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 韦爵爷得到了聪古伦的消息】(第2/2页)明鹿鼎记
,目的即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崇祯得到议和的信息。然而皇太极哪里晓得,正是因为崇祯此时还满怀希望于五年平辽,怎么可能同意这个议和条件呢?群臣又怎么敢在此时劝崇祯同意议和呢?皇太极后与降将召对,麻登云就承认了实情:“明帝年幼,执政众臣不忠,各图自保。议和之事,惧不敢奏。奏之而听固为善矣,倘或不听,亲族诛灭,故不敢言。”自此,皇太极彻底搞明白了明朝这边的心态。但他仍试图劝明朝诸臣“蓟州官员,尔等与上级官员商议,启迪尔帝,速议和好之事。先时官员皆诳君轻敌,乃不允议和者,或被战死,或被尔帝所杀,此外,曾有一建立功名者乎?我素养无诡谋,惟以至诚相告。如执以为不可,是天运使之然,我亦无可奈何矣。”但是最终也不过是一厢情愿罢了!政治正确在前,又有谁愿意承担骂名促成和议呢?陈新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