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45章 场刊分数和红毯!(第2/2页)我成了一条锦鲤
在意识到自己丑陋的时候,他躲进阴暗里,内心冲突的时候,光暗线在他脸上游走。
配以表情的控制,肢体的控制。
简直像是一头困兽,时而从人形皮囊里爬出来,时而又被镇压进去。
戏剧感极致强烈。
这一次的鼓掌,是由前排的专业人士带动的,被震撼的其他观众,随之应和,于是蔚然大观。
至此,李元的心态变化,从进入到一个想象中的桃花源,到开始意识到假象背后的现实,再深一步,从这现实里看到自己内心的现实,他已经处于一个崩溃的,自我否定的边缘。
齐西建议他和花一起去遇仙降上聊一聊,那里对两人都有特殊的意义。
二上遇仙降,与其是李元跟花的交流,不如是李元跟自己的交流花就是以前的他,一个为自己假造了桃花源的人,以为只要进入其中,就可以获得抚慰和圆满。
李元试图从花身上,找到真正自我和解的法。
他寻找到了个合唱比赛的机会,如果能够得到省级奖项,就可以加分进入县里的中心校就读。
合唱环节颇有致敬放牛班的春天的意味。
李元苦心孤诣地让王花真正愿意表达出对唱侗歌的热情而不仅仅是为了一开始的加分。在乘着老旧但干净的巴、穿过山林荒坡的绿皮火车去往县里、省里参加一次次比赛的过程中,花儿渐渐感受到和大家一起唱歌,一起努力的幸福。
得了第二名的合唱队载誉而归。
庆祝的时候,花儿从口袋里掏出两个风铃来,是铁的,不是银的,买不起银的,想要跟老师一起挂到遇仙降上去。第三次上遇仙降,李元看着王花跟阿爸阿娘自己唱歌拿奖了,开朗活泼满足他自己看着两个挂的高低不同的风铃,伸手过去弹了一下。
叮!
花儿回头过来,露出粲然笑容。
结尾是李元办了个诗社,带着生们在山坡上背诗,花儿和几个女孩子,还有混在其中的二球,在另一边唱着侗歌,阳光洒落,白花青草,远山近水
最后也没有明示,李元是否从花的改变中得到了自我和解的秘钥。
是抛除幻想,拥抱现实?
是解放内心,宽容自己?
是爱在心间,为人为己?
这就要交给看电影的人了。
放映结束后的掌声,还是相当热烈的。
很多外国影人和季铭拥抱,赞扬他奉献了让人惊叹的演出,当然也有相对直率一点的,电影略显平淡,创意不足,而且有些虎头蛇尾,希望未来能看到更好的属于季铭的作品。
一概照单收。
如晏在企鹅影视大会之后,跟季铭见面的时候,就是传魔幻绯闻那一次,她了剪片的思路和考量,再加上最后的减法。其实她跟季铭都已经有准备,这不会是一部水桶式的电影,面面俱到,他们放弃了很多,比如原先李元跟花的冲突会更剧烈,和解的过程也会有更多现实性的刻画,但后面都被斩掉了。
保留下来的,是纯净的人物心理变迁,是饱满的情绪填充画面,是恬静自持的推进底色。
不失一部值得一看的电影这是季铭自己的评价。
播完之后,固然有采访,但其实整体的发酵,还在第二天因为这一天的主角另有其人,克里斯托弗诺兰驾临戛纳,为重制的71:太空漫步站台,以及开办自己的大师班。当然,随后太阳之女,女性影人的集体亮相,也颇为吸睛。
第二天,场刊给出了评分:8分。
这不是个特别出的分数,但是同一天首映的,被女性电影人活动盛大支持的太阳之女,只有1分。
对比如此强烈。
好莱坞报道者非常直白地:“早晨首映的遇仙降,并不是一部完美的作品,但她是我们在电影节上喜欢并希望看到的电影作品。而同为女性导演,且为女性题材,所以得到凯特布兰切特领衔支持的太阳之女,俗套、无味、生硬,完浪费了观众的时间从这个角度来,颇为讽刺。女性导演们,或许不应该迷恋题材的正确性。”
银幕的评价要积极的多:“遇仙降重复使用了一个被传赋予特殊色的地点意象,主演每一次的关键改变都在这里发生,所谓遇见神灵的地,导演显然意有所指,神灵,就是我们坦诚而不加掩饰的内心复杂、多变和善意隐藏自己的现代人,往往无法认清自己真实的想法,或许真的有一个神灵在,我们将会可以更坦率面对自己,并发现我们真实存在的问题。
导演试图讨论的,也正是这样一个的课题,一个迷恋众艺体裁的主角,一个深山村寨里的少数民族少女,一个心理的职主妇,却坚持每年支教。它饱含我们所不熟悉的一些中国哲,以及对放牛班的春天致敬的合唱队情节。等等这一切,被导演用同一个问题内核联系在一起,共同绘制出一个富于印象派意味的故事图景。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年轻的男主角在合乎年龄和超年龄的不同表演层次上,都贡献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表演。
电影,值得一看。”
这两份场刊除了电影的分数和评价之外,还包括昨天的单日最佳红毯尽管这些红毯位置是可以买卖的,但要么是生意不好,要么是季铭的红毯身颇有人气他昨天的湖蓝造型再度进入p3之列。
编剧评价他“这位中国男明星展现了令人生畏的红毯表现力,昨天比红地毯更闪耀的,是他灿烂的笑容和清澈的眼神一如他在电影中的表演。假如你看过他开幕式红毯的表现,你将无法不好奇,他到底还有多少不同的面孔可以发掘,是否都如开幕式和昨天一样迷人?或许,他应该多走几次红毯。”
季铭笑着摇头,算是完成任务了。
“昨天观众采访出来了?”
“6台的视频采访,采了五个观众,四个是国外的,一个是国内的。”林冉把p递过来。
季铭也没问林冉,就点开自己看。
第一个是个外国老太太。
“我想要格外地强调一下,尽管我从来没有读过中国古代的诗歌作品,但当我注意到字幕的时候,我惊叹于它的美丽。这真的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兴趣,我打算回去找一找关于它的作品,好好读一读”
好眼光,这些翻译,来头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