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私人领地(第1/1页)学霸的黑科技时代
对这些安保人员的家里有恩,再加上付出足够的工资,对当然愿意卖命。
萧铭笑了笑,接受了龚烈阳的安排。
车队行驶了二十多公里,来到了盘古科技南安非总部处。
总部背靠山丘,面朝大海,不远处就是盘古科技的微核电池原材料工厂。
总部后这里还专门为萧铭修建了一栋别墅,别墅位于后山山腰处,正好能够俯瞰整个总部,眺望远就是海岸线,环境十分优美。
别墅内部,有专职的仆人。
一名金发碧眼的女仆为萧铭磨了一杯味道香浓的咖啡,又温柔地为萧铭揉肩解除旅行的疲劳。
萧铭索性躺了下来享受,长时间的坐航班刚刚又乘坐直升飞机的确有点疲劳。
女仆可不是欧洲人,而是土生土长的南安非白人。
通过和女仆的聊天,萧铭得知她的家在开普敦的白人贫民区,在别墅上班包吃包住每个月的工资是15兰特,约合7元软妹币。
这在当地绝对是高工资了,甚至比当地的公职人员和白领还要高,开普敦地区的平均工资也不过64兰特而已,整个南安非的平均工资更低。
能够在盘古科技上班是当地人最大的渴望,能够和盘古科技的夏国员工恋爱结婚,更是当地姑娘最大的向往。
萧铭听,又不少贫民窟的白人姑娘在盘古科技工厂外摆地摊卖一些当地的特产什么的,摆地摊卖西不是白人姑娘的最终目的,而是希望以这种式认识夏国男生,最好能够有一段恋情甚至能够结婚。
盘古科技南安非高层对这件事也很清楚,不过也随缘。
既然盘古科技把总部和工厂都建设在了南安非,那肯定愿意让夏国的员工能够在这里扎根下去,心无旁骛去工作。
对一个男人来,最好的扎根式就是和当地人结婚生孩子。
夏国女少男多,能够在这里解决个人问题也算是节约国内资源了。
萧铭看了看身边的龚烈阳,“你子在南安非的生活就这么**?”
龚烈阳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道:“男人嘛!”
萧铭并不干涉龚烈阳的私生活,大家都是成年人了,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式,只要不影响工作就行。
憩片刻之后,萧铭还是要谈工作。
“我非常喜欢这里!”萧铭如是道。
沙滩、海洋、阳光、别墅……这里满足了对成功男士的一切欢幻想。
“我甚至想退休在这里享受生活。但是烈阳兄,咱们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萧铭指出,“既然我们的垃圾处理场部分已经建设完成,那么我们应该为开普敦当地做一点事情,我们需要和当地保持良好的关系。”
夏国企业在海外通常吃亏就吃在不能和当地管理者和居民们良好的互动,这种情况让夏国企业在海外的处境非常尴尬,很多时候为当地的经济建设作出了贡献却依旧被当地人嫌弃,吃力不讨好。
龚烈阳能够让南安非的总部平稳运行,能够配合温雪晴顺利的实施垃圾处理场的建设,肯定也不是吃闲饭的。
他道:“我和雪晴姐已经准备好了一份案,你看看可不可行。”
龚烈阳将案传输到萧铭的青荷设备中。
萧铭点开查看,案的内容并不复杂,就是让盘古科技做一次当地的环保卫士。
开普敦再怎么也是安南非的大型城市,有城市的地就有垃圾,开普敦的郊区就是庞大的垃圾山。
因为垃圾山的存在,每年换季的时候开普敦地区为地中海气候,四季分明。流感、疟疾等流行性疾病肆虐。
当地管理者想过很多法处理这些垃圾山,但是无能为力,一个是没有足够的金钱,一个是没有技术。
在这些垃圾中最多的就是塑料垃圾,除了填埋以外,还真的没有什么技术去处理。
温雪晴和龚烈阳的计划就是帮助其中一处垃圾堆放场处理垃圾。
这样做有两个目的,一个是能够更好的维护和当地的关系,另外就是能够向世界展示盘古科技垃圾处理的能力。
“法可行。”
目前第一期垃圾处理场日处理垃圾的能力是五万吨,处理能力还是相当恐怖。
得到了萧铭的许可,龚烈阳很快就进入了工作状态。
经过几年的经营,盘古科技在开普敦地区有相当的实力。和当地管理者商量之后,盘古科技的重型机械入场,将开普敦郊区侧的一处自然形成垃圾堆积地的垃圾撅起,装车运往垃圾场。
这一批次垃圾约十万吨,仅仅是运输都要好几天。
浩浩荡荡的工程在开普敦上演着,开普敦的管理者比摩尔在新闻媒体上给予盘古科技极高的赞誉。
比摩尔道:“盘古科技为开普敦带来了就业,带来了食物、医疗,带来了高速的经济增长,现在它即将为我们带来环保和生态!”
比摩尔这话可不是仅仅是为了和盘古科技搞好关系,而是大实话。
这两年,开普敦地区是南安非第一个食物提供充足不需要外界援助的城市,这里依旧有贫民,但是至少不会有饿死的贫民。
微核电池原材料的出口和相关配套产业,为开普敦带来6以上的增速,这里成为了南安非经济增速最快的城市。
如今盘古科技还帮助开普敦处理已经是几十年遗留问题的垃圾,比摩尔恨不得将膝盖给盘古科技献上。
表面上,盘古科技是免费帮助开普敦处理垃圾,实际上是也是一种资源和利益交换,盘古科技将在开普敦地区获得超国民企业的待遇,这种资源是非常重要的。
随着垃圾前往垃圾处理场的还有不少以捡垃圾为生的贫民,对于这种情况的萧铭下令允许这些贫民跟随进来,并且让人维护好持续,避免没有必要的意外事故。
萧铭道:“这里的垃圾场实行机械分类和人工分类并行,工人们也可以从事运输等工作,我们可以以当地的最低生活标准雇佣当地人。”
萧铭这一句话,为当地创造了几百上千个就业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