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76 又毒又坏又阴险的韦宝】(第1/2页)明鹿鼎记
魏忠贤暗赞韦宝这人的确聪明,不过也没有很意外,因为这不难猜到,冷冷道:“这个荣正语办事不行!你接着。”
“若九千岁真的打算拿杨涟开刀,我觉得这个下刀子的点不好。杀任何动物都从头杀,这固然不错,可九千岁最好不要将林党看成一头动物,因为他们并没有那么的团结!”韦宝道。
韦宝的话,成功的吸引了魏忠贤的注意力,“你接着!”
“依附于九千岁的人,为的获得权势富贵,依附于林党的人,其实也一样,他们远远没有嘴巴上的那般伟大。林党有几个人的屁股是干净的?还不是靠违法登记不属于自己的土地在名下,帮助各地富户逃税,层层搜刮老百姓的常例银子,靠这些生活的嘛?绝大多数人当官,还不就是为了发财吗?他们暂时还在观望,还倾向于林党,主要因为九千岁得势的时间还很短,林党的势力仍然很庞大,与林书院有关的官员遍布天下!他们觉得,有朝一日,能扳倒九千岁。”韦宝分析道。
魏忠贤这回没有打断韦宝,一直集中注意力等着韦宝下去。
韦宝似乎受到了鼓励,的更加来劲了,“九千岁,要想壮大咱们的力量,最好的办法不是擒贼先擒王的,不是对那些林党的急先锋开刀!而是对底下摇摆不定的人开刀,把杨涟这些林党的顽固分子与其他人隔开,彻底孤立他们,削弱他们!您想啊,您动领头羊,其他的羊会群起攻之!而您动底下的羊,他们自顾不暇,哪里还有空对付九千岁?”
魏忠贤若有所悟的凝视着韦宝,过了一会儿,冷笑一声,“到底还是娃娃,你想的太简单了,不管是动杨涟这些领头的,还是动底下的林党,他们都不会坐视不理的。你这些都是空话。”
“我有具体的办法!”韦宝平淡道。
“猴崽子,一次把话都完行不行?别总是大喘气。”魏忠贤又好气又好笑。
“九千岁,这趟我若立了功,下个月给我升官,我要当正六品!”韦宝见魏忠贤的胃口起来了,趁机提出自己的要求。
魏忠贤又被韦宝给气的笑了起来,“咱家不是早与你过了吗?官位有的是!但你太年轻,别人会不服!”
“一个正六品而已,别人不会注意的。而且,我不用九千岁为我操心找位置,我自己清理出一堆位置,到时候九千岁顺水推舟的让我上去就可以。用人之际,又是人人自危的时候,有谁会在乎我升迁了?况且我是堂堂正正的金榜题名!正儿八经的探花郎,别升任正六品,就是正五品,也不算什么。”
“子,你还先别忙着吹,那得看你能立多大的功劳了。”魏忠贤老谋深算的板着脸:“官场不是你孩子过家家,你当那些人傻啊?别一个弄的不好,没有打着兔子,倒先崴了脚。”
“九千岁但请放心,我已经有盘的计划了!我这趟先帮九千岁清理一批都察院的林党,让九千岁的人能占到过半之数,怎么样?这算是大功劳了吧?都察院的位置可是非同可。”韦宝道。
魏忠贤心中一喜,仍然不露声色,若是韦宝当真能帮着让自己的人马在都察院占到了上风的话,别正六品,正五品也没有什么!
“办法吧,都察院好像没有正五品的位置吧?”魏忠贤随口道:“你总不能让我给你在翰林院挂个正五品的士头衔吧?那整个大明朝要闹开锅了。”
“先把该给我的好,我绝不耽搁九千岁的功夫。”韦宝笑道,“若是事成,给我弄个大理寺左寺丞,正五品,然后兼任都察院经历司经历,正六品。这样一来,我横跨都察院和大理寺,可为九千岁监察律法三司中的两司,我看不少都察院的官员和大理寺的官员都是身兼二职的吧?九千岁觉得如何?”
魏忠贤倒吸一口冷气,“子,你还盘算的真好,你可知道,大理寺左寺丞相当多大的官吗?是正五品,一旦外放,至少是正四品大员级!你一个15岁的子,也不怕大风散到了腰?不管是大理寺,还是都察院,想做到七品往上,那都至少要在官场历练至少十年以上,而且要有能服旁人的政绩!”
“九千岁,咱们就不那些了,我随手就可以数得出一大堆酒囊饭袋,靠溜须拍马上来的,而且没有一个有拿的出的政绩,这些西,还不是两张嘴皮子随便碰一碰吗?只要都察院和大理寺的人没意见,别人能有什么话?别的衙门肯定不会管这些闲事。”韦宝笑道:“我了,我自己想办法让这些位置空出来,不用九千岁另外替我张罗,九千岁根无需费心。”
“哼,司礼监认可也不够,还有吏部和内阁呢,你当大明的官位上下都是咱家一个人了算?”魏忠贤有点不耐烦了。
“九千岁,这样就没有意思了,我宝对九千岁赤胆忠心,肝脑涂地,每日为了九千岁的事情是废寝忘食的想主意,九千岁只是这么一点点事情,都不肯答允我么?”韦宝唉声叹气道。
“罢了!罢了!倘若你真的能搬掉都察院一帮林系的人,让我们的人超过半数,我答应你做都察院经历司经历,正六品!这已经是大明前所未闻的升官速度了!可以了吧?”魏忠贤退一步道。
“那大理寺的左寺丞呢?”韦宝并不甘心,仍然追问。
这也就是韦宝了,这种乡间讨价还价的式,老魏同志真的是许久没有遇到了。
魏忠贤摇头道:“大理寺左寺丞肯定不行!这样吧,事成之后,让你兼任大理寺左寺正!正六品,怎么样?这已经是咱家能允许的最大限度了!你真的当别的衙门的人不会话?林党在各个衙门都有人,你一个15岁的子升得太快,奏就能把你压死。”
韦宝觉得真的触碰到了人家老魏的底线了,人家只手遮天不假,却也的确是有很多阻碍的,而且,自己若真的升迁的太快太猛,也很可能让自己变成众矢之的!也不见得是啥好事。
若能在都察院和大理寺这两个司站稳脚跟,自己等于控制了大明会审三司的一大半,已经权限和影响力不了!
“快点,咱家可没有你子那么闲。”魏忠贤见韦宝还在沉吟,忍不住催促道。
魏忠贤已经很不高兴了,还从来没有碰过这样跟他讨价还价的,尤其近几年,魏忠贤权倾天下,大明朝廷上上下下,有谁敢这么跟他讨价还价的啊?
“九千岁,我猜测,荣正语拿走的杨涟之女的供词,一定是承认她收了熊廷弼之女的贿赂,等于杨涟收过熊廷弼的贿赂,是这样吧?”韦宝不再纠结于官位的事情,同意了魏忠贤给自己在大理寺和督察院分别弄两个正六品官位兼着的提议。能弄这两个实权部门的大位,已经很可以了。
“不错。”魏忠贤答道。
“如果九千岁要这样硬的去告杨涟,没有人会服气的,包括心向九千岁的人,大家都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官场上的斗法,还是得看谁占理!占理便占了先机。”韦宝道:“不如将供词改成,杨涟之女状告咱们的人!捏造一些无关痛痒的罪名,同时,杨涟之女还状告那些倾向不明确,虽然心向林党,但又不敢铁杆的与林党站在一起的人,至于都察院和大理寺中的铁杆林党,咱们一个都不告!这样一来,谁都搞不清楚,这份供词的真伪!拿到供词,立刻释放杨涟之女,把球踢回给林党,看他们怎么办!?”
魏忠贤听有劲,眼珠子都瞪的凸出来了,“别停,下去!你个猴崽子,还真是一肚子坏水!你把咱们的人和那些两头草都告了,只留下铁杆林党,然后放了杨雪,再然后呢?”
“再然后就是两头草们人人自危,咱们的人来是一盘散沙,只想依靠九千岁的势力取利而已,但是这么一来,他们就看清了林党的真面目,只要不一心一意与林党站在一起,林党将铲除所有人!他们下手是又黑又狠啊!到时候,九千岁想留住哪些人,想清楚哪些人,不但一目了然,还可以部凭九千岁随心所欲!咱大明不缺人,一堆候补等着补缺呢,今科的进士,就只安排了四五十人,还有5多人没有安置呢。只要是九千岁手里提拔上来的人,咱们先试探一下他们的成色,看看是不是真的心向九千岁,就能加以重用了。总之一条,九千岁最大的优势是掌握了最高大权,能决定官吏去留,把最底下一批林党都挤走,先挖断了他们的根基,然后再慢慢往上挖!成天弄这些林党主动出击的虚假烟幕,到时候,就再没有人有功夫对付九千岁,而九千岁则能轻易的对整个朝局加以控制。”韦宝高兴,嗓子都有点哑了。
魏忠贤则是听兴奋,频频点头。
“九千岁,您觉得怎么样?”韦宝献媚道。
“好是好,可这么一来,弄的人人自危,等下那帮林党又联合起来闹事,整个大明朝政别再弄的不运作了啊?”魏忠贤毕竟是实际上的大明一把手了,他不单单是要搞内部斗争,还要顾及大船别弄翻了。
“停不下来的。”韦宝笑道:“咱们先只是拿都察院开刀,又不是立刻扩散到整个大明朝廷,只要咱们行事心狠手辣,做事够果断,也就十天半个月之内就能把都察院和大理寺都抓在手里!都察院和大理寺别十天半个月不做事不会影响整个朝局,那帮言官会干什么?除了会吵架,对大明有啥贡献?九千岁每日辛辛苦苦操持大明,这帮人却只会在背地里使坏,下刀子,早该部铲除了!”
韦宝的话,字字句句都到了魏忠贤的心坎里,老头子比喝了琼浆还爽。
“是这么,可咱家还是担心事情闹大了,怕是不好收场啊。”魏忠贤仍然顾虑道:“而且,起来容易,要告哪些人,这也得慢慢斟酌。”
“九千岁无需担心,我这里已经拟好了一份名单!”这时候,韦宝拿出了让范大脑袋代笔的一份名单。
韦宝对外,从来不交自己的亲笔,就包括给魏忠贤的拜帖,也是他早就让范大脑袋帮自己写好的,也不是他的亲笔,所以,韦宝只要不公开站在阉党一边,并不担心将来魏忠贤将他的拜帖拿出来,等林党上台的时候波及到他身上。
魏忠贤取过名单来看,“你怎么把你自己的名字也写上去了?你子,真是又毒又坏又阴险。”
噗。
被老奸巨猾的魏公公这么,韦宝也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该难过。
“除了都察院和大理寺的铁杆林党三十多人,其他的人,我部列上去了,一个都不剩!甭管是什么人,只要这回不是死忠于九千岁的,一律铲除!部换人!只要九千岁的人和林党的人大张旗鼓的斗起来之后,是不是向着九千岁的人,一眼就能看清楚!那些墙头草,有一个算一个,部或者是关入大牢,或者是流放塞外,一个都不要放过!”韦宝狠狠的道。
魏忠贤摸了摸嘴巴,将韦宝给他的那份名单往桌子上一放,两只手垂在了太师椅的扶手上,毕竟上了年纪,一次性听韦宝了这么多斗法的事情,老头需要消化一下,也有些疲倦。
魏忠贤过往与林党斗的很惨烈,但两边更像是低水平的联赛,就像是后世的华国足球队,生水平,哪个位置的人不行,换人,教练盲目的用外教,一大堆银子乱扔出去,毛个作用都没有,也不致力于发展青训,不致力于规划整个国家队的路线。
现在怎么做,不知道,将来要做成个啥样子,也不知道。
而隔壁邻居,日韩早就跻身欧洲战场级别了。
要知道,早年间,华国比日韩是一点不弱下风的啊。
没有战术指导,没有长远规划,没有脚踏实地的人才培养,一切都是空谈。
这也是为什么,魏忠贤虽然手握大权,却一直没有办法打倒林党的原因。
是,阉党是很疯狂,一个个像疯狗一样,但林党根基强大啊,人才多啊,每一年的进士,不管你怎么卡,人家至少有三分之一以上出自林书院,或者是崇拜于林书院的,这就造成了,不管阉党如何狠辣,林党人就像是野草一般,一会儿就春风吹又生了。
明末党争从万历二十二年“京察”开始,一直到大明倒闭,始终没有停止过。
无论是在政治问题上,还是在军事问题上,都争论不休。
开始是林党和齐、楚、浙三党之争,后来演变为林党与阉党之争。
明神宗皇后无子,王恭妃生子常洛,郑贵妃生子常洵即福王,常洛为长。但神宗宠爱郑妃,欲立常洵,乃迁延不立太子。内阁大士王锡爵、沈一贯、从哲等先后依违其间。
林党人上书反对,各党派又群起反对林。于是有“国”之争、三王并封之争、福王就国之争、“三案”之争、“李三才入阁”之争,林党与它的反对派在立太子问题上展开了长达余年的争论。
最后,神宗终于立常洛为太子,勋戚郑氏的权势受到一定的压抑。但林党推李三才为相的愿望也没能实现。
熹宗天启时,统治阶级内部的党争愈演愈烈。最初,林党人叶向高、邹元标、杨涟、**星等人得到执政的机会,浙、昆、宣各党派一度受到排斥。
为时不久,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宦与浙、齐、楚、宣、昆各党中的一部分人结成联盟,被林党称为“阉党”,异军突起,魏忠贤是司礼秉笔太监,又提督厂,爪牙有五彪、十狗、十孩儿、四十孙等名目,朝廷内外,“遍置死党”,从而把持朝纲,为所欲为。
林党人激烈反对“阉党”掌权。
在党争的过程中,林党人反对以皇帝为首的当权派的胡作非为,反对王公、勋戚对土地的掠夺,反对矿监、税使的横征暴敛,代表了人民的愿望,得到了市民的支持拥护。
但明末激烈的党争大大削弱了明朝的力量。
“林党的人才基础雄厚,这是其一,其二,林党的历史也远比九千岁早,人家已经发展了四五十年了,咱们才刚搞了没几年,所以,盲目而动,再过十年二十年,也伤不到林党的根。”韦宝见魏忠贤半天不吭声了,以为老子还在犹豫,进一步游道。
“咱家乏了,你先退下吧。”魏忠贤闭着眼睛道。
韦宝大汗,老子的这么好,这么透彻,你还犹豫个毛啊?赶紧拍板,按照我的意思,大肆屠杀林党吧?大肆对林党下手吧?
不管是否会造成多少冤假错案,反正韦宝觉得,尽力削弱林党,尽力削弱官集团,反而对大明是有利的。当然,对于他自己来,也很有利,办法是他自己提出来的,只要在大换血的过程中努力安置自己的人马,不就形成了自己的势力了吗?
党争从古至今历朝皆有,即便林党争确实颇有贻害,但还是不是十分清楚,明朝究竟亡于什么呢,党争又究竟在其中占据了多少份量?
明朝的灭亡的确和党争有关系,但并不完由于党争,其他因素也占很大比例。最重要的是统治的腐朽。而且林是被斗争出来的,所以只存在明朝党争不存在林党争。
所以,韦宝觉得党争不是主要问题。明朝的主要问题在于人才机制不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