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股权转让谈判(第1/1页)时尚大佬

    明光科技园一号办公楼顶层,大会议室内。

    两人对面坐在会议桌两边,一边是王业的人,另一边自然是淡马锡的谈判代表。

    人数不多,王业这边就是他和lisa作为谈判代表,另外是柳若眉和刘涛。

    淡马锡那边有五个人,领队是李光华,其余四人有助理、律师等。

    美购并不缺钱,且不一直处于盈利状态,上次内部股增资的亿还没用完呢。

    所以这次并不是扩股融资,只是王业个人进行的一部分股份转让。这也是得到众多股的开会同意后,才进行的。

    其实红杉资和ig是想把这部分股份吃下的,但王业没有同意,他给出的理由也很充分。美购终究是要走出内地市场,走向世界的。

    当然,走向欧美的阻力或许很大,但亚太区总可以吧,所以,美购也需要一个在亚太区影响力强大的股。

    而这次转让股份,就是出于这个目的。

    这个理由非常好,大家都没法提出反对意见。

    其实美购第一次融资时,淡马锡就有意向过来投资,无奈他们的动作太慢了。

    淡马锡的风格是投资前会对目标投资企业进行详细的调查评估,评估结果非常出色,并且风险不大的情况下,才会真正进入投资阶段。

    而美购崛起得实在太快了,五月份上线,没用几个月就逼得两大竞争对手乐蜂和聚美优品,一个倒闭一个被收购。

    美购则成了独霸内地化妆品电商销售市场的龙头企业,放眼望去,没有一个对手。

    美购第一次融资的速度也非常快,从放出风声到宣布融资成功,前后用了不到两周时间。

    这一面是因为美购实在是太出色,当前业绩以及未来的前景都很美好。

    另一面也是想参与进来分一杯羹的投行实在太多了,其它投行可不像淡马锡那样谨慎微,投资风格显然就大胆了很多。

    就拿红杉资来,他们当时也是提前盯上了美购,用了不到两周时间就完成了对美购的调查评估,得出的结论是s级的投资对象,一旦有机会,在可承受范围内,付出比较大的代价都要进行投资。

    所以,美购一放出要融资的风声后,红杉资立刻进行报价。哪怕是王业的胃口比较大,在签了对赌协议后,红杉资也满足了他的条件。

    淡马锡就心谨慎太多了,光一个调查评估,就进行了两个多月。没等他们调查评估结果出来,那边美购已经宣布融资完毕,关上了入场的大门。

    虽然失去了第一轮融资进场的机会,但淡马锡也没有放弃,而是继续跟踪调研,在这长达半年的时间内,对于美购的评价也是来高。

    一直等到这第二轮的融资机会,淡马锡投资委员会的委员们开会决定,一定要拿到这次的入场券,于是委员之一的李光华就被派了过来……

    ……

    王业看着对面的淡马锡谈判代表李光华,这也是一位年轻人,看起来应该也就二十三四岁的样子。

    这个年龄,能在淡马锡混进委员会,显然背景不凡,再联系到他姓李,王业心里就有点明白了。

    这个年轻人,肯定是出身于那个“李家”,估计还是嫡系子弟。并且,肯定李光华身也是非常优秀的,不然也不会被捧起来,这么年轻就进入了淡马锡的高层。

    而李光华,看着正对面的王业,也是心里暗自感慨,果然内地是人杰地灵啊,各种年轻英层出不穷。

    对于王业,他们淡马锡当然是调查了解得清清楚楚。家里没什么关系背景,等于是白手起家。用了不到两年时间,手下控股几家大公司,就连这美购,王业都拥有着5的股权。

    别的公司不,就这家美购,一旦上市,王业手中的股份,起码值大几百亿人民币,甚至还有可能更高!

    相比之下,自己出身名门,毕业于世界顶尖名校,刚出校门就进入了威名赫赫的淡马锡工作,三年不到进晋升到投资委员会,也算是公司高层之一了。

    这种资历,已经算是非常优秀了,但还是无法和王业相提并论啊。

    他们两个各怀心思,互相欣赏,而旁边的人感想又不一样了。

    刘涛坐在王业身后不远处,以他的身份地位,当然还没资格坐到谈判桌旁。

    很巧,刘涛今年也是4岁,和王业同龄,估计和李光华年龄也相差无几。

    但和王业、李光华想比,他就差得太远太远了。

    那两个年轻人,一个是身家几百亿的大老板,手下控制着好几家前景无限的企业。

    另外一个,可以代表着规模过万亿的庞大资,显然也是手眼通天的人物。

    可是自己呢,前几天还只是一个月薪不过一万,加上提成每月能拿两三万就高兴得不行的招商主管。

    那时的自己,根无法想象王业、李光华这些人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啊。

    ……

    谈判正式开始,这次王业打算转让出一亿的股份。

    现在美购拥有85亿总股,王业手中是45亿,其中有两千五百万股是拿去入股了丹麦皇室基金。

    也就是,王业现在能够动用的股份,就是4亿股。

    他们股上次内部增资亿时,是按每股1元的估值定的。但王业现在向外部资转让股份,显然不可能按1元来算了,因为按那个价格,他就亏太多了。

    算一家企业的估值,特别是互联企业,显然是要先看各项数据。什么注册用户数量,活跃用户数量,日活月活,付费率之类的。

    这些数据,甚至比企业的财务数据更重要!

    因为这些数据,才是代表着这家互联企业,在行业内的地位,以及所拥有的前景。

    如果看财务数据的话,那亚马逊这样的企业早该破产了,每年巨亏几十亿美元……

    但现实是,亚马逊不但没有破产,反而市值几千亿美金,成了球规模最大的电商平台。这种事情,传统的企业家是看不懂的。

    投资者之所以看好亚马逊,是看好它这个行业,它在这行业内所处的龙头地位,以及未来的光明前景。

    这种投资概念,内地刚开始是不适应的,就拿深沪两地的证券交易所来,为什么一直没有国内的互联公司在这里上市。

    因为这两家证券交易所硬性规定了,企业要连续三年盈利,才具备基的上市资格!

    就这一条,就让国内所有的互联企业黯然神伤,只能去国外上市。

    所以,淡马锡评估美购的价值,首先也是从数据面着手。最重要的几个数据,美购注册人数,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亿出头!

    1年初,国内的民大约有三亿多,其中女性用户占4左右,也就是一亿五。

    而懂得进行络购物,或者愿意接受路购物的女民,也就是一亿出头,被美购一打尽了。

    因为女性上购物,大多都是买些化妆品衣服之类的西,而美购现在可以是国内唯一的化妆品电商平台,女性民又怎么会不注册呢。

    至于付费用户,也就是,在美购进行过最少一次购物的人数,现在已经高达8万。付费率高达8,这是一个非常出色的数字。

    如果只看这两个数字,还没有一个直观的印象,那么拿京的数据来对比一下,就知道这代表着什么了。

    11年,京的注册用户总数量,是85万,而付费用户,不到五千万。

    至于财务数据,美购就更亮眼了,随着平台售卖的品牌增多,销售也一直在稳定增长。

    在11年,下半年的七个月时间内,美购做到了4亿的销售,也就是日均两亿!

    这个数字,稳稳地压过了京,而京去年的日销数据,也才一亿五千万不到。

    对于这些数据,李光华当然了然于胸,他微笑着道:“美购的表现确实非常出色,如果对比京的话,我们淡马锡确实更看好美购。”

    这个看好,也确实体现了出来,淡马锡在报价上,给予美购的估值是亿美金!这也超过了现在京的估值。

    在京最新一轮的融资中,它的估值是16亿美金。这两年也是京高速发展的阶段,所以估值不低。但这一轮入股京的投行,到了下半年估计就要提心吊胆了,而明年,更是哭都哭不出来。

    113年,是京的发展低谷,增长无力,亏损,竞争加剧,各种不利因素接踵而至。

    而14年月,京即将上市前,华尔街对于京的估值,才区区75亿美元!

    当然了,这也是华尔街的资故意对京进行了打压,京在14年5月上市时,第一天的市值就达到了85亿美金。

    京的股构成中,只有老虎环球基金这一个美背景的股,其余都是内地背景。

    而王业显然就聪明多了,第一轮融资就引入了红杉资和ig两大华尔街资,就是为了纳斯达克上市而铺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