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89 出征吧,骑兵团】(第2/2页)明鹿鼎记
但蒙古军队担心努尔哈赤的援兵前来增援,便很快撤退。161年八月,内喀尔喀五部送万头牲畜,从努尔哈赤那里赎回了宰赛。
这对林丹汗的威望无疑是一个沉重打击。
努尔哈赤得到辽、沈以后,图谋进占广宁。
当时明朝广宁巡抚是王化贞,他非常信赖林丹汗,以为林丹汗能出兵4万相助,并对林丹汗许下1万两银子的嘉奖。
辽经略熊廷弼则反对一味依赖蒙古,主张强化明军自身实力。
16年正月,努尔哈赤大举进攻广宁,王化贞仓皇弃城逃窜。
林丹汗先出动1万军队援广宁,还有万军队因雪阻未至,但此时广宁已经失陷。
林丹汗的军队转而守卫山海关,并继续与明朝约定夺回广宁后的赏赐,明朝为安抚林丹汗的花费预计达百万两白银之巨。
广宁之战后,后金对明朝的攻势暂时停止,而蒙古内部矛盾逐渐凸显。
内喀尔喀与后金通婚、盟誓等事,引起了林丹汗的疑心。他严厉指责管理左翼三万户的大臣锡尔呼纳克杜棱洪台吉管束不得力,甚至怀疑他暗中与努尔哈赤已有联系,准备对锡尔呼纳克杜棱洪台吉和其他诸台吉采取必要的措施。
这反而加速了蒙古内部的分化。
来从林丹汗皈依红教后,尊崇黄教蒙古诸部已与林丹汗貌合神离,开始自行其是了。
16年二月,管理左翼三万户的特命大臣锡尔呼纳克杜棱洪台吉与林丹汗发生分歧,遂率领三千多户,投奔辽阳城,归顺了努尔哈赤。
受其影响,163年正月,内喀尔喀拉巴什希布、索诺木、莽果、**台吉等也各率所属五百户投奔了辽阳城。
此时,乌珠穆沁部翁衮都喇尔子多尔济车臣济农与其叔之子塞棱额尔德尼台吉也因与林丹汗不和,率部投奔了漠北外喀尔喀。
苏尼特部素塞巴图噜济农、浩齐特部策凌伊尔登、阿巴噶部都思噶尔札萨克图济农各率所部,也投奔了漠北。
面临来自蒙古内部的危机,林丹汗不得不调转枪口解决损害自己利益的蒙古诸部。
他在自己的货物被哈喇慎家三十六家多次劫夺并侵占喜峰口插赏贸易的份额之后,“使人讲”,但碰壁的情况下:“南朝止一大明皇帝,北边止我一人,何得处处称王?我当先处里,后处外。”
林丹汗觉得自己的当务之急是解决蒙古诸部侵夺其利益的问题。
当时,内喀尔喀五部虽与努尔哈赤结盟,却阳奉阴违,仍与明朝通款,同时努尔哈赤要求内喀尔喀断绝与察哈尔的关系,亦遭到反对,所以努尔哈赤于163年四月对内喀尔喀发动惩罚性攻击,杀死了对后金的强硬派扎鲁特部台吉昂安。
内喀尔喀五部盟主里克图派人找林丹汗,希望一起报仇,但林丹汗并未响应。
这反映了林丹汗不再正面对抗后金、转而致力于“安内”的策略。
林丹汗要统一蒙古,不能不威胁到蒙古诸部封建主的利益,其中奥巴台吉领导的科尔沁部与林丹汗的察哈尔部关系最为紧张,同时与后金的来往日益密切,到164年时干脆抛弃林丹汗,与努尔哈赤结盟。
科尔沁与后金的结盟与之前内喀尔喀不同,内喀尔喀是后金胁迫下的“要盟”,而且由于内喀尔喀的反抗而没什么效力而科尔沁则是主动结盟,并明确针对林丹汗,因此科尔沁在林丹汗的统一大业中首当其冲。
林丹汗先在164年十月派绰尔济喇嘛和奥巴谈判,结果不欢而散。
十一月,林丹汗率军征讨科尔沁,奥巴不敌察哈尔军,急忙派人向盟友后金告急。
努尔哈赤亲率贝勒大臣驰援,抵镇北堡后命莽古尔泰率兵5赴农安塔,实际上只是虚张声势,并没有死保科尔沁的意思。
但林丹汗得到后金出援的消息后,不愿与后金正面交锋,于是匆忙撤退,科尔沁之围遂解。
次日,得到军令,已经在头天晚上开始做出征准备的宝军骑兵团集结完毕,浩浩荡荡的从山海关出兵。
韦总裁甚至亲自为宝军骑兵团送行。
山海关官员,将领,老百姓,数万人见证了宝军骑兵团的出征阵型。
两匹马一个人,战马清一色是建奴的优等战马,绝对不逊色于建奴。
不仅如此,宝军腰间挂着的左轮手枪和手榴弹也很显眼,还有明晃晃的马刀,一看就不是大明军队的马刀。
天地会的钢铁水平虽然还很原始,但是毕竟有了一定的化工基础。
钢铁淬炼技术已经比明朝的高多了,用的也部是最优质的材料,几乎达到不锈钢水平。
孙承宗更是在得到消息之后,亲自跑出了蓟辽督师府,也赶去为宝军送行。
孙承宗来以为韦宝只是随口,以为韦宝预备用蒙古人和建奴的军事力量消耗边军,等边军守不住的时候,再夺回城池,以达到不断消耗边军的目的,以达到让自己的实力进一步增强。
以至于一步步控制整个蓟辽的目的。
没想到韦宝这么快就派出了军队,并且直接拿出了骑兵!
在这个时候的明廷军事人员眼里,骑兵就是宝贝,一定是各家军队的家底呀。
“宝,这下为师就放心了。”孙承宗看着宝军良的装备,虽然宝军穿的都是布衣军服,完不带甲。
而且宝军的军服不但与明军不同,与建奴和蒙古人的也完不同。
每个人都是那种直筒到腰间的褲子,上衣也很贴身,完没有外袍。
但孙承宗仍然觉得宝军很有气势。
“恩师来了。”韦宝笑了笑,向孙承宗介绍道:“这是我们骑兵团的团长刘大河,也相当于明军的副将!”
孙承宗哦了一声,看着刘大河,见刘大河三十出头,一脸凶相,连连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