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八章 新一期发行(第1/1页)我的老师是学霸
第六百五十八章
包松这话还真没错。
虽然,顾律由于去年的那套高考试卷,被广大的考生记恨了很久。
但按照去年的情况来看。
燕大数院在招生面,则是因此受益不少。
许多省高考状元以及高考数满分的霸级别人物,都被燕大数院招入麾下。
至于生源质量,则是直接比往年高了不止一个档次。
因此。
包松作为燕大数院的副院长,当然是希望今年这次的高考命题工作仍旧是由顾律亲自掌刀。
然后,再次重演去年的剧。
包松不奢求燕大数院的生源质量更上一层楼。
只是希望。
燕大数院的生源水平可以保持在和去年一个档次上。
而这个愿望,只要顾律保持住水平稳定发挥,是很有机会达成的。
包松望向顾律,一脸的期许。
顾律无奈的扯了扯嘴角。
顾律又不是什么都不知道,当然清楚包松刚才那话是什么意思。
“师兄,我今年要是再由我担任高考数命题组组长的话,恐怕又会拉一大波仇恨。”关于这件事,顾律现在是很有逼数的。
“没关系,顾律,你别怕,你的背后有我们,仇恨你尽管拉,只要可以为我们燕大数院吸引到足够优质的生源就算是圆满的达成目标。”包松鼓励的拍拍顾律的肩膀。
“那我就……力以赴!”顾律试探的开口。
“力以赴!”包松声音陡然增大了几分,“顾律,给今年的高考生和高中数老师好好的上一课!”
“嗯嗯!我明白了。”顾律重重点头。
…………
接下来几天。
顾律就一边等着吴院士那边的消息,一边忙碌着课题组的诸多事宜。
而《数新进展》期刊的马克龙主编那边,在沉寂了几天之后,同样有了动作。
和许多SCI期刊一样,《数新进展》属于月刊,也就是一个月刊载一期,一年十二期。
而今天。
就是《数新进展》新一期正式刊载售卖的日子。
《数新进展》作为数界四大期刊之一,销售量还是蛮可观的。
至少。
在《数新进展》的大营德国,几乎每位数家都订阅了这期刊。
因此。
在《数新进展》新一期正式发售的当天上午,在德国慕尼黑附近的部分数家就已经收到了崭新的新一期《数新进展》。
许多人急不可耐的泡杯咖啡,然后舒舒服服的开始翻阅。
一期《数新进展》,上面只会刊登十到二十篇左右的论。
但即便刊登的论数量不多,但整期刊仍旧是会非常厚。
原因很简单。
因为每篇数论的篇幅都非常长。
要知道,有资格刊登在《数新进展》上的论,基上都是难度高深的术理论。
这种论的篇幅,短则四五十页,多则一两百页。
甚至两三百页,都称不上多么出奇。
而要历史之最的话。
那就是岛国数家望井新一那证明ABC猜想那长达五百多页的章了。
所以,一《数新进展》到手后,差不多就是一块板砖的厚度,有时候还要更厚。
话题扯远了……
总之,在这一天的上午,就有不少数家拿到了新一期的《数新进展》。
一篇论的篇幅那么长,不可能有数家有那个时间将每一期的所有论都看完。
他们一般都是扫一眼前面的目录,然后挑选自己感兴趣的看。
打开目录。
上面整齐的排列着这期十五篇论的标题。
《带有多个Dirihlet特征和加法特征的enn-Sur恒等式》
《无界集上带粗糙核的分数次积分算子及其交换子在消失广义变指标rre空间的有界性》
《反演变换求解二维调和程的Dirihlet外问题》
…………
连续扫了前面几篇论的题目,许多人都不感兴趣的摇摇头。
前面这几篇论,研究的向偏冷门,并且,研究的成果并算不上是多么有分量级,只能算是勉强够上刊载在《数新进展》上的门槛罢了。
众人就这样一篇论标题一篇论标题的扫下去。
当一篇篇完提不起众人兴趣的章被略过后,许多人脸上都露出无趣的神色。
“看样子,这个月的这期期刊质量又是一般啊!”有人摇头失望。
但这不只是一个人的想法,而是许多人的观点。
要是只有这种水平的话,这期的《数新进展》,着实是让人失望的很呐!
可是……
就在众人打算在论坛上吐槽一番的时候,这期期刊最后一篇论的标题,吸引住了他们的注意。
《基于同态映射的复环猜想的证明》!
这就是这期期刊第十五篇论的题目。
标题很简短,甚至和其他动辄二三十个字的标题比起来,显得没那么有逼格。
但是……
无论哪个扫过这行标题的数家,第一个下意识的反应就是瞳孔猛锁,倒吸一口冷气。
复环猜想,被证出来了?
关于复环猜想这个名字,即便不是代数几何领域的数家都不会陌生。
因为这个名词在几年前的国际数家大会上可以闹得热度极高。
复环猜想,是由华国著名数家在上一届国际数家大会上亲自提出。
其核心内容是将复数域几何和复数域椭圆进行内在联系,开启了研究复数域几何一扇新的大门。
但是……
令人奇怪的是。
近两年的时间过去,复环猜想仍旧未被攻克。
要清楚,复环猜想只是顾律灵感涌现提出的猜想,按照道理,这种层次的猜想,早就应该被人搞定了才对。
但事实就是,两年过去,它仍旧在那,以一个数猜想,而并非数定理的身份。
搞得众人都不知道,是他们低估复环猜想的难度了,还是数界整体变菜了。
而今天。
看到这篇论,众人知道,复环猜想终于是被证明了。
《数新进展》既然将这篇论刊载在期刊上,那就明已经将这篇论中的理论进行验证过,没问题后才会发出来。
只不过。
众人不清楚的是,证明复环猜想的究竟是哪位存在?
是瑞士的吉利卡课题组,还是瑛国的安德烈课题组,亦或是米国的尤斯塔斯课题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