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7章 混熟脸(第1/2页)我在古代有工厂
翌日。
外面下着蒙蒙细雨。
秋天的雨,仿佛是一副渲染静秋的雨韵图,把大地上的喧闹洗礼了遍,彻底变得宁静。
王琛大清早起来便办理了出院手续。
尽管医生苦口婆心劝阻,但他还是坚持要出院。
最后医生实在无奈之下,给他配了一千多块钱补气血的药。
大概在九点左右,沈霞过来接了。
王琛先是坐着她车返回海通医院看了看父亲。
做完手术的王保国精神不错,拉着儿子说了会话。
一直待到吃完午饭,王琛趁着父亲睡着了,才和母亲说去浙茳几天。
知道儿子能耐了,程琳肯定不会反对,任由他去了。
静海距离嘉兴大约一百八十公里。
他们走的苏通大桥,三个小时后达到了目的地。
……
乌镇,乌村酒店。
这是一个位于风景区的豪华酒店。
王琛第一时间见到了前来迎接自己的黄仁,三人穿过大厅直奔电梯而去。
见到大厅里人烟稀少,他有点好奇道:“这酒店生意那么差?”
黄仁按电梯,随口道:“整个酒店被梅姐包下来了。”
整个酒店都包下来?
这可是五星级酒店啊!
王琛略带吃惊道:“那得多少钱啊?”
电梯门开了,黄仁第一个走进去,“一天四十二万,梅姐总共包了五天,你说多少钱?”
拎着行李箱的沈霞咋舌道:“两百多万就为了开个拍卖会?”
黄仁按楼层,笑吟吟看过来,道:“小姑娘,这次规模还算小的,你不知道去年梅姐在尚海召开的拍卖会,邀请了三百多人过来,花了一千来万才办下来呢。”
一千万?
按照梅姐收取成交额5%的佣金来算,拍卖金额要高达两亿才能不亏本啊!
王琛第一次对梅姐的实力有点了解。
这个女人非常厉害,经济实力雄浑无容置疑,随随便便搞个地下拍卖会就花一千万不说,还能邀请到三百多个有实力参与拍卖的人,可想而知路子野到了什么地步。
……
楼上。
在一间豪华套房里,王琛见到了正在和三五个年纪颇大老先生说话的梅姐。
“小王来了?”梅姐侧头看过来,笑吟吟指了指沙发,“你先坐会,我交代完事情和你说。”
王琛嗳道:“您忙。”
他拉着沈霞的手在沙发上坐下,黄仁坐在对面。
那边梅姐还在说着什么,“几位师傅掌眼的时候还请细致点,这次有两个大人物过来,咱们千万不能让赝品假货流入,以免声誉受损,知道吗?”
“好。”
“晓得。”
“梅总您对我们还不放心?”
五个老先生很随意回答道。
交代完后,梅姐才踩着红色高跟鞋来到王琛面前,她今天并没有像之前穿得很时髦,而是一身绿色女式西装,里面是件粉红衬衫,她随意抽出一根女士烟夹在涂抹翠绿色指甲油的左手。
王琛看得分明,梅姐中指并未涂指甲油。
梅姐点燃香烟,在红彤彤嘴唇上吮吸了一口,顿时烟雾弥漫,她笑眯眯道:“这是你女朋友?”
王琛嗯道:“她叫沈霞,沈霞,这是梅姐。”
沈霞问候道:“梅姐你好。”
“小沈你好。”梅姐点点头,随即再次看向王琛,进入正题道:“东西带来了吗?”
王琛向旁边看去,道:“沈霞,帮我把东西拿出来。”
来之前他把东西都放在了行李箱里。
自己左臂受伤,压根提不动,都是沈霞拎着的。
沈霞把行李箱拎上来,在茶几上平放,打开,顿时露出里面的东西。
文房四宝一套,装人参的锦盒一个,装麝香的锦袋一个,还有南红玛瑙和田黄印章。
东西并不算多,但却让坐在那边的黄仁第一时间腾地站起来,哟道:“好东西!好东西啊!”
梅姐没搭理他,对着五个掌眼师傅招招手,“你们过来,帮我鉴定下东西。”
五个掌眼师傅都过来了。
其中一个矮胖的小老头笑呵呵道:“能让黄老板说好东西,肯定差不到……”话没说完,他眼睛已经瞟到行李箱里的几样东西,霎时间声音戛然而止,连忙蹲下来小心翼翼捧起田黄印章仔细瞧了起来。
梅姐介绍道:“这位是玉石鉴定大师俞先生。”
王琛问好道:“俞先生好。”
不知道俞先生是不是看的入神了,压根没有回话,而是激动道:“这是块田黄石雕刻的印章啊。”
沈霞好奇道:“您怎么一眼就看得出是田黄?”
俞先生爱不释手捧着印章看,指着手心道:“石皮是田黄石的主要标志之一,绝大多数田黄石外表都有皮层包裹,所以有没有石皮是鉴定田黄的一个重要依旧,而且啊,田黄的皮质比其他寿山石或巴林石细嫩,如果用刀轻轻刮,刀上会传来流畅微沉的感觉,掉下来的粉粒细腻均匀,这是块雕刻好的印章,我可不敢拿刀刮。”
其他几位掌眼师傅听到田黄印章都凑了过来。
另外个秃顶的小眼睛掌眼师傅补充道:“田黄主要依靠肉眼判断真假,需要多年对田黄石的研究经验积累,还要根据一些科学仪器进行鉴定,两者缺一不可,如今有好多拍卖公司老师眼拙,有时候都分不清田黄和寿山石,不是有萝卜丝纹的就是田黄,寿山石也有萝卜丝纹,田黄无形,无大块,一般说来,田黄石有六德,四石两类。”
黄仁也插了几句嘴。
王琛听得很仔细,大概明白他们是如何判断田黄真假。
一般而言,田黄具有六个特征。第一,质地细密,如同婴儿肌肤;第二,内质脂密有光泽,手有滑感;第三,有种温和的感觉;第四,放在手心能生成露珠般的滋润,如露之欲滴;第五,一般呈现半透明冻状;最后,田黄肌里油溢,用手稍微盘玩一会就回出现有里往外冒油,其他石头没有这种油腻感,更谈不上向外冒油。
另外,田黄和人指甲硬度差不多,里面会有萝卜丝纹,用灯光一照就能看出。
随后他们拿来红外光谱分析和x射线能谱分析等仪器鼓捣了小半天。
测试完后,俞先生抬头感叹道:“这是一块精品田黄啊,上面基本上看不到裂格,萝卜丝纹清晰,色泽及润度能达到80分以上,原石价格都能达到十万每克了,我刚称了下重量,三十七克,不算工艺保守估计值三百七十万。”
王琛心头一跳,这比梅姐估价还要高出七十万,他咽了咽口水,问道:“算上工艺呢?”
俞先生苦笑着摇摇头,“可惜不是什么雕刻大师的手笔,不过雕刻工艺也算上佳,还有,下面刻了字影响价格,最多再浮价十万左右。”
沈霞吃惊道:“这块印章值三百八十万?”
“三百八十万只是保守估计。”梅姐接过话头,“16年秋拍,一枚26克的清代方章拍出了二百三十万高价,是蕴含历史底蕴,不过那块方章质量可比小王这块差不多了,而且这两年田黄价格又窜了不少,一般质量不错的田黄章,达到35克以上,每克大致在三万元以上,像小王这块都已经是田黄冻了,一克卖九万十万不成问题。”
黄仁眼馋的搔头抓耳,道:“小王,卖给我,卖给我。”
梅姐瞅瞅他,“忘记规矩了?”
黄仁苦笑一声,“得,我还是拍卖的时候竞价吧。”
王琛又问道:“那么我这块起拍价多少?”
“起拍价肯定要比实际价值稍微低点,我个人建议三百万起拍价比较好。”俞先生道。
王琛没什么意见,点头答应下来。
随后,俞先生才恋恋不舍放下田黄印章,转而看向红色玛瑙。
说真话,到现在王琛还不确定这块一斤多重的玛瑙是不是南红玛瑙,毕竟朱县丞只说是大理国的赤玉。
同样由俞先生鉴定,他拿出强光手电筒对准红色玛瑙,嘴里道:“判断是不是南红,首先呢,咱们用强光对准玛瑙,如果是南红能看得出里面有无数个朱砂点聚集形成的红色,这个特点是其他玛瑙不具备的,如果非常红的南红,光打不透,此鉴定法不适用……嗯,好吧,你这块不适用这个方法。”
王琛问道:“那需要怎么样辨别呢?”
俞先生继续说下去,“那就需要大量经验了,质地好坏是评定南红的重要指标,如陈性《玉记》所述:体如凝脂,精光内敛,质厚温润,脉理坚密。一块好的南红,看上去很舒服、柔和,给人滋润感,你这块有这种有这种感觉。”随后他又说了一大堆。
首先南红玛瑙分为锦红、玫瑰红、朱砂红、镐红,红白为本色,王琛这块看上去像锦红。其次,南红玛瑙形状大多数像马铃薯,王琛这块也符合,并且没有任何裂痕,算上品了,最后就是体重了。
王琛这块大概五百六十克,不算大也不算小。
鉴定完之后,俞先生介绍市场价格,“下品南红一百块每克都不到,中等品质的一两百,你这块是锦红被人们看好的颜色,这就是上乘的宝玉石级的南红了,每克破千半点问题都没有,碰到识货的人三五千每克都可能,具体能拍卖出什么价格不好说,还要看有没有人识货,如果你能找个雕刻大师雕刻成精品,每克破万都轻轻松松。”
俞先生保守估计的价格要比梅姐估价低点。
不过王琛明白行情就那样,询问道:“那我这块南红起拍价开多少比较好?”
俞先生建议道:“我建议按照按照每克一千五来拍卖,低了,别人有可能当成假的,高了,超出很多人心理承受范围,五百六十克的话,起拍价八十四万比较好,不过存在流拍的可能。”
王琛想了下,“就八十四万吧。”
要是流拍了哥们儿花点钱请个雕刻大师雕刻成成品,反正好东西不怕卖不出去。
随后,湖笔笔身是和田黄玉制作的,也在俞先生鉴定范围里。
虽然和田黄玉质量上乘,但笔身料子比较少,雕刻工艺还不错,俞先生给出的建议起拍价是十万块钱一支笔,四支笔就是四十万。
最后,宝石分类只剩下那块鸡血石雕刻的砚台了。
刚开始俞先生目光全被田黄印章吸引了去,这时候才注意到还有一块鸡血石砚台,他咦了一声,“这……这是鸡血石?”
王琛嗯了一声,“昌化鸡血石,我请了好多位雕刻大师雕刻成的砚台。”
在场众人具是一脸动容。
几位掌眼师傅七嘴八舌说起来。
“像血色这么好的昌化鸡血石很少见啊。”
“我目测血量在百分之七十以,能称得上大红袍了。”
“哪怕我不太懂宝石分类,都能判断的出,这种鸡血石保底一万每克。”
黄仁更是两只眼睛放光,啧啧称奇道:“好一块鸡血石砚台,好!好!”
反倒是梅姐显得很平静,吩咐道:“俞先生,你鉴定下真假。”
这是赵匡胤赏赐下来的,肯定假不了。
王琛显得非常放心,连鸡血石真假怎么分辨都没仔细听,光顾着和沈霞说话了。
大概半个小时后。
俞先生鉴定好了,他一脸欣喜道:“这是块鸡血石含血量百分之七十以上,是大红袍级别的珍贵宝石,我称了下,大概四百克,不算工艺估值四百万,如果算上工艺……”说了一半,他叹了口气,“鬼斧刀工,鬼斧刀工啊!虽然不知道是哪位大师的手笔,但我觉得浮价一百五十万没有问题。”
废话,赵匡胤请了几十位工匠雕刻而成,能不鬼斧刀工吗?这话王琛没说出来,而是道:“那就是最少值五百五十万了?”
俞先生嗯了一声,“这种雕刻技术的鸡血石砚台可遇不可求,起拍价直接开五百五十万没问题。”
一旁的沈霞都听傻了,她怎么都没想到,王琛随手让她拎的行李箱几块石头,加起来价值居然高达上千万了!
剩下澄心堂纸、李墨属于杂项,不在俞先生鉴定范围之内。
另一位被梅姐称作崔师傅的胖墩墩小老头鉴定了下,建议澄心堂纸每张一万元价格起拍,李墨同样一万。
这个价格王琛觉得有点低,他有点失望,不过心里明白,主要没有历史痕迹,否则绝对远远不止那么多。
人参和麝香是费师傅鉴定的。
百年人参五十二克,建议起拍价一百零二万。
五十年人参二十一克,价格要低很多,建议起拍价只有二十万。
最后只剩下麝香了,费师傅拿捏不准,苦笑道:“梅姐,我只能说应该是纯天然麝香。”
梅姐蹙眉道:“不能准确鉴定吗?”
费师傅解释道:“真不能,因为人工养殖的麝香和野生麝香差别不大,不过这么大一块麝香,很有可能是野生的,因为人工养殖一般一年就取麝香了。”
梅姐有点犹豫不定,最终看向王琛,“小王,市面上人工麝香很便宜,人工养殖的麝香也从几百到几千不等,纯天然的几乎没有,你说你的麝香是纯天然的,我自然相信,不过价格真没法说,你自己考虑准备多少钱起拍价吧。”
王琛晕了一下,询问道:“那市面上纯天然的麝香大概多少钱一克?”
黄仁道:“三五千有,三五万有,二三十万也有,真不好说,得你自己判断。”
王琛直接无语了。
倒是费师傅给出一个中肯的建议,“二三十万肯定太高,三五千又太低,依我看,你试着每克五万参与拍卖,如果碰到识货的,肯定会拼命竞价,碰不到识货的你开三五千也拍不出去,这个麝香去掉毛皮包裹物,我估计十五克左右,你开个七十五万起拍价差不多。”
好吧,只能这样了。
连专业人士都无法给出价格,王琛只好听从费师傅的建议,鉴定完毕后,他把东西都交给了梅姐。
梅姐让人把东西放起来,交代道:“拍卖那天需要你自己上去主持,记得穿体面点。”
王琛啊了下,“自己上去主持?”
黄仁笑呵呵道:“你是不知道,梅姐组织的说是说拍卖会,实际上给大家增加人脉的机会,你想啊,你有好东西,上去主持拍卖,别人都知道你能弄到好东西,等到拍卖结束,是不是会主动来和你打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