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建设基地(第1/1页)我的1982

    基地。

    建设基地。

    农研所要用最快的速度,建设起来几个大型的木耳培植基地。

    姜**的脑子里面,这个时候已经部被建设木耳培植基地的事情灌满了,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用最快的速度来建设几个大型基地。

    对于建设木耳培植基地的事情,农研所这边,从七十年代初期农科院研究出来人工培植的时候,他们就提出了建设基地的案,可是,无论他们这些农研所的技术人员怎么去,下面林场的农民不买账,下面农场的领导更不买账。

    他们总觉得,搞木耳培植基地的这个事情不靠谱,他们是林区,原就产野生木耳,野生木耳很多,能吃过来就已经很不错了,弄木耳培植基地,弄出来木耳卖谁去啊!

    卖不出去是一个极大的问题,更何况,要是因为搞这样的一个培植基地,谁出去卖啊?要是出去卖这个西,被扣上投机倒把,或者是挖社会主义墙角,那就不值得了。

    林场的农民没有积极性,林场的领导更不想挑头做这样的事情,没有钱搞这个事情不,他们更怕担责任,建设基地的事情就一直无限期地拖到了现在。

    哪怕是农研所要技术有技术储备,要人员指点有人员指点,也没有搞出来木耳培植基地。

    现在忠信公司这边提出来要搞木耳的培植基地,更是部投资,甚至连收购面的事情忠信公司部都包圆了。

    忠信公司是集体公司,所弄的这个事情更是集体对集体,也就是,只要是林场的领导不傻,只要是林场的那些农民不傻,他们绝对会削尖了脑袋做这个事情的。

    八三年,林场在这个时候赚钱开始出现困难了,要是按照李忠信所的弄木耳培植基地,那钱可真就会大把而来了。

    改革开放了,思想和物质神明都要开放开来,有了赚钱的买卖,哪里还能有不去赚钱的道理。

    姜**回到农研所以后,立刻让农研所的其他领导,给下面的农技推广站的员工打过去电话,告诉他们所有人都要到农研所开会。

    他要召开农研所员动员大会,准备把李忠信提出来的木耳培植基地的事情和员出来,至于大家伙怎么去做,要好好进行一番研究。

    姜**先是和几个副所长进行了深入的沟通交流,把李忠信所讲述的条件以及好处都摆到了明面上,没有多少时间,他便和农研所的领导们都达成了一致。

    领导们达成了一致以后,他们给体员工开了一个长会。

    听忠信公司给予他们的补贴待遇之后,农研所的技术员们立刻就同意所长姜**的做法,纷纷表示,领导安排他们做什么,他们就做什么,一定把领导交代下来的任务完成。

    要其他的公司,这些技术员还会有一些疑虑,可是,忠信公司的信誉在他们农研所那是响当当的,只要是帮助忠信公司那边做过事情的人,都被忠信公司的大手笔砸晕过。

    在农研所当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只要是忠信公司那边需要人,就是挤破脑袋也要往上冲。

    经过大会讨论研究,姜**最后暂定下来,在江城周围归属江城的几个大型林场部建设木耳培植基地。

    忠信公司那边既然能够部出资,那么,要做就要做最大最好的,他们要做出最好的规划,来保证木耳培植基地能够最快最好地建设起来。

    农研所里面的几个副所长都下基层,到周边各个林场当中,和这些林场的领导进行谈判,让他们出场地,出人,无论如何也是要建设起来几个大型的木耳培植基地。

    分片包干,每个领导带领一部分技术员负责他们所划分到的区域,务必要做到最好,每谈下来一个大型木耳培植基地的项目,领导和技术员都会获得一笔不菲的奖励。

    姜**这次也是下了血了,李忠信捐献给农研所的两千元的经费,他直接就拍到了桌子上,他告诉大家,这些钱都是这次下去搞木耳培植基地的经费,这些经费他会一分不留地按照谈下来的项目发放下去。

    只要把木耳培植基地搞起来,不但农研所会有钱,他们所有的人都将获得数额巨大的合法收入,总之一句话,农研所的春天来了。

    姜**这边召开体职工大会,研究建立木耳培植基地的事情,而董国忠和梁国富两个人则把李忠信弄到了竹板屯的办公室,和李忠信研究,是不是能够让他们两个村子的人,参与到木耳培植基地的这个事情上。

    董国忠和梁国富两个人想让竹板屯和福隆村参合这件事情,他们两个人心中都清楚,只要这个木耳培植基地建设起来,那就是一个赚钱的买卖。

    木耳培植基地归忠信公司来建设,销售面归属于忠信公司,那建设这样的一个木耳培植基地,可以一点风险都没有。

    要村子里面投资的话,无非就是投资一块地皮,而江城竹板屯这边和福隆村这边,荒地都有相当多,土地根就不是问题。

    人员面更不是问题了,现在,只要在村子里面,是和忠信公司一起搞生意来做,那人绝对会削尖了脑袋往上冲。

    可是,由于地理环境等各种因素,李忠信没有同意他们做这个事情。

    李忠信觉得,现在竹板屯和福隆村没有林场,没有地理环境,而且发展的已经足够迅速,并不需要劳民伤财地搞这样的一种木耳培植技术。

    如果强行上马这个木耳培植基地,对于今后两地的发展没有任何的帮助,这边今后的土地和人员都会有大用的。

    李忠信向董国忠和梁国富两个人保证,今后他这边如果有新的好项目一准带着竹板屯和福隆村搞。

    和姜**定下来木耳培植基地的事情以后,李忠信便把所有的事情都交给了姜**来办理,只是在木耳培植基地建设审核这块上,派出了忠信公司的董志国和一个出纳。

    董志国在忠信公司这边,算是和农研所的人最熟悉的管理层人员,也是李忠信最为放心的人,基地建设面,农研所那边出的是案,实际操作起来,必须要用到董志国这样的人。

    因为建设竹板屯和福隆村暖棚的事情,董志国和江城市建筑公司和一些物资材料公司都有保持了良好的关系,建设木耳培植基地,绝对有必要让董志国到那边坐镇。

    只要是正常的用度,只要是符合李忠信所的条件,忠信公司则会以最快的速度,把款项汇入农研所的账户,让木耳培植基地用最短的时间建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