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骑兵与骑兵的捉杀【二合一】(第1/2页)战国大司马
魏王遫五年二月中旬,寒冬过后的天气逐渐转暖,无论是秦军还是魏军,皆已在积极准备春后的战事,而率先开始行动的,即此刻驻军在郾城的蒙虎、华虎、穆武等人。
确切地,早在正月下旬的时候,蒙虎与华虎就已按耐不住要去寻找那两千名秦国骑兵的麻烦,穆武好歹,才让这两人将出战的日期推迟了半个月。
二月十五日,得知蒙虎、华虎、穆武三人即将率领骑兵出击,寻找那支秦国骑兵,郾城令杜粟与驻军司马摆了一桌酒席,权当提前为这三人庆功,待吃饱喝足之后,蒙虎、华虎、穆武便率领麾下总共三千骑兵,浩浩荡荡地离开了郾城。
此时,城外的荒郊尚有足以没入马蹄的积雪,但寒冷的天气已大为改善,只要注意驾驭战马,莫要使战马因为冰雪湿滑而失蹄,骑兵倒也并非不能在这样的天气行动。
“根据斥候的汇报,曾有人在叶邑南向的群山中,看到过骑兵的踪迹。……我猜那支骑兵就躲在那里,不妨前去看看究竟。”
在途中赶路时,穆武对蒙虎与华虎二人道。
听闻此言,蒙虎眨了眨眼睛,想了半天才也想到叶邑南向的群山叫做什么,反倒是华虎取出了行军图,神色严肃地猜测着那支秦国骑兵的大概藏匿位置。
叶邑的面,即郾城,而北面,则是许县,既然许县至今为止还未收到关于秦国骑兵的消息,那么那支秦国骑兵,应该就在叶邑、郾城、上蔡三地所围成的区域内,考虑到隐匿性,确实很有可能藏匿在叶邑南向的群山当中。
想到这里,华虎等人当即率军直奔该地。
而事实上正如穆武、华虎所判断的那样,秦将胡郁以及其麾下的两千骑兵,去年在郾城抢掠到足够过冬的粮食与冬衣后,便悄然藏匿到了叶邑南向的群山中,正等待着天气转暖,好对叶邑发动骚扰与袭击。
待等到今年二月中旬时,胡郁为了掩人耳目,假扮成一般的平民,徒步到叶邑一带窥视了一番。
对于叶邑的初步印象,怎么呢,胡郁感觉与他秦国的国都咸阳有点相似,即叶邑也没有城墙。
其实严格来,秦国的国都咸阳是有城墙的,但圈地的面积不算大,差不多也只是韩国的阳翟那种程度,但为何有人却咸阳没有城墙呢?
原因就在于,有太多的流民投奔咸阳,咸阳城内根容纳不下那动辄十几万的国民,以至于只好逐步向外扩张。
在向外扩张的期间,其实秦国也曾几次规划建造城墙,但每次还没准备就绪,便又有大量的流民投奔咸阳,在咸阳建屋居住,这就迫使秦国必须再次将城墙的范围扩大。
这样反复几次下来,建造城墙的施工日期被大大拖长,所需花费也已成为天数字,又考虑到近些年中原各国几乎没人能攻至咸阳,每每都被阻挡在函谷关,秦国索性也就懒得扩建城墙了。
于是乎,咸阳成为了一座没有城墙的城邑。
而如今叶邑的情况,与秦国的咸阳也差不多,这座由楚国前重臣、叶公沈诸梁兴修建造的城邑,它身是有城墙的,但由于去年接纳了十几万的楚国流民,叶邑也只能对外扩张,将大批投奔而来的楚人安置在城外新建的几个乡邑。
期间,叶邑邑丞向缭亦想过兴修城墙,可当他与屈原算了一下建造城池的花费后,无论是他还是屈原,都有些被吓住了。
因为他们发现,想要重新扩建一座能容纳十几万甚至是二十万人的城邑,非但施工时间需要几十年,而所需的花费,也足以养活至少二十万军队。
毫不夸张地,这种规模的工程,已经不是叶邑能够负担地起的了,于是向缭便放弃了修建城池,转而求其次,叫邑司马乐续扩编负责治安、缉盗的卫队,用人力来维持叶邑的治安情况。
而这一日,秦将胡郁远远窥探了叶邑的情况后,不由地心中大喜。
去年他率军侵入郾县境内时,虽然一度洗劫了数个村庄,前前后后杀死了约三千多个魏人,但鄢县的县城,他却从未率军去进攻,原因很简单,骑兵不善于攻城,在鄢城那高耸的城墙面前,纵使是骑兵也得望城兴叹。
而现如今,叶邑竟跟他秦国的国都咸阳一般没有外墙,这岂非是天赐的良机?
只要他率军杀到叶邑,虽不能攻入叶邑的城墙之内,但城外的那些乡邑,在他骑兵面前几乎是没有什么防备的。
只要他愿意,他随时都能让叶邑付出沉重的损失。
看来这就是白帅派我偷袭叶邑的原因了。
胡郁心下暗暗想道。
不过想归想,他当前却不敢轻举妄动,因为叶邑跟其他的魏城不同,这座城邑是城令蒙仲的封邑,而蒙仲麾下也有骑兵,且人数比他麾下的骑兵还要多,达到了将近三千人这是胡郁的估测,他觉得这个数量差不多了。
考虑到对也有擅长远程骚扰偷袭的骑兵,胡郁觉得应该更为谨慎。
至少,先打探清楚那支骑兵现下的位置。
想到这里,待带回驻军的山坳后,胡郁便向郾城派出骑兵,监视那三千城骑兵的举动。
没想到这些派出去的骑兵,半途就折道返回了驻地,且告诉了胡郁一个惊人的消息:驻军在郾城的那三千城骑兵,正朝着他驻军的地直奔而来。
被发现了?
得知此事的胡郁皱了皱眉,一边当即下令麾下骑兵做好随时撤离的准备,一边继续派出斥候,看看那支城骑兵是前往叶邑,还是当真奔着他而来。
仅仅半日,胡郁便得知了消息,那支城骑兵,确确实实是奔着他们而来的。
战?
还是撤?
胡郁皱着眉头思考着。
倘若对只是三千名步卒,他会毫不犹豫下令麾下骑兵出击,一口吃掉这支魏军蒙仲麾下骑兵前年在伊阙之战时所用的战法,他义渠人早在百余年前就已开始使用,根不算什么。
可对是三千名骑兵,真要打起来,胡郁自认为也没有多少把握。
毕竟对并非弱旅,其中三成是参加过伊阙之战的骑兵老卒,相比较他麾下那些至今为止并未遭遇到一场真正恶战的骑卒,不知要强悍多少,更别对的人数还在他们之上。
可问题是,虽他不想战,但也走不掉啊,骑兵追骑兵,逃跑的一最终又能逃到哪里去?
想来想去,胡郁觉得还是有必要先发制人,伏击这支城骑兵。
想到这里,他与部下几名将领商议了一番,叫他们率领骑兵埋伏了山坳后,而他亲自带着百名骑兵先往引诱那些城骑兵,待那些城骑兵追赶他时,他便将其引入埋伏地,皆时,他麾下骑兵从两侧夹击,定能给予这支骑兵重创。
于是乎,待安排妥善后,胡郁便率领着百名骑兵出击,在此间山丘的山谷间游荡。
果不其然,只过了一个时辰,他便听到了诸如地颤般的动静,旋即,待他放眼远处,只见远处边际出现了一线骑兵,随后,不计其数的骑兵从那条边线不断出现,浩浩荡荡。
果然有近三千骑兵……
眯着眼睛远远估测了一番后,胡郁心下也是暗暗称奇。
要知道据他所知,魏国至今为止还未组建骑兵,魏国的军队仍然是以战车、步卒、弓弩手为主要构成,然而魏国的一个城令,手中却有三千骑兵,据这三千骑兵还都是携带有弩具的弩骑,这让胡郁对那个蒙仲的出身感到了几许好奇:这个中原人,竟懂得骑兵的厉害?
然而这会儿可不是思考这种问题的时候,眼瞅着迎面而来的城骑兵即将靠近,胡郁当即叫麾下骑兵装出惊慌而逃的样子,沿着两侧山丘间的山谷,转身就逃。
远远看到这一幕,蒙虎、华虎、穆武三人几乎同时下达停止前进的命令。
片刻后,他们三人带着曹淳、蔡成、吕闻三位佐司马,聚在一起商议。
期间,华虎朝着山谷那边努了努嘴,轻蔑地道:“起来,率领这支秦国骑兵的将领是谁来着?使出这种粗浅的诱敌之计,他这是瞧我等么?”
听到这话,曹淳、蔡成、吕闻三人亦是忍不住笑了起来,毕竟对面那些秦国骑兵的诱敌之计实在是太粗陋了。
纵使是他们,也看得出对肯定是在山坳后设下了埋伏,又何况是华虎、穆武这两位庄夫子的高足?
“话回来……”
好似想到了什么,蔡成惊讶地问蒙虎道:“话,蒙司马才也同时下令停止前进,难道蒙司马也断定对设下了埋伏?”
听了这话,蒙虎的副将曹淳有些不爽地打断道:“蔡成,你子这话是什么意思?”
“哈哈哈。”蔡成摆摆手解释道:“只是好奇……”
对此,蒙虎也不在意,大大咧咧地吹嘘道:“那是自然,我作为城的第一猛将,伏击岂能使我中计?我一眼就看出来了……”
听闻此言,华虎冷不防在旁问道:“你怎么看出来的?”
“呃……他们看到我等就跑,这还看不出来么?”
“哼!对只有百余骑兵,咱们有三千骑兵,换你你不跑?”
“这……那你什么判断?”
“唔……阿武,你告诉他。”华虎转头就将这事推给了穆武。
无奈地摇了摇头,穆武沉声道:“咱们先前已连续遇到几队在远处窥视我军行动的秦国骑兵,算算时间,这支秦国骑兵的主将必然已得知我军来袭,可他不立刻聚集麾下骑兵,仍叫一支百余骑兵在这边游荡,这身就不合常理。且这支百人骑兵,看到我等亦不急着离去,反而驻留了片刻,直到我军靠近,他们这才转身而逃。……由此可见,这支百人骑兵只是诱饵。”
听闻此言,曹淳、蔡成与吕闻三人纷纷开口称赞。
虽然穆武所的这些他们都已想到,但思路确实没有穆武清晰,条理分明。
“穆司马是大将之才啊。”
蔡成感慨地对吕闻道。
听闻此言,吕闻勉强笑了笑。
不可否认,他也觉得他的主将穆武乃是大将之才,论对战局的把握,甚至要在蒙虎与华虎二人之上,但就是有时候,穆武私底下嘿嘿傻笑,让人怎么看都无法将其跟大将之才联系起来。
摇了摇头,吕闻岔开话题道:“那接下来该怎么办?”
听闻此言,曹淳、蔡成二人纷纷看向穆武,虽他们或多或少也了解一些穆武的毛病,但他们仍然觉得,与蒙虎、华虎二人相比,穆武还是那最可靠的那样。
而见此,穆武摸着下颌思忖道:“可以将计就计,反过来诱杀这支骑兵。……这样,阿虎,待会由你去嘲讽他们,就我等已看破了他的诡计,至于其余众人,就干脆下马歇息。对面的骑兵见我军懈怠,或有可能趁机进攻,介时,我等骤然发难……”到这里,他一挥右手,做了一个握拳的姿势:“一举将其重创!”
听闻此言,曹淳、蔡成、吕闻三人暗暗点头。
看看人家的诱敌之策,丝毫不动声色,对面那秦将莫非只是一个蠢材么?
待众人商量完毕,蒙虎与曹淳便率领着骑兵徐徐朝着山谷向而去。
期间,曹淳出于好奇,问蒙虎道:“司马,才,你当真是断定山谷后必有埋伏么?”
蒙虎一听就恼了,气愤地道:“怎么?连你也不信我?”
曹淳连忙解释道道:“并非在下不信,在下亦亲眼所见,司马下令麾下骑兵停止前进的时机,几乎与华虎、穆武两位军司马一般无二,可见司马确实已察觉到不对,可司马又不出原因,这着实令人费解……”
“这个嘛……”
蒙虎哼哼唧唧了半响,这才讪讪道:“其实,我就是感觉山背后有危险,可能有敌军埋伏什么的……”
听闻此言,曹淳惊愕地睁大了眼睛:“就这样?”
“嗯,就这样。”
“……”
张了张嘴,曹淳简直不知该什么。
因为蒙虎这解释,在各种程度上都很强大。
……这是一个拥有野兽般直觉的莽夫啊……
摸了摸下颌的胡茬,曹淳强忍着心中的笑意。
“曹淳,你这会儿是不是在想什么对我很无礼的事?”
“当然不,怎么可能呢?您想差了……”曹淳当即否认。
蒙虎将信将疑地看了曹淳,但很快就将这件事抛到了脑后,目视着山谷的对面,饶有兴致地道:“话回来,对面那秦将也不知怎么想的,这种粗浅的计策就想令我等上当?”
听到这话,曹淳亦附和地点了点头。
毕竟在他看来,作为一支两千名骑兵的主将,对面那名秦将确实有失水准,就跟没读过什么兵法似的。
还别,曹淳猜得还真没错,虽然义渠国也一度兴起国对中原化的热潮,但那只是在义渠的贵族间,而胡郁则是一名平民出身的将领,他确实没读多多少兵法,以至于他信誓旦旦认为能令魏骑中计的计策,在华虎、穆武等人看来简直就是三岁儿的玩意。
不多时,蒙虎与曹淳便率领麾下三百名骑兵老卒,进入了山谷。
此时,蒙虎压压手道:“到这就行了。”
曹淳惊讶地看了一眼蒙虎,点点头没多什么。
随即,就见蒙虎扯着嗓子喊道:“对面的秦将听着,你那犹如三岁儿般的计策,已被我识破……唔,我乃城第一猛将蒙虎,你若有胆量,便率军出击,与我军大战几个时辰,倘若并无这个胆量,还是早早回家找你娘吃娘吧,哈哈哈哈……”
话音落下,蒙虎麾下的骑兵老卒们也很配合地哈哈大笑。
远远听到蒙虎的话语,胡郁面色涨红。
也不晓得他是羞于自己的计策轻易被对面的魏军识破,还是气恼于蒙虎这一番羞辱人的话。
然而,他可不是一个冲动的人,亦猜到魏军可能也是打算将他们诱出山谷,是故下令麾下骑兵按兵不动。
就这样,蒙虎骂了半个时辰,骂地口干舌燥,还是不见那些秦国骑兵有什么异动。
气恼之余,蒙仲低声骂道:“这该死的家伙,倒是沉得住气。”
曹淳闻言点了点头。
虽对面那名秦将的计策是很可笑,但确实沉得住气。
想到这里,他劝蒙虎道:“不如咱们先出去,换华司马来试试?”
一听这话,蒙虎就有些不高兴:“难道他就办得到?”
不过话虽如此,但蒙虎还是同意了曹淳的意见,毕竟他实在是骂不动了。
片刻后,蒙虎与曹淳回到华虎、穆武等人身边,此时这边的魏骑皆已下马歇息,趁机恢复战马的体力。
待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