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二章:蒙巂诏语彤公主(第1/2页)大唐第一败家子

    李世民这边,已经和长孙无忌商议妥当。

    就在他们准备下诏,决定将蜀王从剑南道调到河南道,然后逐步削弱蜀王的实力的时候。

    蜀王居然先行上奏,说南诏诸部联合,准备攻打大唐。

    蜀王已经亲率兵马,前往前线抵御南诏诸部。

    南诏之地,素来混乱。

    李世民和长孙无忌得到这个消息之后,先是吃了一惊。

    不过很快就想到,这哪里是南诏要攻打大唐啊,这分明是蜀王的一个借口啊!

    很明显的,蜀王早就猜到了他们的意图。

    所以,才来了这么一出。

    但是现在,南诏已经攻打大唐了,消息已经传出。

    在这个时候,这道旨意还能继续下达吗?

    如果继续下达的话,会让大唐百姓,如何去想他这个皇上?

    此时,李世民心里微微一寒。

    看起来他非常看好的这个儿子,实际上也远没有这么听话啊。

    并且,他的势力已成。

    就算自己想要动他,也必须要三思而后行了。

    现在,他算是听调不听宣吗?

    ……

    此时,李愔已经带领薛仁贵的五万大军,前往南诏进发。

    此时,南诏其实并没有要进攻大唐的意思。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等到大唐大军压境的时候,南诏难道还会无动于衷吗?

    到时候,只要在边境有和南诏对峙,那就等于双方交战。

    当然了,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在出发的时候,李愔已经命人开始收集南诏的情报。

    在隋末唐初的时候,洱海地区,有很多小国家林立。

    这些国家之间,相互之间并没有统属关系,并且相互作战,极为混乱。

    而逐渐的,这些国家,被不断的吞食,最终形成六国并立的情况。

    这六个国家,被称为六诏,分别是:蒙巂诏、越析诏、浪穹诏、邆赕诏、施浪诏、蒙舍诏。

    蒙舍诏在诸诏之南,称为南诏。

    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中,大唐扶持南诏,南诏先后征服了西洱海地区的各个部落,消灭掉其他的五诏,最终统一了洱海地区,形成南诏国。

    这个思路对李愔来说,倒是个不错的办法。

    其实他也完全可以扶持其中的一个小国,帮助他吞并其他的五个国家,统一整个南诏。

    而接下来,剑南道就可以和南诏,发动旷日持久的战争了。

    而只要战争一日不停,父皇没有借口把自己给调离。

    最近几年,大唐的发展极为迅速。

    主要的交通干线,道路全部畅通。

    洲和洲之间的道路,全部开通,至于县乡一级,就要看当地洲的实际情况了。

    益州通往南诏边缘的道路,自然是畅通无阻的。

    因此,蒸汽汽车将两万步兵还有粮草,先行运送到边界。

    至于三万骑兵,就要在后面慢慢赶路了。

    在蒸汽汽车再次提速的时代,只要道路良好,骑兵的速度,是没办法赶得上蒸汽汽车的。

    当然了,也不会慢到哪儿去就是了。

    来到边境之后,李愔马上命令士兵安营扎寨。

    并且摆好防御阵型,做好防御工事。

    南诏地区极为混乱,虽然李愔不太认为,他们能够威胁到益州军。

    但是必要的防备是必须要有的。

    李愔可不想在阴沟里翻船。

    而就在他们还没部署好防御工事的时候,忽然有斥候来报,说是前面出现一支南诏士兵,人数大概在三百人左右。

    听到这个消息,李愔不由微微皱起眉头。

    自己率领大军前来,完全是临时起意。

    并且,他们来的速度非常迅速。

    就算南诏在益州有细作,探听到他们出兵的消息,只怕消息都来不及传递回来。

    既然如此的话,南诏方面,是怎么知道大唐大军已经压境?

    这三百人的队伍,是他们的先锋军吗?

    如果是他们的先锋军的话,人数未免也忒少了吧?

    就三百人,就傻乎乎地冲入他们五万大军之前?

    难道是来送死的不成?

    不管了,李愔决定先把这三百人的先锋队伍拿下来再说。

    等拿下来之后,审问一番,自然就知道他们的目的了。

    不过,还没等李愔下达出兵的命令。

    却是有亲兵前来汇报,说是外面的三百人的队伍,特意前来求见。

    嗯?

    他们并不是来和我们作战的?

    而是知道我们要来,来探听消息来了?

    问题是,他们是怎么知道我们要来的呢?

    大惑不解之下,李愔直接命人,将他们的头领请了进来。

    不多时,一个十六七的女子带领两个侍女走进大账之中。

    这个少女头戴攒花璎珞帽,身上穿着镂花衣裙,外面罩着皮甲,腰间配着弯刀。

    这个少女眉目如画,一双秋水般的眸子水波婉转,琼鼻皓齿,美艳不可方物。

    她身上有一种南诏女子特有的那种清甜,让李愔在第一眼见到之后,都有着微微的失神。

    并且,这个少女,还给李愔一种有些眼熟的感觉。

    但是李愔非常确定,他并不认识这个少女。

    但是少女和她身边的两个侍女,很明显的是认识李愔的。

    看到李愔,少女身边的侍女无比惊讶和欣喜地喊道:“驸马!”

    而少女则是喊道:“姐夫,是你?”

    嗯?

    一个叫驸马,一个叫姐夫,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称谓啊?

    不过很快,李愔就反应了过来。

    对了,当时十五国公主被送到大唐和亲。

    其中就有蒙巂诏国的公主,李愔还记得那个公主叫段丽淑。

    这个少女的相貌,和段丽淑有五分相似,只不过这个少女,比段丽淑要更胜三分。

    眼前这个少女,大概是段丽淑的妹子吧,哪同样也是蒙巂诏的公主了。

    听到他们的话,李愔微微一笑说道:“丽淑公主,最终嫁给了宣传部部长夏云天,所以姐夫或者驸马这个称呼,就不要再叫了。”

    十五国的公主,李愔一个未娶。

    自从娜塔莎公主嫁给李元芳之后,其他的公主,见蜀王真的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然后纷纷选择嫁人。

    段丽淑,最终嫁给了宣传部部长夏云天。

    听到李愔的话,段丽淑气鼓鼓地说道:“可是,我就认你这个姐夫。其他人,我才不会承认呢!”

    “姐夫,人家叫段语彤。对了,姐夫,你是怎么知道我们蒙巂诏有难的?姐夫知道人家有难,立马出兵,人家真的太感动啦!”

    段语彤一边说着,一边很自然的挽着李愔的胳膊。

    两人离的很近,能够闻到一股细细的幽香。

    并不是胭脂水粉的味道,倒像是自然的花香,估计应该是小姑娘身上的体香吧?

    李愔微微侧首,近距离观察,能够看出,段语彤的脸色极为憔悴。

    眼睛里隐藏着深深的忧虑。

    看起来,他们部落的情况很不妙。

    这个小姑娘这么讨好自己,是很需要自己的帮助啊。

    她必定是知道,自己肯定不会是因为他们部落有难而来的。

    但是她故意误认为是这样,倒是让李愔不好否认这一点。

    而李愔前来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扶持其中的一个部落。

    其实扶持那个部落,倒是没有太大的差别,只要听话就好。

    想到这里,李愔不由哈哈笑道:“是啊,本王听到你们蒙巂诏有难,就马上赶了过来,幸好赶来的很及时啊!”

    “语彤公主,现在你们蒙巂诏处于什么情况?你且说来听听。”

    听到这位大唐蜀王,竟然承认是来帮助他们蒙巂诏的,段语彤顿时又惊又喜。

    脸上的忧愁之色,不由一扫而空。

    她连忙说道:“姐夫,你直接叫人家语彤就好的嘛!现在,我们部落被越析诏、浪穹诏两个部落围困,情况非常危机。”

    “我这一次,就是准备带人找到姐姐,寻求大唐帮助的。没想到,姐夫这么关心我们,来的这么快,我们有救了,真的是太好了!”

    听到这里,李愔不由微微一笑。

    原来她带着三百人马,并不是知道自己大军压境的消息,而是准备到大唐寻求帮助的。

    这纯粹是瞎猫碰到死耗子啊!

    李愔不由继续问道:“你们蒙巂诏有多少兵马,越析诏、浪穹诏又有多少兵马?现在你们的情况怎么样?”

    段语彤不由介绍道:“姐夫,我们蒙巂诏经过惨烈的厮杀,现在只有一万左右的兵马。而他们两部合兵总共有三万多兵马。”

    “现在,他们已经将我们部落团团围困住,我们支撑不了太长时间了。姐夫,帮帮我们,好吗?”

    说到最后的时候,段语彤不由自主的抓住李愔的胳膊,似乎因为渴求而用尽了全身的力气。

    疼的李愔不由倒吸一口凉气,疼的哎吆出声。

    段语彤这才发现,不由羞红了脸色,一边向李愔道歉,一边连忙伸手帮他揉捏胳膊。

    不过,她的眼睛,始终紧紧的盯着李愔,眼神流露出无限恳求。

    原来,他们的部落,已经到了这么紧张地步。

    李愔猜测了一下,如果这小姑娘是去大唐求助的话。

    等他们到达益州,找到她姐姐,然后再求助,再等大唐出兵。

    这边只怕他们的部落,早就已经灭亡了,时间上根本就来不及。

    也就是说,这小姑娘带领三百人,与其说是到大唐求救。

    倒不如说,是到大唐避难来了。

    恐怕她自己也明白这个道理。

    所以在碰到自己之后,才会如此惊喜,才会如此的讨好自己。

    嗯,一个现在仅存一万多人的小部落。

    如果帮助他们掌控整个南诏的话,就凭他们一万多的兵力,肯定是不够的。

    到时候,大唐就可以驻兵,帮他们镇压全局。

    到时候,这南诏,可就全在大唐的掌控之下。

    而他的地盘,也将会拥有剑南道、南诏、吐谷浑这三地。

    目前来说,蒙巂诏真的是最好的扶持对象。

    想到这里,李愔不再迟疑,马上说道:“语彤,你放心好了,本王就是为了拯救你们而来的,当然会帮助你们了。”

    “救人如救火,事不迟疑,现在我们马上出发!来,你跟我上战车,在前面指路。”

    听到李愔的话,段语彤不由流下欢喜的泪水。

    语无伦次地说道:“姐夫,谢谢你,太谢谢你了!你对我们部落的大恩大德,语彤结草衔环,都会报答您的大恩大德!”

    李愔微微一笑说道:“感激的话,等到事后再说不迟,现在快上车吧!”

    “嗯!”

    李愔马上集合车队,集合起三千蒸汽战车,带上两万士兵,准备开拔。

    李愔带着段语彤,就坐在第一辆车上。

    李愔让段语彤指路,带领后面的车队前进。

    段语彤不由对李愔说道:“姐夫,让我在前面带路就好了,你呆在前面,太危险了。”

    李愔微微一笑,然后对段语彤说道:“语彤,我给你说过了,不要叫我姐夫了。”

    “还有,这辆车非常安全,不会有什么事的,你只管在前面指路。”

    听到李愔的话,段语彤脸色微微一红,然后对李愔说道:“好的,阿哥。”

    听到阿哥两个字,李愔脚下一个踉跄,差点摔倒。

    这是神马称谓啊喂?

    阿哥不是清朝戏里,对皇子的称呼吗?

    不过很快李愔就想到,在少数民族,尤其是在云南那一带,其实也是有着这种称呼的。

    通常是未婚女子,对年轻男子的称呼。

    阿哥阿妹,或者叫阿黑哥。

    段语彤公主的这个阿哥,叫的情谊绵绵的,直叫的他心里直痒痒。

    只不过,李愔心里,其实十分清楚。

    这个小公主,未必是对他的情谊,只怕是对大唐大军的情谊吧。

    她也是为了他们整个族群的安全,才不得不对自己曲意逢迎。

    说实话,这个小公主,就像是深山中的百灵鸟,真的惊艳到了李愔。

    但是李愔家里已经有好多夫人了,并没有继续扩大后宫的准备,因此对她,其实没有太多的想法。

    南诏诸国,尤其是蒙巂诏,因为和大唐和亲,得到大唐不少的支持。

    至少道路修的非常顺畅,全部都修上了水泥路。

    因此,大军的前进速度,是非常快的。

    仅仅用了半天的时间,他们就赶到了距离蒙巂诏三十里之外的地方。

    不过,因为他们是中午出发的,到了这里,天色已经彻底黑了下来。

    李愔并不熟悉这里的地形,因此,命令士兵就在车里休息。

    然后派遣士兵轮流警戒守夜。

    这时候,段语彤不由向李愔询问道:“阿哥,要不要我混进部落里面,和我父王商议妥当,然后明天里应外合,杀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李愔不由好奇地问道:“你有密道,可以轻松地潜入部落内部吗?”

    段语彤咬着嘴唇说道:“没有的,但是我可以带领手下之人,冲杀进去。”

    李愔微微一笑说道:“哪大可不必,不需要里应外合。区区三万联军而已,在本王眼里,不过是土鸡瓦狗罢了。”

    听到李愔的话,段语彤不由微微失神。

    很快,大唐士兵就开始生活做饭。

    平时李愔都是和士兵一起吃饭的。

    不过现在有段语彤在身边,为了照顾她,李愔命人将饭菜送到了车上。

    饭是米饭,而菜,除了土豆和白菜这些容易携带的蔬菜和肉之外,居然还有青菜。

    段语彤不由惊讶地问道:“阿哥,你们行军,居然还带着青菜的吗?”

    李愔微微一笑说道:“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