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暂别奔赴【二合一】(第1/2页)战国大司马
次日,蒙仲将乐毅的决定告诉了众同伴,让蒙虎、华虎、乐进等一干人颇为惊愕。
然而在“战略”上的事,蒙虎、华虎、乐进等人却给不出什么好的建议,这类事以往都是蒙仲、蒙遂、乐毅、向缭四人商议决定,因此他们也不清乐毅前赴燕国是否有利于宋国。
但有一件事可以肯定,即他们不舍得乐毅的离开。
其实乐毅又未尝不是如此呢?
曾经乐毅在中山国的时候,身边并没有多少同伴,能与之相伴的就只有祖辈传下来的几部兵书,但自从结识了蒙仲一行人之后,乐毅的生活就丰富多了许多,在才智面,有蒙仲、蒙遂、向缭可以与他切磋在平日里,有蒙虎、华虎等人会拉他下水就好比昨晚蒙虎与华虎等人跟着军司马窦兴到城内鬼混,这群人就没忘记想拖乐毅下水,毕竟在一行人当中,就属乐毅看起来最正经。
总而言之,与这些同伴间的情义,让乐毅颇感不舍。
只是乐毅也明白,若他留在蒙仲身边,帮不上自己的这群同伴,也帮不上宋国在带兵打仗面,蒙仲丝毫不比他逊色在训练士卒面,蒙遂亦能独挑大梁,至于军中的事务,向缭亦能打理地井井有条,既然如此,何不前赴燕国,去做蒙仲、蒙遂、向缭等人无法去做的事呢?
“要不,我跟阿续一同前往燕国,助阿毅一臂之力吧?”
在思忖了片刻后,乐进少有地正经道。
听闻此言,乐毅摇摇头道:“你们留在阿仲身边吧。……阿仲刚出任城守,正是用人之际,据我估算,近两年魏国怕是少不了要发生战争,而燕国,如今已臣服齐国,应该不至于会发生什么战事……”到这里,他罕见地眨眨眼睛,调侃道:“不是我,除了阿仲、阿遂、向缭三人,其余人就算去了燕国,恐怕也起不到什么帮助。”
的确,在他们一干同伴当中,其实并不欠缺带兵打仗的经验,可轮到治理国家,那差距可就大了,就连蒙仲、蒙遂、向缭等人也从未尝试管理、治理一座城池,就更别蒙虎、华虎二人,纯粹只会带兵打仗的莽夫,让这帮人跟着一同前往燕国,只要燕国不发生战争,这帮人几乎是难有什么作为。
当然了,乐毅这话,到底也只是为了冲淡离别的伤感而已。
这一点,诸人其实也明白,这不,待乐毅完后,华虎、乐进二人立刻就跳脚起来,故作愤慨地道:“你未曾见我治理过城邑,如何能判定我等没有这面的才能?”
“的是!”蒙虎亦理直气壮地帮腔,只可惜众人在看了一眼他后,纷纷投以嫌弃的目光,这让蒙虎觉得很伤感。
虽然他蒙虎没看过多少书,带兵打仗也纯粹凭借直觉,亦丝毫没有治理城邑的经验,但他知道他有这面的才能!
就在众人故作争执之际,就听蒙仲沉声道:“你一个人前赴燕国,我们谁也不会放心,既然这样……让荣蚠陪你一同前往燕国吧。”
“我?”在众人当中,荣蚠颇感意外。
蒙仲并未正面回答荣蚠,而是在看了一眼前者后,对乐毅道:“荣蚠,曾经亦是我宋国的悍卒,因为勇武而被太子戴武看重派往我这边,但我觉得,他在我身边担任近卫,着实屈才了……眼下燕国正是用人之际,以荣蚠的才能,相信定能在燕国有一席之地。”
听闻此言,乐毅转头看向荣蚠。
正如蒙仲所言,荣蚠其实亦是一名猛士,但不得不,他在蒙仲等人身边,几乎很难有发挥领的机会。
至少在带兵打仗面,蒙虎、华虎、穆武、武婴、乐进等人个个不逊色荣蚠,且这些人与蒙仲也更为亲密,在这些人面前,荣蚠的确很难有出的机会蒙仲这边其实不缺将才。
但倘若荣蚠跟随乐毅前往燕国,那么荣蚠就能作为乐毅的副将,在军队之事上帮助乐毅。
当然了,他暂时能帮上乐毅的,多半也只是训练一下兵卒,毕竟荣蚠这段时间在蒙仲身边出任近卫,实在没有什么积累经验的机会。
但不管怎么,身边有个熟悉的人,这终归是一件好事。
“这……”
在犹豫了一番后,乐毅转头看向荣蚠:“荣蚠,你意下如何?”
“这个……”
荣蚠脸上露出了犹豫之色,迟疑地道:“当初太子派我来,是为了保护蒙司马……”
见他面露迟疑之色,蒙仲拍拍他肩膀道:“荣蚠,你是个人才,我原打算着,若我此番能成为河守,我便将其中一座城邑交予你,让你慢慢积累经验,但眼下的情况你也看到了,我自己都只混了一个城守……我拿你当同伴,是故跟你句真心话,若我需要十年才能在魏国混上河守的位置,你就彻底被我耽误了……眼下阿毅孤身一人前往燕国,而燕国正欠缺人才,你到了燕国,必定能成为一员将领,到时候可以助阿毅一臂之力。”
听了蒙仲的话,荣蚠陷入了沉思。
他亦想封君拜侯、光耀门楣,是故当初他打定主意跟随蒙仲,哪怕跟着蒙仲从宋国来到魏国。
但问题是,蒙仲身边并不缺将才,像蒙虎、华虎、穆武几人,随便挑个出来,无论是单打独斗还是行军打仗,他都不是对的对手,更别还有曹淳、魏续、蔡成等新投奔他们的将领。
不得不,在蒙仲这边,他的确很难有独挑大梁的机会。
但跟着乐毅前往燕国就不同了,燕国如今正缺人才,就算他这样的,不定也能混上军司马的职位,然后他慢慢积累经验,日后未尝没有跟蒙虎、华虎等人平起平坐的可能。
就像蒙仲所的话,他是真心拿他当同伴,才会为他的日后考虑。
想到这里,荣蚠感激地看向蒙仲,点点头道:“此生能与蒙司马诸位结识,实在是荣蚠毕生的幸事!……我亦不遮掩心迹,我想跟佐司马到燕国去看看,看看是否有出人头地的机会,但我若是离开,蒙司马你这边……”
仿佛猜到了荣蚠的心思,蒙仲笑着道:“荣蚠,以你看来,我其实真的需要有禁近卫在旁保护么?”
听了这话,荣蚠自己也不禁笑了起来。
的确,别看蒙仲穿上长袍后仿佛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但事实上,蒙仲这些年来从未间断过锻炼在武力面,蒙仲在他们一群同伴当中,其实是可以排进前三的,只不过他并不会像蒙虎、华虎他们热衷于炫耀自己的武力与勇猛罢了。
想到这里,荣蚠亦放下了心。
当日,蒙仲等人在段干氏的府上喝了一顿送别酒,随后待这顿酒喝完后,蒙仲、蒙虎、蒙遂等所有人,将乐毅与荣蚠二人送出了大梁城十里。
在临别时,蒙仲伸出双手揽着乐毅与荣蚠二人的肩膀,郑重地嘱咐道:“出门在外,千万要注意安。……阿毅,你有时候过于耿直,息怒皆行于色,碰到自己看不惯的人,非但会冷眼相待,甚至还会出言嘲讽,在燕国时需多加注意。”
听了这话,乐毅表情古怪地看向蒙仲,没好气地道:“这话轮到你?你与田是怎么结怨的?当初我是不是在后面拉着你?可结果呢?你还是跟田撕破了脸皮……”
“有这事么?”
蒙仲忽然有些尴尬。
从旁,诸人哈哈大笑。
期间,向缭了句公道话:“论冷静嘛,其实阿毅比阿仲更冷静,但是阿毅嘴太毒,往往一句话就能把人气个半死……”
听到“嘴毒”这话,诸同伴们纷纷点头。
想当初在赵国时,信卫军的士卒为何畏惧乐毅胜过畏惧蒙仲,不就是因为乐毅在训练他们时话太刻薄么?那简直是能活生生把人给气死。
而听闻此言,乐毅笑着揶揄向缭道:“这话也轮不到你。……我是毒在嘴上,你可是毒在心里。”
的确,论心狠,论性格淡凉,在诸人当中其实是向缭最甚。
比如当年蒙仲在赵国伏击廉颇军时,曾在林中放了一把火,当时蒙仲、蒙虎、华虎等人都均心中有些不忍,毕竟对也是赵国的将士,可向缭这厮却了什么?可惜没有于林中淋便火油!
或许这个看起来白白净净的书生,其实才是这帮人中最腹黑、最狠辣的那个。
“别得这么直白嘛。”
被乐毅拆了台,向缭故作懊恼地道,再次引起了诸人的哄笑声。
而此时,蒙仲则在叮嘱荣蚠:“……荣蚠,你的勇武,我是清楚的,但在带兵打仗面,你还欠缺许多经验,待到了燕国后,如有机会,应当多看看兵法。……兵法并不能直接帮助你击败敌军,但却可以增长你的见识,助你日后在遇到类似的战况时,能立刻想到该以什么样的战术在击败对手,并且顺着这个思路,去推测对手的想法。……在这面,你可以向阿毅多请教请教。”
“嗯!”荣蚠郑重其事地点了点头。
最后的最后,蒙仲揽着乐毅与荣蚠二人的肩膀,压低声音道:“最后的最后,你二人保护好自己,若在燕国呆得不快,不妨再来我这边……在我心中,你们跟阿虎他们一样,皆是我的兄弟。”
“嗯!”
乐毅与荣蚠重重点了点头。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在蒙仲、蒙虎、蒙遂等人相送下,乐毅与荣蚠二人最终还是登上了一辆代步的战车,踏上了前往燕国的旅程。
蒙仲等人与乐毅相识快四年了,与荣蚠相识也已两年,此番他二人离开前往燕国,要不伤感,这当然不可能。
但是蒙仲知道,乐毅前往燕国,这是就目前来最佳的选择。
至于荣蚠,他一面是希望荣蚠助乐毅一臂之力,另一面,也是希望荣蚠能找到适合其发挥才能的地。
不过到底,还是他不够被魏国所重视倘若他此刻已是魏国的河守,或许就不需要乐毅前赴燕国为日后做准备,而荣蚠,亦能在他这边得到能发挥才能的职务。
只可惜,他如今只是一介城守,一介魏国边境的城邑守将而已。
但此刻的他,却顾不得伤感。
毕竟城虽然偏远,但不可否认是魏国的南境要塞,是蒙仲在魏国起步的基础。
目视着乐毅、荣蚠二人代步的战车消失在视线中,蒙仲沉默了片刻,转身对诸同伴沉声道:“走吧,咱们收拾一下,也得前赴城了。……阿毅去了燕国,咱们在魏国也得加把劲了,总不能他日阿毅已封君拜侯,咱们这边,还只是一个城守……”
听闻此言,蒙虎、华虎等一般同伴嗤笑了一下,但立刻就收敛了笑容,露出了满脸的凝重之色。
在旁,向缭平静地道:“田不可能一辈子都能打压我等,而我等,也不可能一辈子都只有一个城守……”
“得好!”
蒙仲点了点头,旋即目视着诸一干同伴道:“眼下我等的第一步,即奔赴城,聚集我蒙邑蒙氏、乐氏、华氏等家族弟兄,以此为核心重新组建一支军队,可抵抗齐赵、西可遏制秦国,这支军队,将会是日后我等在魏国的保障……”
听闻此言,蒙虎、华虎、蒙遂、向缭、武婴、乐进、乐续等人重重地点了点头。
片刻后,待蒙仲回到城内,回到段干氏的府上,正巧看到段干寅、田黯二人正在堂屋内话。
待见到蒙仲后,段干寅招招手将蒙仲召到面前,有些惊讶着问道:“听府上的下人,你身边的同伴中有人离开了?”
听了这话,蒙仲摇了摇头,纠正道:“并非离开,而是为了一致的目标暂时分别。”
闻言,段干寅与田黯对视一眼,都感觉蒙仲此刻的心情稍有些起伏。
不过对于这些辈间的事,他们也不想参合,因此扯了几句后,段干寅便起了正事,即蒙仲出任城守这件事。
“……老夫知道,以阿仲你的才能,屈居于城守一职,未免太过于屈才,然王令既出,无从更改。不过,咱们可以换个办法……”
从旁,田黯接口道:“我跟段干兄是这么想的,阿仲你先到城赴职,莫要给大王留下仗着有才能就桀骜难驯的印象,待过些时日……唔,大概在今年年底前,我与你段干叔会再次请见大王,设法将你从城迁调河……”
听了这话,蒙仲摇了摇头道:“两位世叔的好意子心领,不过子已经决定从城起步。”
“从城起步?”
田黯皱了皱眉道:“阿仲,你知道城在哪么?它在宛地,在魏韩楚三国的边界,听闻当地贫穷人稀,你……你可莫要意气用事。”
见此,蒙仲摇头解释道:“田叔误会了,子并无意义用事,只是子觉得,城或许是如今最适合子的地……田刻意打压我,无非就是让我不痛快,只因为我曾经叫他不痛快,只要他还受到魏王的宠信,还在魏国担任着国相之职,纵使有两位世叔出面,恐怕也很难将子调到河。退一步,就算为此与田撕破脸皮,将子调到了河,田也肯定会从其他面设法为难子,与其如此,我不如索性就呆在城,在那里为魏国重新训练一支军队,这既能增强魏国的实力,亦能增加子日后在魏王心中的影响力……而田,他见我老老实实留在城,应该不至于再故意为难……”
“唔……”
听了蒙仲的解释,段干寅与田黯捋着髯须沉思了片刻。
他们必须承认,蒙仲虽然年纪轻,但考虑事物确实周祥。
“那……我与段干兄能帮上你什么呢?”田黯问道。
蒙仲想了想道:“首先,我希望能得到更多的军队编制……”
城,属于魏国的边境重城,因此基上是一军兵力驻守,即一万两千五百人,但蒙仲的野心可不仅仅只有如此。
在魏国这边,他需要防着田故意为难他,但放眼魏国最大的敌人秦国,秦将白起比他大不了几岁,就已经是统领近十万秦军的主帅了。
想要与白起抗衡,蒙仲就得得到更多的兵力。
“你想要多少兵力的编制?”田黯低声问道。
只见蒙仲抬起右手,五指伸开,沉声道:“最起码……五万!”
见此,段干寅与田黯面面相觑。
他们倒不是觉得蒙仲不足以管理一支五万的军队,关键在于后者的职位城令虽城乃是魏国的南境要塞,但也不至于派驻五万军队吧?
而知道这五万军队可不仅仅只是一个数字,考虑到军队士卒的钱饷,每日损耗的米粮,这就是一个天数字。
见段干寅与田黯面露难色,蒙仲当即道:“我可以少要一部分军队的钱粮,不足部分我自己想办法,只要两位世叔能服魏王给我五万人的编制……”
“你自己想办法?”田黯吃惊地道:“想要养活一支五万人的军队,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蒙仲正色道:“话虽如此,但没有足够的兵力,于国内无法引起魏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