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缥缈(第1/1页)剑道师祖2
“陆公子目光如炬,明察秋毫;一早便能看清冯妖妖的真面目,我和师兄却......”,
碧荷轻轻叹息一声,道:“昆仑派与凡间宗派大不相同,长幼有序,门风清平友恭,上下皆追求无求无欲的仙人境界,素来不理尘寰”,
陆鸿笑道:“这岂不正是世外仙宗之本色?”,
碧荷摇了摇头,道:“若是昆仑封山,从此与凡尘隔绝,自成一片世外桃源,这样做自是最好;可我昆仑虽然号称世外仙宗,但外界一旦有变山上的剑仙都是要下山救世的;届时,空有一身绝世修为,却不懂得人世险恶的剑仙要如何救世?如何立身?”,
碧荷的性情与以往已是大不相同,这一年来师兄弟们接二连三的折在冯妖妖手里,她虽不愿下山,但看在眼里却是明悟更多。
“当初,中州传言陆公子与冯家公子为争花魁而争风吃醋,并在冯家宴会上一怒之下杀了冯天,并对冯妖妖见色起意;师兄嫉恶如仇,虽然佩服陆公子的修为境界,但对陆公子这等不端的行为一直颇有微词;后来真相大白,我才知道冯妖妖的心机是何等之深;可惜,师兄直到死时也没能看清冯妖妖的真面目”,
“其实,我和师兄这样的人注定是不会有所作为的;他日神州一旦有难,还需陆公子这般大智大勇的人救生民于水火;以前我曾说陆公子心术不正,难称正道名流,是我错了,请陆公子不要介怀;从今往后,我与人为善时也会像陆公子一样亮着锋芒”,
“这些话放在碧荷心里很久了,却一直无缘再见陆公子,直到现在才能告诉你”,
陆鸿淡淡一笑,道:“虽然忘却了前事,但姑娘一番肺腑之言,在下也颇有感慨;昆仑派隐世风范,在下素来佩服,纵有些许不足,日后弥补也就是了;姑娘历经大变而本色不改,在下亦佩服的很”,
说话间听见屋里一声叹息。
“想不到连你也被冯妖妖这妖女暗算了,哎......”,
长春真人的声音从草庐中传来,陆鸿和碧荷都不禁回身。
过不多时,长春真人打开门走了出来,一丝丝白气自他身上冒出,这时才稍稍收回体内;为救断痕他显然耗费了不少真元。
“师父,大师兄他......”,
长春真人道:“无碍了,他体内蛊毒已解,没有生命之危;但这一战内有蛊毒,外有强敌,虽然侥幸被陆鸿小友所救却也元气大伤,需要好好休养一段时间”,
长春真人修为高绝,医术亦是登峰造极,昆仑山上也不缺灵丹妙药,断痕既无性命之危,纵然再怎么伤及元气也是能够恢复的。
碧荷心中稍宽,道:“大师兄也是被冯妖妖暗算受伤的吗?”,
长春真人点了点头,喟叹一声道:“谁能想到,我门下亲传六弟子,个个身怀绝技,个个折在冯妖妖的手里”,
碧荷眉宇之间少见的浮现出一抹冷色。
长春真人却没有多提此事,道:“陆鸿小友,可愿和老道在这青木峰上走走?”,
“乐意之至”,
陆鸿拱了拱手跟在长春真人身后。
“我去照顾大师兄”,
知道师父与陆鸿有话要说,碧荷没有跟随,她施了一礼便进屋照看断痕去了。
青木峰上飘着细碎的雪花,山间四野一片茫茫,远处山峦起伏,与琼楼玉宇交相辉映,山涧里虎啸猿啼,鸟鸣啾啾,陆鸿自觉这里虽然气势不足,但这逍遥世外的美景比之无极道宫的确是要远胜之。
“老道虽然长在深山中修道,但久闻陆鸿小友之名,只是没想到小友福泽之深连老道也看不透”,
陆鸿笑道:“福泽气运一说虚无缥缈,修界之人虽不敢不信,但从不敢遵循此理来行事的;世间事还是要靠人为”,
长春真人哈哈笑道:“小友能有此心实是幸事,但世间事总有三分是天来定夺的,就像我这几个徒弟,个个身怀绝技,属龙凤之姿,兼有我昆仑山盛名在外,外出历练本该顺风顺水,熟料竟一一遭劫”,
“老道年三百一十已矣,修道三百年,愈发相信‘命’之一字”,
“天命渺渺,六道轮回,命之一字不见于形,但却无处不在”,
陆鸿默然片刻,道:“晚辈受教了”,
长春真人摇了摇头道:“你年轻气盛,虽久经风雨,但多有贵人相助,俱是有惊无险,于命理二字其实是不信的”,
“这与天资无关,各人阅历不同,行事风格和遵循的事理自也是不同”,
陆鸿笑道:“不瞒前辈,晚辈确是没有许多感慨,但晚辈以为这是修行不足的缘故;恩师无极道主神通盖世,当世无敌,也常推衍天道,敬天明礼,晚辈又岂会完全不信;只是晚辈毕竟年少,若一味遵循天道,循规蹈矩,岂不是年纪轻轻就步入暮年了?”,
长春真人抚须大笑道:“年轻人有此血气当真令老道也感快慰,说得好,这敬天明礼四字便让我等老朽来遵循吧”,
“小友,尊师道主安好否?”,
陆鸿道:“师父他老人家早已勘破死关,得长生大道,寿元无尽,当长享福寿无虞了”,
长春真人点头道:“早在道祖骑牛过函谷关时世人便对道主误会颇深,都说道主是邪道,但这几千年来道主何曾做过一件恶事?小友虽然忘却了前事,但跟在道主身边却未必不是一桩福缘”,
“神州历代都是英才辈出,鸢飞鱼跃,百花竞放,但依老道看,你们这一代的年轻人,已是小友力压群雄,一枝独秀了”,
陆鸿笑道:“承蒙前辈夸奖,晚辈可否冒昧一问家师故往之事?”,
长春真人摇了摇头道:“道主之事久远之极,又兼牵扯到道门秘事,老道尚不知道主意愿如何,但道主既收你为关门弟子时,日后传你衣钵时自会将以往的渊源悉数告知;只希望小友知晓道主身世后莫要像世人一般对道主存有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