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邀请报告人(第1/1页)我的老师是学霸
第二百四十八章
包松和顾律商量的第二件事,是有关届国际数家大会邀请报告人的事情。
所谓的大会邀请报告人,是指国际数家联盟邀请一批杰出数家,在大会上进行术报告。
术报告分位两种。
即一时术报告与四十五分钟术报告。
两者不同的是。
一时术报告面对的听众是所有与会的数家,而四十五分钟术报告,面对的听众只是各自科分组的数家。
显而易见,两种不同报告形式含金量完不同。
根据往届的惯例,被邀请做一时报告的数家,每届大概只有二十位左右。
而被邀请做四十五分钟科分组报告的数家,每届将近百位。
当然,无论是被邀请做一时报告,还是做四十五分钟报告,都足以体现国际数联盟对该数家的认可。
毕竟,无论哪一届国际数家大会,被邀请做术报告的那批数家,皆是各自研究领域的佼佼者。
同时,许多数家把被国际数联盟邀请做术报告,当做为一种殊荣。
这种荣誉,丝毫不弱于获得某些国际性的大奖项。
当然,在这两种报告形式之外,还有一种十分钟报告。
这种报告形式,只要获得与会资格的数家皆可以进行申请,一旦申请通过,便可以在各自分组会议上进行一次时限为十分钟的简短报告,阐述其观点。
往届国际数家大会,有不少数家通过这种“十分钟报告”的形式,一鸣惊人,从一位籍籍无名之辈迅速得到各关注。
比如,十二年前德国柏林的那届国际数家大会,来跟着其导师卢卡斯来见见世面的西蒙,就是凭借在代数几何分组会议上十分钟的简短报告,瞬间扬名立万!
西蒙之名,在那之后便彻底打响。
…………
当然,顾律目前在数界的名气,已经和那位西蒙不相上下。
通过十分钟报告的形式扬名立万,对现在的顾律来,已经完没必要。
名气,顾律已经有了。
现在欠缺的,是被国际数家所认可。
要知道,顾律虽然现在名气极大,但由于其崛起的太快的原因,顾律目前,仍未获得任何一个国际性的数奖项。
甚至,连国内那几个知名的数奖项,顾律一个都没有。
不得不,这个情况确实有些尴尬。
但没办法,顾律实在是成长的太快了。
前年,顾律刚刚博士毕业。
而今年,顾律已然可以和西蒙那样的数家一觉高下。
在各大数奖项组织还未反应过来的时候,不知不觉中,顾律已经成长到这种地步。
顾律对此是不着急的。
反正研究成果摆在那里,不愁以后没有奖项拿。
顾律不着急,并不意味着包松不着急。
包松现在可以极为迫切的希望,把顾律塑造成他们燕大数院的牌面之一。
因此,让顾律受到国际数界的认可,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
而眼前即将要召开的国际数家大会,是一个不错的机会。
若是顾律被大会选做邀请报告人,那便代表着国际数联盟对顾律的承认与认可。
一时术报告,包松不敢奢望。
每届大会,一时术报告只有二十人左右的名额。
其中,有大概三分之一的名额会被往届菲尔兹奖得主占据,三分之一被今年的菲奖提名者占据,剩下的三分之一,才会被其余数家瓜分。
尤其是对于华国数家来,想要在大会上进行一时报告何其难也。
整个华国,目前有过在国际数家大会上进行一时术报告经历的数家,仅有寥寥十几位而已。
就连是包松人,也没有这个机会。
倒是包松和顾律的老师,季昌义院士,在4年第二十三届国际数家大会上,被邀请在所有与会者面前进行长达一时的术报告。
包松想让顾律争取的,并非是在体与会者面前,进行一时术报告的机会。
而是在代数几何领域的分组会议上,进行四十五分钟术报告。
顾律有那个资格吗?
是有的!
刚刚证明出bab猜想的顾律,是完有成为邀请报告人的资格的。
代数几何领域虽被誉为天才云集之地,但顾律如今已是和西蒙等人齐名的存在。
可以,在代数几何领域,能够稳稳胜过顾律的青年一代数家,一个都没有!
这是包松的底气。
但包松担心,或许会因为一些其他的因素,让顾律失去这个机会。
比如,资历,还有年纪。
国际数联盟的那群人,可都是一些不易相处之辈啊!
“师兄,你的意思是,你有办法,让我可以稳稳的获得邀请报告人的名额?”顾律眼前一亮,望着包松开口道。
对于邀请报告人,顾律自然是有机会就尽量争取。
毕竟,这是对他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
包松不动声色的点点头,“嗯,确实有个法子。”
原来,担任届国际数家大会主席的是华国数会理事长吴军院士。
按照国际数联盟不成的规定,国际数家大会的会议主席由道主国家选派人员担任。
国际数家大会的会议主席,在国际数联盟内部的话语权还是很高的。
而顾律和包松老师季昌义院士,和那位吴军院士是不错的朋友。
包松可以通过季昌义的关系,让吴院士帮帮这个忙。
现在,包松只是征询一下顾律的意见。
沉吟几秒后,顾律点头表示答应。
于是,当天晚上,顾律便带着顾律前往吴院士家中。
对于老友的两位弟子,吴院士自然是热情的招待。
谈话间,包松隐晦的探了一下吴院士的口风。
吴院士笑呵呵的开口,“我们选择邀请报告人,只看能力,不看年纪。否则,到时候台上做报告的,岂不是是一群没有真才实的老家伙。”
吴院士虽然没有明,但其意思已经不言而喻。
顾律和包松心满意足的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