有突飞猛进的长进,皇帝暗里点了点头,更是认可她将来能帮上老五忙。于是皇帝便将庆身后事权交给了兰。

    回朝鲜千里迢迢,翻山岭,天气渐热,带棺赶路显然不切实际。于是庆被火化了。

    兰派了使臣和卫兵,带着庆那帮奴才,护送了庆的骨灰上路。眼看快到朝鲜边境,却不想翻了车。

    马车里的大半西都从山崖掉了下去。嗯,包括那坛子骨灰。

    可一行人谁也没敢多一个字。不但没去找,就连骨灰坛子是否完整,骨灰是否飘散也无人知晓。

    而且谁也不知,究竟是天意如此,就是一场意外呢?还是看护骨灰的秀儿她们心怀怨恨故意而为,又或是兰的意思?大周皇帝的意思?

    甚至有人怀疑,这是朝鲜王的意思。是否朝鲜王收到兰所去信笺,知道庆又闯祸后,用这种式来向大周皇帝致歉?总之,这事成了个不解之谜。

    总之,庆的骨灰到底还是留在了大周。距离国界只有短短几十里地。

    然而这几十里,却成了永远的鸿沟,看得见却去不了。正如她生前的所求一样

    所以庆的结局便只得了一衣冠冢。然而朝鲜王室在审问了秀儿等人后,上下自然更不敢对庆之事提出半点质疑。如此状况,“病故”已经是极好的后果了。

    朝鲜王耳根子虽软,但行动力却强硬,庆父兄都因这事被夺权,算是泄了他与兰之恨。

    秀儿等人没有尽到义务,都遭殃,却只能认命早年跟错了主子

    而这些都是后话,带过不提。

    回到太后大宴当日。

    佘嬷嬷的身份被追查了一大圈,叫人惊叹,她果然是有个在太子府当差的远表姐。两人前一阵还见过一面,关系还算不错。

    好在这次太子和程紫玉合作愉快,这样的线索被追查到,在皇帝看来只不过是对故意多设计了一样栽赃太子的手段,倒是完没有牵扯到太子府。

    那位常贵人被皇帝斥责了,孔雀簪被收回,贵人位份也丢了,成了“常常在”。读起来怪异,倒似个笑话,可常氏欣然接受,跪地三呼万岁。

    她知道,只是被贬了一阶,这已是极好的后果了。也没有牵扯到母族,她已经很满足。今日之事,她一错在没保管好御赐之物,二被人利用,到底都是她无能。圣上真要严惩,她也无话可

    太子绝处逢生,当着众人给程紫玉行礼,又了不少感谢和赞美之语。皇后更是拿出了不少珍惜药材,对程紫玉的关怀比当日南巡想要给儿子拉煤时更甚。

    可程紫玉很清楚他们的目的。

    一来,这个合作怕又一次让太子皇后攀上李纯的心思死灰复燃。

    二来,今日她与太子一条阵线,看在许多人眼里又该多想了吧?他们之间是笑语晏晏,这在不少人那里怕又成了某种误导。哪怕是假的,对太子也很有利。

    程紫玉表情淡淡,眼下的她,并没有多少心思来应付这两位。

    只因桂儿的状况并不太好。

    她没有急着回府也是这个原因。

    她求着御医在给桂儿看诊。

    对下手极狠,桂儿遭袭,后脑勺留下了很大一个口子,陷入了昏迷,情况不太好。两个多时辰过去,还是没有苏醒迹象。

    御医表示原若第一时间救治是无碍的,只是流血过多,又错过了医治的最好时间,即便能醒来也不肯定会否留下后遗症。

    最后还是太后发话,让程紫玉安心回去,会让御医每日上门帮桂儿看诊,她才稍微安下了心

    而整个侧殿发生之事还是被皇帝以绝对威压给封口了。圣上表示,若有人敢漏一个字,代价便是人头。

    在皇帝眼里,程紫玉无疑再立了一大功。

    皇帝对她的态度又一次有了不的改观,看她都和颜悦色了不少。

    皇帝认知里,她几次三番都是因皇权才被连累,所以对程紫玉有几分过意不去和愧疚,想要给些好处。而今日这事既已被掩下,自然不好给赏赐。皇帝便将恩典给了程家些,既是补偿也是变相对李纯的贴补

    李纯赶来时已快日落,他的确没在城中,这已是他的最快速度。

    “明早来领命!”皇帝冲他吩咐到,“宫中的防务还是不叫人放心。”

    熊贵人被李纯的人直接提走了,无人知晓被提去了何处。但李纯心下不痛快,已经打算要力撬开熊贵人的口。

    “朱常珏,不能再让他继续蹦跶了。”回去的路上,看着马车启动后,窗外风景变快,程紫玉靠在了李纯肩头,斩钉截铁道了出来。

    就如车轮,既然已经启动,既然已经没有看风景的打算和心情,不如便快马而行求个痛快。

    朱常安离京前故意跑来她跟前将前尘往事一一解释了一遍,更是力挑起了她对朱常珏的恨意。他无非就是想看她与朱常珏残杀来坐收渔翁之利。

    可程紫玉既想除掉朱常珏,又不愿如了朱常安的意。

    她不想让朱常安占这个便宜,所以只剩一个办法加快进度。

    快速尘埃落定,让朱常安没有时间壮大,让朱常安没有那四年的蓄势时间,让朱常安没办法将实力根深蒂固,所以她一早便加快了速度。

    所以她在回门宴上对窦氏不客气开腔动手,在抓到昭妃把柄后不遗余力地动作,她人前人后都不避讳对朱常珏的厌恶,她甚至亲自下场将贵妃拉下马

    她要让朱常珏很快完蛋,让朱常安连休养生息的时间都没有。她倒要看看,当京中形势渐渐明朗时,他是否会自乱阵脚,他是在西北挣扎,还是回来京中挣扎?

    眼下,她要速战速决。

    与太子合作之余,她已经有了一整套完备的盘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