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两百二十二章好东西(第1/1页)我的1982
李忠信对于晴子突然出价五十万美元的事情,他真的不是很在意,毕竟李忠信也是知道,晴子手中有很多的钱,不说是一个超级小富婆也是差不多了。
当年李忠信给晴子那些钱,基本上都被晴子投资给了小村惠香那边去操作,多的不说,经过前些年的折腾,十亿以上的美元资产,晴子还是轻松能够达到的。
只不过晴子后面说的是他喜欢那么摆件,李忠信自然就不舒服了,合辙是晴子准备买给他的礼物。
“晴子啊!忠信哥哥看那个摆件卖的那个价格,是觉得这个东西不值那么多的钱,花那么多大价钱买这种东西的人,很没有审美的观念,一个现代人雕刻的摆件,花那么多价格买回去的人绝对是脑袋瓜子比较大,那种东西根本就不值那么多的钱。
你要是不喜欢的话,就别买那么一种东西,后面估计会有一些什么好东西拍卖的,到时候你喜欢什么,直接报价,哥哥给你买,到时候送给我们家的小美妞。”李忠信一脸正色地对晴子说了起来。
李忠信一边和晴子说着,一边琢磨了起来,难道我在晴子的心中,就是那么舍不得花钱的人吗?
“原来不是忠信哥哥喜欢的啊!那我就不买了,我刚才一直以为忠信哥哥喜欢这个东西,不舍得买呢?”晴子吐了吐丁香小舌,对李忠信做了一个小小的鬼脸。
晴子心中一直也是奇怪一件事情,李忠信对那个东西明明很是关注,怎么就不舍得钱买那么一个东西呢!
合辙是忠信哥哥觉得花那个钱买那个东西的人是冤大头,晴子觉得,这样的冤大头,我也不当。
就在李忠信和晴子对话的过程当中,李玲玉的最后一敲也已经完成,最终李明旭大师的十二生肖鼠的翡翠摆件,被二十七号以五十二万的价格获得。
李忠信真就没有想到,这些个到拍卖行的人都这么有钱,随随便便拿出来个五十万美元拍下来一个摆件眼睛都不带眨一下的,对于收藏居然都是这么的狂热。
按照李忠信的思维想法,这个东西绝对不值那么多钱,他雕刻出来的摆件,在这个时候虽然可能和这个十二生肖的鼠摆件有一定的差距,但是,他要是练上几年或者是十几年,坐出来的摆件绝对不会比这个差。
李忠信看了看下面交头接耳说话的人们,又看了看那边有些昏昏欲睡的三井雅子,他有些不好意思地开口说道:“雅子阿姨,我原本以为您和惠香女士会喜欢这样的一种地方,真没有想到,您并不喜欢这种环境。”
李忠信是真没有想到,三井雅子居然不喜欢这样的一种场合,这拍卖会搞得红红火火的,她在包间当中居然开始闭目养神了。
“喜欢不喜欢的事情真说不上,只是感觉这样的一种地方,应该没有我喜欢的东西罢了。”三井雅子张开美眸,淡淡地对李忠信说了起来。
对于参加拍卖会这种事情,三井雅子在正常情况下还是比较喜欢的,毕竟她是属于上流社会的人物,这种拍卖会她经常参加,但是,香港这边的拍卖会,单是看上面给包厢当中人们的拍卖单,她就没有了多少兴趣。
如果说有日本那边的一些古董了,或者是一些什么她喜欢的物品,那她还有那么一些兴趣,可是,这边的拍卖,除了一些物品就是土地,她要是能够看得上,那才是出鬼了。
三井雅子不是李忠信,对于香港这边是一点兴趣都没有,她觉得,有那时间浪费到香港这边,还不如好好琢磨琢磨日本那边的事情呢!
“是啊!雅子阿姨喜欢的东西这里好像真没有什么,就看最后拍卖的那几样货色是什么了,兴许最后压轴的好东西当中,会有雅子阿姨喜欢的。”李忠信微笑着对三井雅子说了起来。
这次的拍卖会上,普通的东西呢!李忠信也是大致地看了一下,他个人也是觉得,拍卖会上的东西不见得有三井雅子能够喜欢的。
不过呢!最后压轴的好东西,他觉得没准能有三井雅子喜欢的。
十二生肖的翡翠鼠摆件被李玲玉一锤定音之后,开始陆续拍卖起来一些玉石类和古董类的物品。
就在李忠信和三井雅子、晴子她们交谈的过程当中,就已经有三件物品被拍卖走了,其中拍卖价格较高的是一幅署名画家的油画和一个明代的花瓶,这两样物品的成交价格都不高,都在三十万美元上下。
这几样东西没有引起李忠信他们包间当中的人的任何兴趣,就在李忠信也感觉到没有什么意思了的时候,李玲玉脆生生的声音响了起来:“下面我们苏富比拍卖行拍卖的是《淳化阁帖》的第6到8卷,起拍价格三十万美元。”
“《淳化阁帖》是什么玩意?这东西也能拍卖?”晴子看着投影屏幕上的物件,很是迷茫地问了起来。
晴子这次和李忠信到这边参加拍卖会,对于拍卖的东西并不是很了解,之前的古董和油画她还能够理解一下,可是,这个什么《淳化阁帖》,晴子就有些想不明白了,一个字帖也能拍卖,这也是太让人捉摸不透了。
“这个《淳化阁帖》不是什么玩意,是中国的一件古董,也是很不错的一个宝贝。这个要是不能上拍卖的话,那就没有什么太多能上拍卖的了。
这个刚才拍卖师也介绍了,是残本,是6卷到8卷三卷,正常的这个《淳化阁帖》是十卷,也就是说,只有其中的十分之三,就能够拿出来拍卖,而且拍卖价格这么高,自然有其中的道理。
我在中国学的是艺术,听老师说过这个法帖,老师说了,这个《淳化阁帖》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汇集各家书法墨迹的法帖。
而所谓法帖,就是传统法式,将古代著名书法家的墨迹经双钩描摹后,刻在石板或木板上,再拓印装订成帖。”李忠信小声地给晴子科普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