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幕 虚构杂志(第1/1页)美国大富翁

    有人说,故事是人的第一需求。

    人之所以是人,超脱于其它动物,就在于人类能对虚构事物进行想象。

    不管是《大富翁》的宣传重点“一夜暴富”,还是对于林肯的鸡汤宣传。实际上,都是在讲故事。

    不过,让布莱尔都没有想到的是。

    燃气机和电力设备的小故事,居然卖的这样好。

    甚至,有数批读者前往不同地区的报社进行提议,提议他们要看更多和科学技术相关的东西。

    然而,信息汇总到布莱尔这里,布莱尔却对此犯了难。

    因为,那一篇不算长的文章,已经将想要说的都说了。

    这本身就是道格下达的一个宣传任务,而现在宣传任务已经完成了,再说可能就涉及到商业机密了。

    “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做。他们口口声声的想看更多和科学技术相关的内容。但是高深了他们又看不懂。您有没有好办法呢?”布莱尔问道道格。

    布莱尔虽然已经是一个独当一面的人了。

    但是,他却患上了道格依赖症。

    一旦遇到什么困难的事情,他就有一种询问道格的冲动。

    不过,大多数时候,他这种冲动在他还没有做的时候,就已经被他抑制掉了。

    因为他知道,过多的打扰道格,只会让他觉得自己无能。

    一个无能的人,适合在美国报业集团总裁与总编辑的位置坐着么?

    不,不适合。

    因此,只有当遇到非常尖锐事情的时候,他才会找到道格。

    而道格,对于他的每一个问题,都能给出一些他想不到,但是却又异常好实施的办法。

    这一次,道格的回答是,“为什么不试试科幻小说呢?”

    “科幻小说?”布莱尔问道。

    “基于科学的幻想小说。”道格解释道。

    与中文不同,英语想要达成日常会话的水平,不算是很难。

    但是,当涉及到一些专有名词的时候,就很折磨人了。

    甚至,在一些需要用到大量专业词汇的专业考试,甚至可以将专业词典带到考场里。

    因此,布莱尔就理解不了道格口中的科幻小说到底是什么。

    而道格最好的解释,就是将将这个概念,用更长但是却更普遍的单词描述出来。

    这回布莱尔明白了,他也立即采用了道格第一次的说法,疑问道,“科幻小说?小说固然不错……但是……这是他们想要看的么?”

    “你以为他们向看某个领域的真实发展?”道格放下手中的报纸说道,“不不不。你太看得起阅读我们报纸的人了。就像是刚才我说出科幻小说的这个概念,你一时间都没有理解。那么,专业的事情上,总是有一些专业的词汇。读者们能理解么?

    如果他们理解不了,你要用比正文更多的版面去解释么?

    这样干巴巴的东西有趣么?

    读者会喜欢看么?

    不,他们不会。

    你或许现在会觉得我十分武断。

    但是,布莱尔你坐在这里。

    你看,这就是那天刊登了《燃与电》的报纸。

    你仔细看看《燃与电》,它的核心在哪里,究竟是读者以为的科学知识。还是让他们通过这些‘科学知识’收获的满足感。”

    布莱尔拿起报纸仔细看了起来,他又仔细看了一遍。

    发现果然这篇报道里提到的科学知识,都非常的浅显,几乎没有用到任何一个专业词汇。

    但是,与之相比,里面更多的则是畅想未来。

    畅想有了内燃机和电力的世界,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在这篇文章里,预言说未来的内燃机,将会有相当于几十匹,甚至是上百匹马的力量。

    要知道,在现实里,马匹最多的马车,一共也就只有八匹。

    而八匹马的规格,几乎是有英国女王才配得上。

    因为,这不单单是车宽的问题了。

    还意味着这些马要有相似的性格,相似的身高,相似的体态。

    这样,才不会搞出乱子。

    而这样一辆由八匹马拉的马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已经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了。

    象征着尊贵的身份。

    而《燃与电》的文章里则说,未来几乎每一个人,都可以拥有一辆有几十匹上百匹马力的内燃机。

    这岂不是说,“我也有一天能够很尊贵?”

    读者,这时候就会感觉到一种异常的满足感。

    但是,他觉得自己的满足感,来自于更先进的科学技术。但实际上,他们的满足感,却来自于“我比女王更尊贵”这一点上。

    这篇《燃与电》布莱尔自己在之前已经看了不下五十遍了,但是他却一直都没有发现这一点,现在他在道格的指点下,发现了这一点,立刻觉得看到了一个新世界。

    而这个新世界,也对他目前遇到的困难,提供了解决方案。

    那么,他现在遇到了什么困难呢?

    他遇到的困难就是,庞大的美国报业集团,在扩张到现在这个程度后,没有办法扩张的更大了。

    甚至,各地新闻都可以报道的优势,都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劣势。

    因为,新闻是真实的,阅读新闻的人,与其说是在看上面的字母,不如说是在其中寻找雨自己切身相关的新闻。

    就像是,纽黑文酒店的报道,就会吸引去过纽黑文酒店的人关心。

    但是,没有去过的人,对此却漠不关心。

    因此,在底特律,报道纽黑文发生的事情,底特律的人就不会感兴趣。

    而快速扩张的美国报业集团,又因为种种原因,对于当地的渗透,远远不如已经在这里从业了许多年的报社。

    那些报社在经过了最初的恐慌后,渐渐地已经能够与美国报业集团进行对抗了。

    布莱尔现在头疼的就是这股反击力量。

    对于这些反击力量来说,美国报业集团或许是一个庞然大物。

    但是,对于美国报业集团来说。

    无数个小报社一起反击,它也承受不住。

    但是,美国报业集团,就是在非虚构写作这一片上,遇到了比较大的难题。

    而现在,道格提出的虚拟写作,却完全可以解决当前的问题。

    哪怕是《燃与电》里面进行的科学畅想,都有很强的普适性。

    相比于某一个城市发生的某个小事,人们可能会更加关心未来。

    关心未来自己会过上什么样的日子。

    而当他们被这虚构的畅想吸引的时候,他们又会获得满足感。

    如此一来,他们就沉淀下来,成为了美国报业集团的读者。

    而美国报业集团之前摊子太大的劣势,也可以转变成为优势。

    因为,这种故事创作,必然不是每一个都是优秀的。

    如果,那些小报社打算进行反击。

    但是,他们的覆盖面,却过于小。没有充沛的优秀创作者。

    但是,对于美国报业集团来说,他覆盖的任何一个地方,任何一个人进行了任何一个故事创作,都有可能送到美国报业集团的读者手中。

    因为,相比于普通的新闻报道,虚构写作更容易引起不同背景,不同地区人的关心。

    如果,这一步能够真正的迈出,美国报业集团就真的站稳了脚跟。

    “我知道了,我这就去做。”越想越觉得激动的布莱尔,立即去工作了。

    而道格对于这样的失礼,也没有责怪的意思。

    甚至,如果让他选择一群懂礼貌的人,与一群能干活的人,他宁可选能干活的。

    当然了,许多时候并非非此即彼。

    不过,道格还是更喜欢能够干活的人一些。

    事实上,《燃与电》这篇文章,就是由道格起草的。

    道格起草这篇文章的时候,也曾经想过会不会引起别人的跟风。

    但是,他想了一下,就觉得自己想多了。

    因为,资本家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家伙。

    现在,美国报业集团能够吹嘘内燃机和电力机械。但是,克莱登集团是否真的去做了么?

    如果做了,他们说是为了什么?

    为了给自己创造更多的竞争独守?

    如果不做,是找人给他们探路?

    总之,这篇文章发了,反倒是会让那些资本家们疑神疑鬼。

    哪怕已经在这方面有了投资的资本家,都要好好再想一想了。

    而他们想的时候,就是道格超车的时候。

    当然了,他的这个做法,也从一个另类的角度,拯救了美国报业集团,这个美国有史以来,第一个横跨了几个州的大型传媒机构。

    其实,道格也有些看看这个年代的人,到底会有怎么样的幻想。

    就在道格在办公室里畅想的时候,布莱尔觉得自己的腿都要跑断了。

    虽然,他已经是美国有史以来最大传媒公司的总裁,但是他可没有道格要来的“悠闲”。

    因为,美国报业集团扩张的太快了。

    虽然人手还算充足,但是能用的人却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多。

    因此,他没有办法像是道格一样,有了一个想法,就让下面的人去执行。

    至于执行的过程他不看重,他看中的仅仅只有结果。

    而布莱尔这边就不一样了。

    不管是现实情况,还是他的认知,都在告诉他只有注重过程,才会有好的结果。

    但是,他这样下属又得不到很好的锻炼。

    于是,进入了一种恶性循环。

    道格对此也心知肚明。

    他每天大多数时候不是在办公室里,就是在会议室里,好像他哪里都不去一眼。

    但是,他知道的事情却一点都不少。

    因为,他已经有了一个五个人的小团队。

    这个小团队里的人,不做其它的事情,每天就是帮助道格分析和汇总信息。

    当然了,因为信息量过大,哪怕是有专门的人负责处理。道格每天大量的时间,还是要坐在办公室里,进行大量的阅读。

    当然了,布莱尔也不完全是个所有事情只会自己做的傻子。

    他还是会分配任务的。

    他知道,如果单凭自己的力量,搞一本专门用来放科幻小说的杂志,可能起到的效果不是那么大。

    因此,他做出了一个决定,就是让几乎所有隶属于美国报业集团的编辑部,进行杂志的策划。

    然后,他再从中选出来一批策划,让他们实现这个策划。

    到了最后,再从这批已经制作出来的杂志里,选出来三本进行刊登。

    对于美国报业集团来说,这是一次很庞大的活动。

    虽然让整个美国报业集团都鸡飞狗跳,但是并非没有好处。

    首先,就是各个分部对于美国报业集团整个概念更有实质的印象了。

    通过这一次活动,让哪怕是最基层的员工,都意识到了美国报业集团到底有多么庞大。

    除此之外,也是布莱尔对于各个编辑部的一次摸底。

    或许,有许多人认为,虚构写作与非虚构写作,完全是不同的两样东西。

    能做好一件事情,不一定代表能做好另外一件事情。

    但是,抱歉的是,这是一个比较错误的观念。

    就像是此刻的克莱登小学,考试的科目是数学、物理等等学科。

    这些学科里,有许多孩子名列前茅。

    但是,如果教的是《圣经》考的是《圣经》,难道名列前茅的人会完全换一批人么?

    不,不会。

    大概率还是这批人。

    就像是考试只是一种选拔制度。

    考试的内容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影响巨大。

    这对于那些孩子们来说如此,对于美国报业集团的成年人们也是如此。

    只不过,大多数时候,他们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甚至,布莱尔也是做完了这一切,才清楚的有了认识。

    但是,此时此刻,美国报业集团已经拥有了三本几乎堪称顶级的虚构类刊物。

    这三本刊物,在美国报业集团的全力推广下,不管是销量还是质量都是绝对的第一。

    不过,这三本刊物,互相之间也有竞争,也在进行着精细化的市场微调。

    他们打起来了,其他发现这一块市场,想要进入的人,就发现完全是死路一条。

    因为,最顶尖的稿费,最顶尖的作者,最多的销售数量,已经将其他的入场者驱之门外了。

    当然了,也并不是完全做不了。

    也可以做一些,这三本杂志不做的内容不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