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9 熊廷弼当初到底有没有给四万两银子】(第2/2页)明鹿鼎记


    兄妹二人听韦宝这么,都很感动,连连道谢。

    “求求韦大人,只要能救出我爹爹,我什么都愿意做,一辈子为韦大人做牛做马也心甘情愿。”熊欣儿道。

    韦宝有点意动,熊欣儿是漂亮的女孩子,若是肯一辈子留在自己身边当个妾,换成哪个男人都愿意的吧?

    只是韦宝很清楚,也许他为熊廷弼话,不会惹来多大的毛病。

    现在的问题是,魏忠贤打击林党,就一定要翻熊廷弼的案子啊。

    魏忠贤从熊廷弼入手打击林党,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皇帝非常讨厌熊廷弼。

    为什么皇帝讨厌熊廷弼呢?因为,在广宁之战时,熊廷弼犯的错误让皇帝觉得不可原谅。

    因为,熊廷弼犯的错误,很大程度上是意气用事的结果。

    所以,皇帝对熊廷弼失望到了极点。

    这是韦宝目前得到的关于熊廷弼的具体情报,不光是魏忠贤容不下熊廷弼,主要还是天启皇帝朱由校人就不喜欢熊廷弼。

    一个不被皇帝喜欢的人,若是想救下来,那就真的要通天的事了。

    在魏忠贤看来,既然皇帝非常讨厌熊廷弼,只要把林党与熊廷弼联系在一起,就容易让皇帝支持他们打击林党。

    还有,不光皇帝讨厌熊廷弼,其实老百姓也讨厌熊廷弼,从舆论上看,人们对于前统帅失职,他们非常难以理解。

    老百姓不管那么多,他们不可能去细细纠结原委,大都都是道听途,一知半解,官法是什么,那就是什么了。

    既然舆论上对熊廷弼没有好感,只要把林党与熊廷弼联系在一起,打击林党时,就容易受到舆论的支持。

    熊廷弼能成为一个高大的历史人物,是因为他死的比较是时候也是因为他死的比较是地。

    如果熊廷弼死于天启二年,那历史对熊廷弼的评论就会完变样。

    但是,熊廷弼多活了三年,并且死于魏忠贤之手,于是后世历史的评论,就变了样子。

    崇祯当皇帝后,有人上书,熊廷弼死的非常冤枉,崇祯没有搭理这封上书。

    因为,崇祯皇帝也认为熊廷弼死的不冤枉。

    崇祯元年,诏免追赃。其秋,工部主事徐尔一讼廷弼冤,都是对熊廷弼赞美之词,认为熊廷弼非常冤枉。

    崇祯皇帝不从。

    韩爌等人后来,在熊廷弼死得冤枉时,先了熊廷弼一堆功劳但是,最终也承认,按律熊廷弼应该斩首。

    看到这个给熊廷弼盖棺定论的法,崇祯皇帝才算认可。

    当时是崇祯二年五月。于是“诏许其子持首归葬。”

    其实,从熊廷弼平反的过程,我们就可以看出来,当时普遍的人,都是认为熊廷弼按律当斩的就处在深宫的崇祯皇帝,也是这样认为的。

    所以,崇祯皇帝为熊廷弼翻案时,也只承认熊廷弼死非其罪,却不承认熊廷弼死得冤枉。

    熊廷弼被杀,之所以云遮雾罩,主要是因为模糊了许多背景。

    熊廷弼是天启二年二月被抓的,是天启五年八月被杀的。

    熊廷弼被抓起来后,朝廷都认为他有罪吗?自然都认为他有罪。

    因为,王化贞的失职,是他的能力有问题熊廷弼的失职,那是拿军国大事当儿戏。

    而且从当时判决熊廷弼的罪状中也可以看出来。人们普遍认为,熊廷弼比王化贞更不可原谅。

    甚至在崇祯初年,有人上书认为熊廷弼死得非常冤枉时,崇祯都不愿意搭理。

    因为,崇祯也认为熊廷弼死得不冤枉。

    直到韩爌等人,先承认熊廷弼按律当斩、传首九边也不为过时,皇帝才接受他们对熊廷弼的其它评论。换而言之,功是功,过是过两者不能混谈熊廷弼虽然死非其罪,但是并不证明熊廷弼没有罪。

    熊廷弼在那三年半的时间里,为什么一直没有被杀?

    因为,从当时对熊廷弼判决书内容去看,熊廷弼的罪行,放到哪个年代,哪个地也是死罪。身为高级官员,因为私人恩怨,无视大局利益,故意放任事态扩大,这就不是简单的失职可以解释了。

    后来,熊廷弼为什么又从死刑变成死缓呢?

    那就是,熊廷弼通过行贿的式,使自己免于被杀。

    骗了魏忠贤,要拿出四万两白银!

    熊廷弼是想通过中间人汪言这个对林党有着举足轻重影响的政客走内廷的路线,行贿魏忠贤四万两白银。

    结果熊廷弼死刑变死缓后,而内廷并没有收到相关的钱。

    通常都认为,熊廷弼是为了活命,所以就让汪言忽悠魏忠贤,帮自己对皇帝几句好话。

    韦宝却觉得这种法非常不符合常理。

    因为官员被抓,家人积极通过各种关系营救,这是正常之极的事。

    当然了,在此过程中花一些钱,也是自然而然的。

    但是,空口白牙乱许钱的事,应该是不会发生。

    因为,不是魏忠贤遇到这种事,会恼羞成怒,哪个官员遇到这样的事,也会恼羞成怒。

    换而言之,你找人帮忙,空口白牙的乱许钱,你这不是自己作死?

    所以,从常理上,熊廷弼家里的人,在营救熊廷弼的时候,应该是不敢空口白牙乱许钱的。

    关键是,就算熊廷弼家里的人敢这样干事,中间人汪言也不也这样干事。这种交易,虽然端不上台面,但是你花钱,我办事我把事替你办好了你许下的钱,肯定得兑现。

    否则,后果是显而易见的,他汪言也得死,汪言凭什么陪着你去死?。

    汪言是林党,熊廷弼是齐楚浙党,两条线的人。

    所以中间人汪言在替熊廷弼办事时,也会掂量一下熊廷弼能不能拿出这笔钱。

    所以,韦宝觉得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魏忠贤没有收到这笔钱?

    “救你爹爹的事情,我已经过了,已经超出了我的能力,所以我不能随便答复你们。现在这里没有外人,李成楝是我的兄长,和我生死与共的好兄弟。你们直接告诉我,你们到底有没有送出去四万两银子给九千岁?”韦宝问道。

    这是最核心的问题,也是他最关心的一个问题。

    熊廷弼家里再没有银子,可毕竟是到了一二品级别的高官,要弄银子,也不是没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