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二章:离宫(第1/1页)重生嫡妃:农女有点田
太后拉着裴玉雯的手,苍老的脸上满是担忧。
“怎么突然得这个病?御医看过了?有些病看似是天花,其实不是。可不要自己吓自己。”裴玉雯抹泪的动作颤了颤,带着哭腔道:“正是御医看过了,孙媳才不敢隐瞒。要知道这个病非同可,要是蔓延下去,整个京城都要受牵连。孙媳虽然舍不得孩子,却
不能那么自私。”太后蹙眉,轻轻地叹一口气。她对旁边的老嬷嬷道:“御医的医术也有不同深浅的。世子可是老七的嫡子,这种事情不能有丝毫闪失。你快把汪御医叫过来给世子看
看。”
吩咐了老嬷嬷,太后轻声道:“汪御医是哀家最信得过的,也是太医院院正,他的医术最好了。”
“多谢太后娘娘。不过还是提醒一下汪御医,可不要受到影响。”裴玉雯抬起头,露出通红的眼睛。
太后看着在短短的一夜之间就憔悴了不少的裴玉雯,心里已经相信了七八分。
汪御医是太后最信任的人之一。他匆匆赶到太后寝宫,得到太后的吩咐便去给世子看诊。在检查了世子的身体时,汪御医神情凝重地确定了裴玉雯的法。
“是天花。”
“我的乖孙孙啊!”太后惊呼一声,饱受打击地捶了一下胸口。“这的年纪怎么受这么大的罪?”
“太后娘娘,必须把世子移出宫,要不然……”汪御医心翼翼地看了一眼裴玉雯。
裴玉雯眼眶通红,呜呜地哭着:“御医,你一定有办法的对吗?要是王爷知道,一定不会原谅我的。这是我们唯一的孩子啊!他有什么三长两短,让我怎么活?”“天花是目前最难治疗的疾病之一。王妃娘娘,恕下官也不能做这个保证。”汪御医叹道:“目前只有先将世子移到一个可以安静修养的地。其他的就看世子的治疗情
况。下官对这面并不擅长,可是下官认识一个擅长治疗天花的朋友,可以让他力治疗世子。”
“那就有劳汪御医了。”裴玉雯仿佛放弃了,眼神里一片空洞。“太后娘娘,孙媳实在放心不下世子。请让孙媳照顾他一段时间。”“你又不是御医,与其留在世子身边看着伤心,还不如力交给御医照顾。你就留在哀家身边,哀家陪着你一起等消息。”太后拉着她的手,心疼地看着她。“不是哀家不
放人。而是你现在的状态不好,哀家真担心你撑不下去。你是哀家最疼爱的孙媳妇,哀家见不得你难过。”
太后得情真意切,可是具体是什么样的想法也只有她知道。裴玉雯垂下眸子,讥嘲之色一闪而过。为什么换个身份回来后,以前视为亲祖母的太后会让她有了这样可怕的感觉?果然,以前的她终究受到感情的蒙蔽,没有看清整个真实面貌。或许在她没有看见的地,
那些敬重的人是另外的嘴脸。
太后不放裴玉雯离开,这是她早就料到的事情。反正她要做的就是把端木霆送走。既然得的是天花,到时候照顾他的人肯定不多。他们可以下手的机会也很多。而汪御医提过的那个人,他们也会派个人易容成他的样子照顾端木霆的安危。只要离开皇宫
,那就不用担心了。
送走端木霆之后,其他的事情就交给暗卫处理。无论是黑面军团还是一线阁,处理这种事情很容易。孤月和残月与暗卫有联系,她们随时汇报端木霆的情况。在送出宫的第二天,端木霆就被人换出去了。现在的孩子是个乞丐的孩子,他们给对周密的保护,还给那个乞
丐新的身份。
至于汪御医介绍的那个御医,他们已经控制起来了。现在的御医是一线阁的人,也擅长医术。
“暗卫传来消息,柳夫人怕是不行了。”孤月给裴玉雯梳头,轻声着裴家的情况。
“不是有舒老吗?舒老过她还有一年时间的。”裴玉雯侧头看向孤月。
“自从二爷离开了京城,柳夫人的身体就一天不如一天,只怕这是不好的现象。”“我得回裴家看看。可是不能打草惊蛇。要是向太后明,太后不会同意的。”裴玉雯摸着头发。“你再安排一个擅长易容的。我先装病几天,让她帮我先应付那些暗处的人
。”
“世子得了天花,王妃心力交瘁,悲伤得大病一场。这样谁也不会怀疑什么。”孤月道:“奴婢马上安排一个身形与王妃相似的进宫。”柳琉环明明还有一些时日,现在却撑不下去了,而他们府里又有舒老坐阵,按理这不应该。裴玉雯之所以回裴府,一是想确定柳琉环的情况是不是巧合,二是想见见林
氏,免得让她担心。
太后寝宫。
“病了?”太后咳嗽一声,用怀疑的眼神看着老嬷嬷。“确定了吗?”
“是的。病得起不了床。”老嬷嬷恭敬地道:“从世子被送出宫之后便一直病着。”
“哎!孩子是女人的心头肉。没了丈夫还能活,没了孩子……”太后想到这些年自己的艰辛,了两句有感而发的话。从她嫁进皇宫开始,皇帝就不是她一个人的男人。她想要得到皇帝的看重,还得与其他妃嫔争宠。后来有了皇儿,她的人生才有了点色。那时候她就知道丈夫不是她一
个人的,但是孩子是她的。
“御医已经看过,是她忧思成疾,那是心病,需要心药医。看来世子一日没有痊愈,王妃的身体就……”老嬷嬷看着太后的神色,将没有完的话咽了下去。“去年程国公府不是送了一支两百年的人参吗?你给她送过去。吩咐下面的人,尽量逗王妃开心,不要让她总是想世子的事情。”太后擦了擦嘴角的液体,突然问了一句
:“静宁师太最近在做什么?”“太后娘娘不是让她抄经书吗?应该还在抄写吧!毕竟那些经书够她抄半年的。”老嬷嬷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