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5 莽古尔泰】(第2/2页)明鹿鼎记
奴才很光荣。
满清为什么要推行剃发令呢?最初始的原因,自然是因为满清统治者认为,只有你选择剃发,才能证明你真心诚意的归降满清。因为类似的原因,所以在满清最初的扩张过程中,选择投降满清的人,都会选择主动剃发。统治阶层对剃发令的推行,只是在清军大举南下时,才暂时发生了一些分歧、犹豫。因为强迫几百万、几千万人同时剃发,这个难度实在有点大。但是满清在当时,已没有什么选择了,因为当时满清阵营中,大哥级的汉人范文程、洪程畴、孔有德、尚可喜、耿精忠、吴三桂,都已剃发了。满清不继续推动剃发令,置这些人于何地呢?汉人对自己的发型,有着毫不掩饰的优越感,这种优越感,实在是充满了阿的精神。因为一个人口上亿的民族,被一个人口几百万的民族征服了,竟然还因为自己发型漂亮,就对征服者有一种说不出的优越感,这是多乐观的生活态度啊?在这种背景下,设身处的想一想,如果你是范文程、洪程畴、孔有德、尚可喜、耿精忠、吴三桂,你希望满清继续推行剃发令吗?肯定是希望的,甚至是强烈希望的。因为范文程、洪承畴、吴三桂之类的人,再想蓄起发,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们最初选择剃发,就是为了借此表达归顺满清的诚意。现在忽然想蓄发,这是要表达什么意思呢?在这种背景下,如果不继续推行剃发令,范文程、洪承畴、吴三桂之类的人,岂非只能任由那些留着头发的汉人嘲笑、歧视?而这种耻辱、难堪、痛苦,将永远伴随着他们、他们的家人。而且上面说的,只是那些大哥级的汉人,与他们处境类似的汉人,实在多的去了。只要我们知道这个道理,大约就会知道,剃发令后来的推行,显然是代表着普遍随满清入关汉人的利益。这些汉人,以范文程、洪程畴、孔有德、尚可喜、耿精忠、吴三桂为代表。这些人自然不会,也不敢公然鼓动满清政权出台剃发令。但基于他们的利益关系,一旦有人提出了这样的议案,显然就会获得到他们各种形式的支持。而多尔衮的行为,不过是代表了这些人的利益,所以才能持久地,强有力地被推行着。在剃发与否的问题上,没有什么可以调和的空间。如果留发的汉人占了上风,那剃发的汉人,就只能留着深深的耻辱、难堪,一直到死如果剃发的汉人占了上风,那留发的汉人,就会被毫不留情的强迫剃掉头发。表面上,剃发令的推行,是多尔衮少数人的意志所决定,实际上是入关汉人甚至是北方汉人与南方汉人的博弈。
清入关后的剃发易服政策,实际上经历过一个发布&p;;取消&p;;重新发布的过程。因此,在分析其背后因素之前,我们需要先简单整理下清初推行剃发令的这个时间线:顺治元年五月初二日,清军进京。
顺治元年五月初三日,清廷发布剃发令,“凡投诚官吏军民,皆著薙发,衣冠悉遵本朝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