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4没成(第1/2页)盛世娇宠之名门闺香

    路上的气氛越来越热烈,直到他们抵达皇觉寺,气氛也上升到了高潮。

    那些候在路边的百姓纷纷地跪在了冷硬的地面上,齐声高呼着:

    “皇上万岁,万万岁!”

    “皇上万岁,万万岁!”

    “皇上万岁,万万岁!”

    数以千计的声音重叠在一起,如轰雷,似海浪,连周围的空气似乎都随之震了一震。

    一眼望去,目光所及之处都是黑压压的人头,那喊声慷慨激昂,似乎连空气中的寒意都随之一扫而空,百姓们一个个精神抖擞。

    礼部已经提前派人在皇觉寺的门口搭了高台,高台上搭了灯棚,悬着密密麻麻的大红灯笼,把整个高台照得那里亮如白昼。

    高台的周围有百来名禁军把手,闲杂人等不可随意靠近,那些百姓只能在十来丈外瞻仰圣颜。

    街道上,数以千计的百姓皆是俯首跪地,久跪不起,不少人都好奇地往高台方向张望着,七嘴八舌地窃窃私语。

    “妹子,”一个老妇扯了扯身旁的一个青衣妇人,“你看到皇上了没?我老眼昏花,实在是看不清啊。”

    那青衣妇人立刻就来劲了,指着自己的眼睛对着那老妇吹嘘道:“大姐,我看到了!我的眼睛可好了!连那位小公公脸上的痣都能数清楚。”

    “皇上的样子可真是好看,就跟天上的谪仙下凡似的,难怪人人都说他是紫微星下凡,来拨乱反正的!”

    旁边的一个少妇也凑过来跟她们搭话,“我也看到了!皇上身旁那个应该就是未来的皇后娘娘吧,那也是好看得不得了,和皇上站在一起,可真是金童玉女,天生一对啊!”

    “那是自然!”

    周围的好些百姓都是频频点头,一副与有荣焉的样子。

    百姓们一会儿讨论皇帝,一会儿讨论未来的皇后,一会儿又说起灯棚上挂的那些灯笼来。

    “你们看那灯棚上的那些灯笼多别致啊。”

    “是啊是啊,我长这么大,还没见过这么别致的龙灯,简直活灵活现!”

    “还有那些狮子灯、鲤鱼灯、莲花灯……每盏灯都好看,叫什么匠什么心来着?”

    “别具匠心。”

    “……”

    百姓们越说越热闹,全都喜庆得很。

    这几年战乱不断,京城已经许久没有这样的盛会了。

    待高台上的一个內侍让百姓们起身后,今日灯会的第一项节目就开始了。

    随着几声破空声响起,一朵朵烟花从地面上飞窜而起,在漆黑的夜空中炸开,如鲜花绽放,似彩霞漫天,一片姹紫嫣红,染得夜空绚烂如锦。

    烟花只放了十来个就停下了,那些百姓有些意犹未尽,有人嘀咕道:“怎么这么快就放完了,以前的元宵灯会不是都会放上整整一炷香时间的烟花吗?!”

    这句话立刻引得周围数人朝他看来,七嘴八舌地说着:

    “这位老弟,你不知道吗?是新帝不想劳民伤财。”

    “新帝真是爱民如子!”

    “就是就是。这元宵灯会热闹一下就是,何必搞得太奢靡了!”

    “……”

    百姓们纷纷附和,一片众望所归的气氛。

    说话间,一阵锣鼓声响起,几个浓妆艳抹的戏子粉末登场了,唱得是一出热热闹闹的《闹元宵》,百姓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戏台上。

    “大家快看戏吧!听说待会儿还有不少别的节目呢,百戏、唱曲、歌舞什么的,应有尽有!”

    “是啊是啊,我听说今天教坊司的头牌柳清清也会来唱曲呢。”

    “就是那个最近很出名的头牌柳清清?”

    “是啊,是啊,下一个就该轮到她唱小曲了吧?”

    “……”

    百姓们越说越热闹,越说越期待,此刻他们口中的柳清清正在一个帐篷里待命。

    她穿着一袭华贵的大红色牡丹花刻丝褙子,抱着一个琵琶娴熟地调试着琵琶弦,随手弹了一段曲调,琵琶声清脆如玉珠落盘。

    “姐姐,今日喜庆,唱这曲《桃花词》最合适不过了。”柳清清嫣然一笑,与帐篷里的一个蓝衣女子说着话。

    蓝衣女子微微掀开帐帘,朝外面看了一眼,就放下了帐帘。她站在阴影处,面容模糊不清。

    “清清,”蓝衣女子抬手指了指柳清清的右手,提议道,“刚刚那段的起手,还是改‘批’为‘把’的好。”

    柳清清右手便又拨了一下,眸子一亮,精神奕奕地说道:“姐姐,你说得对!”

    柳清清不胜感激地看着蓝衣女子,“姐姐不仅会谱曲,而且在琴与琵琶上也是很有造诣,小妹真是自愧不如。”

    “妹妹何必妄自菲薄。”蓝衣女子朝柳清清款款走来。

    她的面容也渐渐地暴露在油灯昏黄的光线中,正是付盈萱。

    柳清清抬眼看着付盈萱,很有自知之明地说道:“教坊司虽然不至于卧虎藏龙,可多的是美人与才女,比我漂亮的,比我琵琶弹得好的,多的是。要不是姐姐给我美言,我也不会被选上。”

    柳清清说着,眸放异彩,脸上似是泛着光。

    对她来说,这是改变命运的一次的机会。

    她被选上在今日的元宵灯会表演,就代表她的半只脚已经踏出了教坊司,虽然她仍是乐籍,却从此可以进到宫里的乐部,给皇后还有嫔妃公主们弹琵琶唱小曲,以后她再不用留在教坊司做卑贱的乐伎。

    而且……

    柳清清又拨了两下琵琶弦,那琵琶声中荡漾出绵绵柔情,似是一汪春水。

    她半垂下眼睫,那浓密纤长的眼睫眸子波光潋滟。

    而且,新帝刚登基,肯定要广纳后宫,她在宫里,只要时不时地在新帝面前露露脸,展现一下她的歌声,指不定可以摆脱这卑贱的乐籍,甚至有机会一步登天!

    付盈萱冷冷地看着柳清清桃花瓣的面颊,对于对方在想些什么心知肚明。

    她又朝柳清清走近了两步,声音温柔似水,“清清,喝点药茶吧,养养嗓子,待会儿也可以唱得响亮些。”

    付盈萱亲自给柳清清倒了杯药茶,送到她手边。

    柳清清放下琵琶,端起药茶喝了半杯,然后用帕子擦了擦唇角,赞道:“姐姐,你这药茶真好,我上次喝了后,姐妹们都夸我的声音比平日里还要干净,唱到曲子的高潮处,声音也不涩。”

    “姐姐,你这药茶的方子可不可以给我一份?”

    “那有什么问题。”付盈萱大方地应下了。

    “谢谢姐姐。”柳清清喜不自胜地笑了,“姐姐你对我可真好。”

    她又要去抱琵琶,突然觉得有些头晕眼花,抬手扶着额头,微微地甩了下头,可是,那种晕眩感非但没有散去,反而更浓了。

    付盈萱看也没看柳清清,悠然拿起对方的琵琶将之抱在膝头,她纤长的素手轻拢慢捻,轻轻拨地着琵琶弦,动作娴熟。

    虽然她最擅琴,但琵琶也是会的,比起这个柳清清,她的琵琶只强不弱。

    柳清清觉得整个人都昏昏沉沉的,难受极了。她柳眉轻蹙,又道:“姐姐,我觉得我的头有些……”

    她的话还没说完,身子已经往一侧歪倒了下去,然后趴在桌子上,一动不动,似乎是昏迷了过去。

    付盈萱这才朝柳清清看去,唇角翘得更高了,眸子异常的明亮。

    成了!

    付盈萱又放下了怀里的那把琵琶,然后站起身来,居高临下地看着柳清清。

    “清清,对不起了。”

    付盈萱没什么歉意地说道,跟着她吃力地把昏迷的柳清清搀了起来,把她藏到了角落里的一个樟木箱里。

    之后,她又从一个包袱里取出了早就备好的一套红衣红裙,与柳清清身上的这身衣裳有七八成相似。

    付盈萱以最快的速度换上了这套衣裳,再柳清清头上的发钗珠花戴到自己头上,最后蒙上了一方水红色的面纱,遮住自己的容颜,只露出一双黑宝石似的乌眸。

    这时,帐子外传来一个小內侍尖细的声音:“柳姑娘,时辰快到了,前面的戏快唱完了,你赶紧准备一下。”

    “公公,奴家这就来。”付盈萱把声音放柔,学着柳清清的声音应道。

    隔着帐篷,那內侍也没发觉不对,又走了。

    帐篷里的付盈萱松了口气,她又抱起了那把琵琶,面纱外的那双黑眸在灯火的照耀下愈来愈亮,纤长的手指微微用力地抓着琵琶。

    她等了那么久,终于是盼到这一刻了!

    过去的这数月中,她为青楼、画舫和戏楼等等谱了不少曲子,她呕心沥血,用了这么长的时间才让“云中君”这个名字在京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她费了这么多心力,为的就是让清平署注意到她,来向“云中君”求曲子。

    她给了清平署两首曲子,这两首曲子都很出彩,但是弹奏它们也有些技巧,于是,如她所想的,清平署又来了,问她能不能指点一下乐伎。她应了,在一众乐伎中择了这个容易摆弄的柳清清,指点了她一番,就让对方对自己彻底心服。

    今日也是付盈萱哄得柳清清带她来了这灯会。

    她等了这么久,终于给自己谋来了这个机会,她决不能错过!

    付盈萱的眸子里闪着势在必得的光芒,抱着琵琶朝帐篷外走去,步履坚定。

    她已经计划好了,她要在今天,在满朝文臣与百姓的面前,揭开端木家那对姐妹虚伪的面具,让他们看看这对姐妹的真面目!

    待会儿,她会代替柳清清上场唱曲,可是不是那首《桃花词》,而是她专门为端木纭谱的另一首曲子,连词都是她亲手写的。

    她会借着这一曲让大家都知道端木纭与岑隐的丑事,她要让端木家这对姐妹在大庭广众下颜面尽失,让世人看看错的人到底是谁。

    有了这桩丑事,她倒要看看端木绯还如何当她的皇后!

    不仅如此,她还要让端木绯这辈子都嫁不出去,这辈子都被人指指点点地戳脊梁背……

    只是想想,付盈萱就觉得有些迫不及待。

    她收敛心神,深吸了两口气,正要出去,帐帘被人从外面打起,一个高大挺拔的蓝衣青年出现在帐篷外。

    青年大步走进了帐篷中,挡住了付盈萱的去路。

    后方的帐帘刷地落下,挡住了外面的喧哗声。

    青年约莫二十出头,相貌俊朗,比付盈萱高出了大半个的身高给了她一种莫名的威压。

    付盈萱下意识地退了一步,微微垂下脸,避开了对方的目光,柔柔地说道:“公子是不是错地方了?奴家马上要登场……”

    她说着就要绕过那蓝衣青年,然而,当她走到对方身侧时,对方突然出手,一把拉住了她的左胳膊。

    付盈萱身子一僵,正要出声斥责,就听对方云淡风轻地道出了她的身份:“付姑娘。”

    三个字令得付盈萱的身形更僵,仿佛被冻僵似的,僵立在了原地,一动也动弹不得。

    付盈萱露在面纱外的黑眸掩不住的敬茶与惶恐,瞳孔猛缩,难以置信地看着那蓝衣青年,心里纷纷乱乱:他怎么会知道自己的身份?!

    也就是说,自己早就被人盯上了,却浑然不觉,对方是什么时候开始盯上自己的?!

    付盈萱只是想想,就觉得头皮发麻,心中忐忑。

    蓝衣青年气定神闲地看着付盈萱,没有松开她的胳膊,又道:“付姑娘,现在不是时机。”

    付盈萱的脸色更难看了,就是那脸上的面纱也挡不住她额头的冷汗。

    蓝衣青年笑了笑,压低声音安抚道:“姑娘放心,我和姑娘一样,对这个新朝厌恶至极。”

    这句话又出乎付盈萱的意料,她的眼睛瞪得更大了。

    帐篷里静了一静,外面的喧嚣声似乎更远了。

    付盈萱深吸了两口气,定了定神,抬眼直视对方的眼睛,艰声问道:“杨三公子,是何意思?”

    付盈萱认识对方,他是杨旭尧,也是端木家二姑娘的夫婿。

    “付姑娘,要不要和我好好谈?”杨旭尧微微一笑,并不意外付盈萱知道自己的身份。他既然敢亲自过来,就不怕付盈萱知道他是谁。

    付盈萱此刻已经冷静了不少,毫不退缩地说道:“杨三公子,我要是说不呢?”

    杨旭尧加重了右手的力道,把付盈萱的手腕捏得更紧了,声音冰冷地警告道:“付姑娘,我是不会让你乱来的。”

    杨旭尧眸色变深,恍如那深不可测的深潭要把人吸进去似的。

    付盈萱心底警铃大作,张嘴欲喊:“来……”

    她想要叫人来,然而,她只发出一个音节,就感觉脖颈后传来一阵剧痛,紧接着,黑暗如潮水般朝她涌来,一下子把她吞没。

    “……”付盈萱身子一软,倒了下去。

    就在这时,帐篷外传来另一个男音催促道:“公子,快点,有礼部的人过来了。”

    杨旭尧应了一声,朝帐篷角落的那个樟木箱子看去,箱盖与箱体之间夹着一片红色的衣摆。很显然,付盈萱是把那个乐伎藏在了箱子里。

    杨旭尧心念一动,有了主意,唤道:“阿贵。”

    那个阿贵的长随立即也进了帐篷。

    杨旭尧指了指那个樟木箱子道:“把那个乐伎从箱子里抱出来,再把付盈萱放进去,箱子抬走。”

    “教坊司应该有其他乐伎当后备,你安排一下赶紧找人顶上。”

    “是,公子。”阿贵赶紧应声,动了起来。

    没一会儿,阿贵和一个小厮就把装着付盈萱的樟木箱从帐篷里抬了出来。

    外面依然热闹得很,掌声、笑声、说话声此起彼伏,那些百姓一个个望着戏台上的戏子,根本就没人留心这边的动静。

    杨旭尧脚下的步子放慢,抬眼朝距离戏台不远的高台望去,目光落在了金漆宝座上的慕炎身上,眼神变得更幽深了,阴鸷如枭。

    杨旭尧只看了一眼,就收回了视线,大步流星地离开了,淹没在人海中。

    慕炎正乐呵呵地给端木绯剥着松仁与核桃,对于四面八方看着自己的目光视若无睹。

    端木绯一边吃,一边津津有味地看着戏,笑靥如花,同样自得其乐。

    端木宪看着小孙女没心没肺的样子,摇了摇头,也不再为这丫头瞎操心了。

    戏台上的《闹元宵》终于在一阵喧阗的锣鼓声落下帷幕,几个戏子下了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