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九章:蜀王再添一把火(第2/2页)大唐第一败家子
妃。
这件事情,有人推波助澜。
而那些弹劾的官员,李世民稍微一留意,就能注意到,都是太子和魏王派系的官员。
想到这里,李世民心里微微一寒。
这件事情,不定真的如同愔儿所的那般,里面有猫腻啊!
想到这里,李世民果然听信了蜀王李愔之言,决定微服私访。
而为了不打草惊蛇,李世民故意以身体不适为缘由,佯装成要去益州修养。
身边带了几个御史和魏征等人。
但是等出发的时候,并没有去益州,而是直奔齐州而去。
直到这时候,跟随李世民出行的几人,才发现皇上的真实用意。
此时,李愔也得到了李世民明着来益州养病,实际上去齐州微服私访的消息,不由的微微一笑。
其实,这个消息还是李愔命人故意放出来的。
李愔相信,哪些御史,没事都要找事弹劾人。
当他们听到这种传言的时候,必定不会去证实有没有这种事情,直接就会上奏折弹劾。
毕竟,他们可是有风闻言事的权利。
就连自己估摸着可能发生的事情,他们都能上奏。
更不要,这些事情,是真的有传言了。
而御史一弹劾,太子和魏王那边,相信也不会去调查事情的真相,必然会跟着弹劾。
而实际上,如果他们弹劾的对象不是齐王。
李愔也没有给李世民写哪一封信的话。
李世民也不去微服私访的话。
不管齐王有没有做这种事情,派人去调查的结果,肯定是有这种事情的。
太子和魏王一起想搞掉的官员,就必然会被搞掉。
那个庙里没有冤死的鬼?
但是令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其实这一切,都只不过是蜀王李愔施展的一些套路而已。
半天的时间,李世民就带着几个御史,还有几十个侍卫,悄然来到齐州。
他们来这里的目的,就是为了微服私访,探查一下事情的真相。
因此,他们自然是乔装打扮,假扮成一队商人,进入齐州。
到了齐州之后,他们很快就来到十五个安置村的第一个村子。
在村子外,李世民等一行人,仔细打量了一番安置村,不由有种眼前一亮的感觉。
李世民虽然贵为天子,但是可是经历过隋末唐初的残酷战争的。
所以,他这一辈子,见识到了村子很多。
但是眼前的这个安置村,可以是他见识过的最漂亮的一个村子。
整个村落,都是统一样式的宅子。
统一的红砖青瓦,统一的厢房,看起来有种整齐划一的美感。
每条街道,每条巷子,都是横平竖直。
村子里的每一条道路,都是铺的水泥路。
街道上,干干净净,根看不到一般村子里,脏乱差的现象。
单从外面看的话,真的让这一行人大开眼界。
但是,凡事都不能只看外表的。
村子修建的再漂亮,如果村民们过不上好日子,怨声载道的话,哪也没有丝毫的用处。
接下来,他们就开始走近村子。
这时候,村子里的人并不多。
只能看到一些孩子在外面玩耍,还有少数的老人,在门口晒太阳。
但是外面玩耍的这些孩子,身上居然都穿着没有打补丁的衣服。
甚至有些孩子身上,还穿着新衣服。
这些孩子脸上,也没有丝毫的菜色,看上去都很健康。
这一幕,不由的让李世民脸上,露出若有所思之色。
而跟随李世民一起前来的几个御史,脸色却是不怎么好看。
弹劾齐王的奏折,其中就有他们几人的份儿。
他们平时弹劾人,有些是道听途,而有些,根就是捕风捉影。
而齐王的事情,他们是真的听到了这些流言。
既然事情已经流传到了长安,他们相信肯定是真的。
要不然的话,怎么会流传出来呢?
但是现在看来,事情似乎和他们想象中的,有些不太一样啊!
这时候,李世民不由走向一个正在门外晒太阳的老太婆。
然后礼貌地问候道:“老人家,我们是过路的商人,想向您打听点事儿。”
那个老太婆看到这么多人站在她面前,倒是也不害怕,也不吃惊。
而是问道:“你们是过路的商人,是不是口渴了讨水喝啊?你等着,老太婆这就去给你们倒水。”
李世民连忙道:“老人家,你不用忙活了,我们口不渴,不是来讨水喝的!就是想向您打听点儿事!”
老太婆听了之后,问道:“你们想打听啥事啊?尽管问老太婆,这十里八村的,还没有老太婆不知道的事儿呢!”
李世民不由点头问道:“老人家,听你们以前受过灾,你们的这些房屋,都是朝廷给修建的,是不是这么回事儿啊?”
老太婆点头道:“是啊,这房子啊,修的可真好!俺们自己,哪里舍得修这么好的房子啊!这住着也舒服!这一辈子,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老太婆真是死也值得了!”
嗯?
从这老太婆的话里,似乎也没听出什么怨恨来啊?
哪几个御史,心里不对劲的感觉,更加强烈起来。
不行,不能这么问,估计是皇上问话的式不对。
想到这里,一个御史不由问道:“老人家,我问你,这些房子,是不是齐王放高利贷给你们的?你们心里恨不恨齐王啊?”
“呸!”
双倍月票,一张顶两张,真的太神奇了鸭!今天,你们试了木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