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四章 挖了根基(第1/1页)最强角色扮演

    心初创,为了快速的打出名气,卢家十七人选择入各地圣庙辩论

    他们十七人加起来也才得了十分之一的创道气运,但奈何他们的对手更烂,连创道气运都没有,根无一人是他们的对手。

    这先后挑了江南西道、江南道、淮南道、河南道、剑南道、岭南道这六道之地,圣庙中的儒生节节败退,毫无还手之力。

    这十七人原的问就深,毕竟卢家“三礼”传家千年,但论起化这一块,卢家在天下也是数一数二。现如今得了创派气运,各自秉持传习录一卷,放在理门人面前,那简直是碾压一般的存在。

    理门人哀声遍野,内心愤懑,但在他们面前没有任何办法。总不能辩论比不过人家就撸起袖子打人吧。

    再者了,这十七个人各个实力都是还虚巅峰,他们根打不过啊。

    心发展的势头来快,不仅许多非理的门人加入,连许多理门人都也心思活络开始钻研心。一时间,南大半地区,都兴起了习心的热潮。

    皇帝在得闻此事之后,勃然变色,赶忙下旨将心贬为异端邪,不得在天下传道。

    毕竟,那卢家众人在朝廷清丈田亩的时候,被尸神教的人救走,还杀死了朝廷数百官兵,早就成了要犯。现如今摇身一变,又要出来传道,哪里有这么好的事情?

    不过,心出手的速度太过于迅捷,等到朝廷下令之际,他们基上已经在南六道站稳了脚跟,门人过千,听道者数以万计。

    虽然有朝廷禁令,但在心中,对于“天地君亲师”这一套,可并不那么看重。

    习心的目的是什么,那是为了践行心中的道义。踏入朝堂是践行道义的最快法,但是,这个法是最正确的吗?那也未必。

    君主制度,身就有很大的风险性。想要真正的打造一个盛世,那就应该集中更多人的力量,群策群力,而非把打造盛世的希望寄托在所谓的明君身上。

    这是许多心门徒的想法。

    心对外称自己是理分支,这也没错。但心的特点让他们会去分析理,而不迷信前人的问,能用的就拿来用,不能用的就改。

    现如今朝廷不由分,便打压心,在心门人看来,这就是朝廷的问题。朝廷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剖析心,而不是一棍子打死。

    于是乎,心门人在迅速的调整之后,便各自改换了身份,重新以理门人自称。

    但这种换皮不换骨的做法,实际上更加合适的让心思想在理的内部传播。毕竟在许多人的眼中,什么派势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完成自己的理念。

    如果成为理中人能够帮助他们完善理念,那他们就是理之人。

    朝廷禁令颁布的第五天,心就在南消失得干干净净,但理的内部,却变得更加混乱和动荡。

    而就在这个时候,李明秀正式起兵,率领万余人,攻破了江南西道的治所洪州。这一次的战役简直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区区万余人,怎么可能那么轻易的攻入洪州?这就等于将半个江南西道给打下了啊。

    这一战,立时惊动天下,朝廷为之震惊。

    要起来,这里头还要李隆基去背锅。李隆基自以为掌控了圣庙,有理门人压制地,他上次将十道之地的节度使都给调入了京城,现如今地上军事缺乏核心人物,战斗力大为衰减。

    而原应该起到主力作用的理门人,却因为心的出现,内部开始混乱,许多人之前坚持的也开始动摇。

    理太致了,也太缜密了,但真是因为如此,许多人在未能将其读透理解透的情况下,很容易会被心给带到沟里去。

    一旦思想跑偏,过往构建的体系就会直接崩塌,不仅才气消散,连带着神都要受到损伤。

    南六道之地,每一道都能有一两百这样的人。别看人少,能够才气溃散的,至少也得是个举人身份,秀才和童生因位阶太低,便是转换了思想,也无有大碍。

    一道之地,举人少的可能一两百人,最多的也不会过五百,这一次心的传播,彻底的重创了理。

    在原时间线上,理传播了两三百年,还被心挖了墙角,更别这个世界理只传播了十年,当然被心打的落花流水。

    并非是理比不得心,实际上,无论是完整性还是严谨性,理都要更强一筹。但奈何心的思维式太独特,而且理缺乏一个能扛起大旗的人。

    但就目前而言,一个都没有,便是王曜景人都扛不起这个大旗。王曜景关于心理的一切都是他抄袭来的,他人没有太大的研究。

    借着这股子风,李明秀则兵分两路,一部分由楚明山率领,带着四位合道强者去围攻州,也就是江南道治所。另一部分,则守备洪州,在江南西道招兵,准备不断的扩张自己的势力。

    这样的机会可真是太少见了,缺乏能够统帅三军的核心人物,各地的兵力着实衰弱的厉害,士兵的配合和胆气都有了很大问题。

    李明秀等人也已经做好了打算,要在朝廷反应过来之前,先一步的占据南六道。就算做不到,那也至少要占据四道之地,这样才有与北抗衡的资格。

    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广大底盘,才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才来投靠。

    但哪怕占据了南各道,其实还有一个问题摆在所有人面前,那就是圣庙怎么办?圣庙若是直接拆除,未免太过于可惜,可是不拆,这所有圣庙的源头还在长安,等同于给自己的境内添加了不稳定因素。

    更何况,心门人也指望着圣庙,又岂会任由李明秀拆除?

    李明秀心中纠结,但就在此时,一个人却好似懂了他的心思,主动拜见。

    “元帅,卢家的一个年轻人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